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发蛙

✍ dations ◷ 2025-07-31 07:59:54 #IUCN无危物种,节蛙科

Noble, 1924

壮发蛙(学名:),又名壮节蛙、骨折蛙、毛毛蛙,属于节蛙科,包含在单型属发蛙属()中,分布于中非。其俗名源自繁殖期雄性壮发蛙躯干和大腿上的毛发状结构。

壮发蛙主要分布于喀麦隆、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加蓬、尼日利亚,安哥拉和刚果共和国也有分布。其自然栖息地主要是在亚热带或热带地区的低海拔雨林、河流、耕地、种植园以及退化严重的森林,而其幼虫蝌蚪则生活于急流水域或是瀑布脚下。

壮发蛙从吻端至尾端约长9-13厘米,雄性一般可达到13厘米,雌性可达到9厘米,重约80克,头部大,头宽大于头长,吻端短圆,鼻孔距眼部较近,距吻部较远,瞳孔竖直,舌有凹槽,两排犁骨齿位于相对大的内鼻孔间,鼓膜明显,大约是眼睛直径的一半大小;蹼足桨状,外侧跖骨结合,肩胸骨突出,胸骨为软骨板,末端趾骨结构简单,关节下瘤大;背部黄褐色,并分布有黄色斑点,眼睛和背部间有深黑色条纹,但在颜色较暗的壮发蛙身上不太明显。雄蛙体型明显大于雌蛙,雄蛙体内有一对声囊,前爪第一趾节的前端内侧长有三个黑刺的短脊,两个为纵向,一个为横向,后腿很强健,有很强的膨大和缩小的能力,皮肤湿润,这都为它们在急流水域中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只有雄蛙的尾部有狭长的肺憩室,而繁殖期的雄性壮发蛙还会在两胁和后腿上长出毛发状的真皮乳突。这些发状乳突包含很多线状动脉,陆栖时可以增加表皮的吸氧量,其作用相当于水栖时的外鳃。雌蛙将卵产入水中,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雄蛙会与卵待在一起以保护卵,而表皮乳突的这种特殊结构,有助于雄蛙在护理卵及蝌蚪的这段时间内更好的生活。壮发蛙的寿命可达到5年。

壮发蛙以应有能伸缩的“爪”而著名,不过这种爪子并不是由角蛋白构成的真正的爪,而是骨骼。遇到危险时,壮发蛙会将骨头折断,之后锋利的“爪”会刺透趾垫从断裂处长出。此外,研究者还在蛙的趾尖外组织中发现有小型骨质结节。每个爪都被坚韧的胶原丝固定在骨质结节中。根据自然学家杰拉尔德·达雷尔(Gerald Durrell)的第一手发现(记录于其作品《巴福特小猎犬队》(The Bafut Beagles)),当壮发蛙被捕获或遭受攻击时,它们会用力收缩脚掌的肌肉,锋利的骨爪会断开结节并与骨骼分离,刺透趾垫显露出来,当肌肉放松后,爪就会自动缩回。

壮发蛙这种特有的本领可算得上是一种防卫行为,然而其爪子伸缩的机理仍不为人知,一般推测认为,在危险过后损坏的组织会再生,之后爪子就会自然缩回。

来自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两栖类动物研究者、生物学家戴维·魏克(David Wake)称,这类武器似乎是动物界中特有的,但是来自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爬虫学者戴维·卡纳泰拉(David Cannatella)对骨质突起是否用于防御抱有疑问,他称“(壮发蛙的爪)可以使它们更牢固的抓住岩石”。

而在生活于中非的节蛙科中,包括壮发蛙在内,共有11种节蛙有这样的骨爪。

雄性壮发蛙前肢的拇指基部如其他无尾目物种一样,有被称为婚瘤的棕黑色突起,这有利于雄蛙在抱对时趴在雌蛙背上抱紧雌蛙湿滑的身体,因为雌蛙会将卵产在前腿附近,这种姿势有利于雄蛙将精液直接排在卵上,这样会提高卵的受精率。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壮发蛙主要的任务就是在森林中到处觅食;而当雨季来临时,它们的注意力就转向了交配活动。雄蛙通常会进入急流的溪水或河水中,但是它们往往在这些溪流或河流中水流较为平缓的地点等待。几天之后,雌蛙就会从森林中出来与雄蛙进行抱对。

雌蛙将卵产在水底后,雄蛙就会照顾卵。雄蛙需要待在水下,这时它们皮肤上的皱褶就发挥作用了,因为水中含有氧气,而这些皱褶可以储存这些氧气,这样雄蛙就能在水下停留较长的一段时间,不需要浮上水面换气。卵孵化成蝌蚪后,会在原处生活一段时间,有时还会在瀑布脚下的急流中生活,它们腹部的吸盘使它们能够抓紧岩石和其他物体的表面,之后它们生长成幼蛙,爬到地面上生活。

此物种为陆生蛙,但会进入水中繁殖,并会将蛙卵块聚集在溪流中的岩石上。壮发蛙的蝌蚪很强健,为肉食性,显著的特点是长有多排角状牙。成年蛙以蛞蝓、多足类、蜘蛛、甲虫和草蜢为食。

壮发蛙因栖息地丧失以及栖息地水质变差而受到威胁,但目前不属于濒危物种。不过在猎捕壮发蛙较为频繁的地区,壮发蛙较为稀少。

在喀麦隆,当地人将壮发蛙当作美食,因此壮发蛙常常遭到捕杀并烤食,而猎人们为了防止被壮发蛙的利爪伤害到,一般会使用长矛或弯刀等捕捉工具。

相关

  • 五甲中山高速公路为中华民国(台湾)第一条国道。1971年开工,1978年通车。全长374.3公里(汐五高架则为20.7公里,不包含其中),共有34个交流道(含端点)。随着国道三号及各地快速公路通车,2017
  • 山座圆次郎山座圆次郎(庆应2年10月26日(1866年12月2日) - 大正3年(1914年)5月28日)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的外交官。生于日本福冈。东京帝国大学毕业。1901年任外务省政务局长,曾参与缔结日英同
  • 日本海军海军省是1872年至1945年间主管大日本帝国海军事务的内阁部门,相当于各国海军部。1872年(明治5年)2月,海军省根据太政官第62号公告从兵部省独立出来。当时军政与军令并未明确分开
  • 元日战争元日战争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与属国高丽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侵略日本而引发的战争;这两次侵略在日本合称“元寇”或“蒙古襲来”,或依当时的日本年号称抵御元军第一次进攻的
  • 伊戈尔·阿金费耶夫伊戈尔·阿金费耶夫(俄语:Игорь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Акинфеев,拉丁字母:Igor Vladimirovich Akinfeev,1986年4月8日-)是一位俄罗斯足球运动员,在场上担当守门员
  • 高氯酸锂高氯酸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属于高氯酸盐,其化学式为LiClO4。高氯酸锂是白色或无色结晶盐,值得注意的是其溶解度高,易溶解在许多溶剂内。高氯酸锂可以做氧气源,约400℃时会分解,产
  • 乔治·瓦伦丁·纳什乔治·瓦伦丁·纳什(George Valentine Nash,1864年5月6日-1921年7月15日)为美国植物学家。
  • 天然呆天然呆(日语:天然ボケ/てんねんボケ )是一种性格。在漫才里的“做傻事”是故意为了制造笑点而预先设计好的行为;而“天然呆”是指下意识做出别人觉得傻呼呼的举动,也就是会无意识
  • 夏尔·艾米尔·布意孚夏尔·艾米尔·布意孚(Charles Emile Bouillevaux,1823年-1913年),法国传教士。1857年派驻柬埔寨马德望,曾游历越南和柬埔寨,著有《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记,安南与柬埔寨》(Voyage e
  • 约翰·卢伯克第一代埃夫伯里男爵约翰·卢伯克(英语:John Lubbock, 1st Baron Avebury, 4th Baronet 1834年4月30日-1913年5月28日)英国银行家、自由党政治家、慈善家、科学家、博学家。 卢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