奈卡水晶洞

✍ dations ◷ 2025-10-28 23:01:29 #地质学,地理学,洞穴

奈卡水晶洞(西班牙语:Cueva de los Cristales),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晶洞穴”,洞穴内晶体为石膏而非水晶,位于墨西哥奇瓦瓦沙漠奈卡山脉一带,知名为“奈卡任务”的一组科学家积极参与研究这些洞穴,在这闷热潮湿的环境中,人类在里面活动超过10分钟会有生命危险,需要穿有高科技冷却功能的防护衣,才能进入洞穴里。

奈卡山脉是由火山活动而形成,一直沉没在50℃以上矿物质丰富的水中,奈卡的结晶其实是一种称为亚硒酸盐(Selenite)的石膏结晶。

起源是由于两名矿工正在挖掘一条地下300米(980英尺)深的隧道时意外发现的。采矿公司必须持续抽水,使得洞穴不被水淹没。如果被停止抽水,洞穴将再次被水淹没。

相关

  • 南蝠南蝠(学名:Ia io)为蝙蝠科南蝠属的动物。分布于中国江西、广西、陕西、贵州、安徽、云南、四川、江苏、湖北等地,以及邻近印度,老挝,尼泊尔,越南和泰国北部。多见于岩洞。该物种的
  • 不可逆在热力学领域中,不可逆过程(Irreversible process)是相对可逆过程而言的,指的是在时间反演变换下只能单向进行的热力学过程,这种热力学过程所具有的性质被称作不可逆性。从热力学
  • 门德尔松雅各·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德语: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通称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又译孟德尔颂。德国犹太裔
  • 钹属中国民乐中的打击乐器,主要有大钹和小钹(镲),它们是由两个圆形的铜片(直径由15厘米到69厘米不等)互相撞击发声的。它通常与锣、鼓一起组成锣鼓队进行演奏。中国钹亦有在西洋音
  • 日间日,一般指地球日,是时间单位。“日”有时指每周的星期日。口语中,“日”或者“天”有时也可能特指白昼,即不包括夜晚之半日时间。除了一日24小时(86,400秒)之外,基于地球绕其自转轴
  • 杨丽萍杨丽萍(1958年11月10日-),女,白族,云南洱源人,中国舞蹈艺术家,一级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1986年创作并表演独舞《雀之灵》,借此一举成名。1992年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赴台湾表演的
  • 抚顺抚顺县位于中国辽宁省东部,是抚顺市下辖的一个县。抚顺县大体是“七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处于低山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地带。东、东南、东北地势高,西、西南、西北稍平
  • 硝酸四氨合金硝酸四氨合金是一种配合物,化学式为(NO3)3。将氨水(约3mol/L)缓慢滴加至饱和硝酸铵的HAuCl4·3H2O冷溶液(30g/L)中,至pH为4.8时结束。无色晶体沉淀用冰水洗涤,真空干燥得到产物。需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议会大厦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议会大厦(British Columbia Parliament Buildings)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立法机构所在地。这是一座新巴洛克式建筑,面临内港,与
  • 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阿拉伯语:خالد شيخ محمد‎,英语:Khalid Sheikh Mohammed,生于1964年3月1日或是1965年4月14日)是美国在押囚犯,被指控策划恐怖行动,包括大规模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