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牛黄
✍ dations ◷ 2025-04-28 03:10:55 #牛黄
牛黄是指牛科动物家牛、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牛黄(Calculus bovis),别名丑宝。本品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干燥的胆结石。宰牛时,如发现有牛黄,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或不规则球形、三角棱椎形,少数呈管状或颗粒状。牛黄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断面金黄或棕黄色,有排列整齐,重重相叠的同心环状层纹。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中医认为作为胆结石的牛黄是牛的心及肝胆之间有病凝结而成的,所以能治人的心及肝胆之病(《本草纲目》);而中医又认为高热惊厥、神昏谵语是因为心、肝有邪热胶痰引起的,牛黄能进入心、肝清热消痰,所以便被用来治疗这两种病证(《本草经疏》)。据此,中医认为牛黄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疗毒症。牛黄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胆囊分泌的胆红素、胆汁酸等,而且也含有普拉雄酮,这些成分并不神秘,也不稀奇。但因为天然牛黄产量稀少,因而被中医认为很珍贵,市场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现在大部分使用的是所谓人工牛黄,利用胆酸模仿牛黄,以牛胆汁或猪胆汁经人工提取制造而成,其药性、功效与天然牛黄相似。中国禁止42种中成药以人工牛黄替代天然牛黄 (国食药监注 (2004)21号)。除了化学提取的人工牛黄之外,还有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两种半人工制成的牛黄。前者通过在活牛胆内植入小块异物、注入微生物诱导结石产生的方式得到:478,后者使用牛胆汁加入去氧胆酸、胆酸、复合胆红素钙生成结石制成。按照中国法规,这两种半人工生成的牛黄可以任意取代普通牛黄。2008年年初,曲靖市沾益县花山镇一肉牛屠宰户桂宝明宰牛时发现重达2950克的超大牛黄。这是在中国发现的最大牛黄之一,市值上百万元。中国牛黄年需求量约为四百多吨,但天然牛黄加体外培育牛黄仅四吨左右,市占率不超过10%。
相关
- 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大多数可以使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所有多细胞生物都属于真核生物。多细胞
- 蓝精灵 (消歧义)蓝精灵可指:
- 科隆大学科隆大学(德语:Universität zu Köln,英语:University of Cologne)是一所位于德国科隆的研究型公立大学。大学于1388年由教宗签字同意并建立,是现今德国第二古老的大学。科隆大学
- 王士雄王士雄,字孟英,浙江海宁人,清朝医家,温病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居于杭,世为医,咸丰中,杭州陷,转徙上海,当时因战乱,疫病大作,经他治疗的病患,大多全活,名震吴越。他继承了吴又可、叶天士、吴
- 聚丙烯酸聚丙烯酸(英语:Poly(acrylic acid),简称为PAA,商品名为卡波姆(Carbomer)),是一种单体为丙烯酸的合成聚合物。聚丙烯酸材料有可能是丙烯酸的自身均聚物,也可能是通过季戊四醇的烯丙醚,
- 鲸目 Cetacea鲸下目 (学名:Cetacea)旧称鲸目,是偶蹄目的演化支之一,包含了大约八十多种大型的有胎盘海洋哺乳动物,即鲸鱼﹑海豚和鼠海豚。鲸下目的现存物种可分为两个小目:齿鲸(Odontoceti)及须鲸(My
- 福赫伯福赫伯(英语:Herbert Franke,又译傅海波或杨瑀;1914年9月17日–2011年6月10日)是一位德国汉学家。他以研究金朝和元朝历史而闻名。他同时为《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的主编之一。
- Thread线程(英语:thread)是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运算调度的最小单位。大部分情况下,它被包含在进程之中,是进程中的实际运作单位。一条线程指的是进程中一个单一顺序的控制流,一个进程中可以
- 宋大祥宋大祥(1935年-2008年),中国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对推动中国蛛形学的发展和奠定中国现代蜘蛛学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浙江省绍兴市人。宋大祥历任中国科学院动物学研究所副所
- 朱耀沂朱耀沂(1932年1月15日-2015年3月29日),笔名“痴虫庵”,台湾昆虫学家,出生于台南,毕业于台中省立农学院植病系(国立中兴大学前身),国立台湾大学植病研究所硕士、日本九州大学农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