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肉芽肿

✍ dations ◷ 2025-11-12 07:50:22 #细菌性皮肤病,传染病

热带肉芽肿(Yaws)也称为雅司病,是发生在皮肤、骨骼及关节的热带感染病,病原是螺旋体门的细菌梅毒螺旋体(英语:Treponema pallidum)。热带肉芽肿一开始会在皮肤产生圆形的硬肿,直径约二至五公分,之后会破皮,变成溃疡,初期的皮肤损害会在三至六个月后会治愈 。在数周至一年后,关节及骨头会开始疼痛,会觉得疲倦,也会有新的皮肤损害。手掌及脚掌的皮肤会变厚及破裂。骨头(尤其是鼻子)可能会畸形 。五年后会有大规模的皮肤坏死及随之出现的疤痕。

热带肉芽肿的传播是透过直接接触感染病患身上创口的液体,且多半不是因性接触而感染 。此疾病最常见于孩童,因一起玩乐而传播。其余和梅毒螺旋体有关的疾病还有贝耶病(英语:bejel)(Treponema pallidum endemicum)、品他病(英语:pinta) (Treponema carateum)及梅毒(Treponema pallidum pallidum)。热带肉芽肿常因外貌上的病变而被诊断出来。血液抗体检测可能有用,但没法区分是以前的感染或是新的感染。聚合酶链锁反应(简称PCR)是最精准的诊断方法。

热带肉芽肿有多种预防方式,其中之一是先治愈患病的病患以减少传染的机会。在疾病盛行的区域,治疗整个社区是很有效的,改善卫生环境及清洁也可以减少疾病散播。通常以抗生素治疗,包括口服阿奇霉素或注射芐星青霉素(英语:Benzathine benzylpenicillin),若缺乏治疗,有10%会有身体的畸形。

在2012年,热带肉芽肿至少已是14个热带国家的常见疾病 。该疾病只感染人类。在1950至196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几乎根除热带肉芽肿。然而,病患之后又开始增加,因此WHO正努力在2020年前根除热带肉芽肿。最新的估计在1995年,指出约有500,000人患有热带肉芽肿。此疾病最早是在1679年由威廉·皮索描述,考古学的证据却指出热带肉芽肿可能早在一百六十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在人类身上。

医学导航:病菌

细菌(分类)

gr+f/gr+a(t)/gr-p(c/gr-o

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麦角胺麦角胺是麦角肽碱,是麦角类生物碱的一种,它在结构与生物化学上和Ergoline密切相关。它的结构和几种神经递质的结构相似,并且具有作为血管收缩剂的生物活性。它用于医学上用于治
  • 辐射电离辐射(英语:ionizing radiation)是指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粒子或波的双重形式)。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可以从原子或分子里面电离过程(Ionization)中
  • 朱 静朱静(1938年10月10日-),中国材料科学家。原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电子显微镜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之一
  • 帖木儿帝国帖木儿帝国(波斯语:تیموریان‎ Timuriyān;1370年-1507年)是渴石地区的突厥化蒙古人巴鲁剌思氏之贵族帖木儿(1370年-1405年在位)所创之帝国。建国者帖木儿本为渴石地区的突
  • 虐待老人虐待老人 (也称“高龄人虐待”、“不尽孝”)是“单一的、重复性活动,或缺乏合适的行为,出现在本应相互信任、满足期待的关系中,导致对老年人的伤害和痛苦。”这一定义被世界卫
  • 良性姿态性阵发性眩晕良性阵发性姿势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简称BPPV)为一种内耳诱发的疾病,患者会有重复性短暂眩晕的症状,头部移动时会感到天旋地转,甚至连就寝翻身时都会有晕
  • 巴拉顿湖巴拉顿湖(匈牙利语:Balaton),是匈牙利也是中欧最大的湖泊,由于匈牙利是一个内陆国家,所以巴拉顿湖有时也被戏称为“匈牙利的大海”。巴拉顿湖位于46°50′N 17°44′E / 46.833°N
  • 毛际可毛际可(1633年-1708年),字会侯,号鹤舫,晚号松皋老人。遂安(今属浙江)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官河南彰德府(今安阳市)推官,政绩卓著,改陕西城固县知县。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康
  • 曹国舅曹佾(公元1018年-公元1089年),字公伯,又名景休,北宋真定府灵寿县人,曹彬的孙子,宋仁宗慈圣皇后的弟弟。他性情温和,通晓音律,善于围棋、射箭,喜欢赋诗。开始任右班殿直,官至殿前都虞候,安
  • 桑多瓦尔县桑多瓦尔县(Sandoval County, New Mexico)是美国新墨西哥州西北部的一个县。面积9,620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89,908人。县治伯纳利欧(Bernalillo)。成立于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