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迫击炮
✍ dations ◷ 2025-04-05 00:49:11 #迫击炮
迫击炮(英语:mortar)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后座力、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火炮。其名称来源由于它可以“迫近射击”。射角大(一般为45°~85°),弹道弯曲,初速小,最近射程小,对无防护目标杀伤效果好,适用于对遮蔽物后的目标和反斜面上的目标射击。射击时,身管后坐能量通过座钣由地面吸收。行军时身管、座钣可分解。主要配用杀伤爆破弹,用于歼灭、压制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破坏铁丝网等障碍物;还可配用烟幕弹和照明弹等特种炮弹。迫击炮问世以来,被广泛运用于战争,尤其是山地战和堑壕战,配合步兵小单位(班、排、连)作战,为步兵之制式火力支援武器。迫击炮由臼炮演变而来。1904年日俄战争的旅顺攻城战中,日军官兵离俄军战壕很近,普通火炮和机枪无法发挥威力。俄国炮兵军官、旅顺要塞炮兵技术副主任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托(英语:Leonid Gobyato)利用臼炮弹道高、射程近的特点,和旅顺城防司令康德拉坚科将军一道设计出了第一门迫击炮,其炮身为海军的47毫米海军炮(英语:QF 3-pounder Hotchkiss),安装在轮式炮架上,便于推行,发射超口径长尾迫击炮弹,弹重11.5kg,射程500步。然而戈比亚托发明的迫击炮是由海军臼炮改装而来,虽然射程近,但无法拆成可携带的部件,步兵小单位作战使用起来仍然不方便,因此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发明家温弗雷德·斯托克斯(Wilfred Stokes)爵士在1915年发明了斯托克斯式战壕迫击炮(英语:Stokes mortar),现代意义上的可分解、便携带的迫击炮方告问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装备了世界上最多门迫击炮的国家,共34.8万门。苏联政府设有迫击炮装备人民委员部。世上最大的迫击炮为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时制造的小大卫,其炮筒重65304千克,口径为91.4厘米。它所发射的弹头重约1700千克。现代迫击炮主要发展于后装性线膛炮模式、曲平射两用模式和自动连发模式;大口径型也正趋向自行火炮化。迫击炮由于使用简单,除了一般军队外,连一些游击队都会装备。迫击炮又多个分类方法:
相关
- 拟杆菌门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包括三大类细菌,即拟杆菌纲、黄杆菌纲、鞘脂杆菌纲。它们的相似性体现在核糖体16S RNA。很多拟杆菌纲的细菌种类生活在人或者动物的肠道中,有些时候成
- HELLP症候群HELLP症候群(HELLP syndrome),一种产科疾病,是妊娠毒血症的一种,经常发生在怀孕晚期,有时甚至是生产时发生。它的命名来自于它的几项特征:HELLP症候群通常伴随着妊娠型高血压或妊娠
- 司法语言学司法语言学(英文:Forensic linguistics,legal linguistics,或language and the law)是在法律、语言、犯罪调查、庭审以及司法程序的环境下,对于语言学知识、方法与见解的应用。它
- 太阳圣殿教太阳圣殿教(法语:Ordre du Temple Solaire,简称OTS,英语:Order of the Solar Temple)是1984年由法国人吕克·茹雷(法语:Luc Jouret)和Joseph Di Mambro创立的。吕克·茹雷自称是耶稣
- abbr class=abbr title=S39: 穿戴适合的护脸护眼装备S39/abbr安全建议标准词(英语:Safety phrases,简写:S-phrases)是于《欧盟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Ⅳ: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安全建议》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59/
- 民航管理部门本列表列出了国家地区与跨国民用航空管理部门(civil aviation authorities)飞行员(机长 · 副机师 · 二副机师 · 三副机师)空服员(舱务长(英语:Purser#Aircraft) · 乘务员)飞行场
- 星震天体震动指天体表面的震动,通常是因为突然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送,其程度可能十分剧烈。它以震动的主体分类,如地震、月震等。发生于地球的地壳震动为地震,成因主要是板块
- 光雕光速写(又称光雕;英语:LightScribe)是一种将光盘标签直接刻录在具有特殊染料的CD或DVD刻录片表面上的一项光盘刻录技术,此项技术是由惠普公司的工程师戴瑞‧安德森(Daryl Anderson
- N-亚硝基二甲胺N-亚硝基二甲胺(英语:N-Nitrosodimethylamine, NDMA)又称二甲基亚硝胺,是一种半挥发性有机化学品,气味很弱,易溶于水及醇、醚等有机溶剂,极易光解。NDMA具有强肝脏毒性,属IARC第2A类
- 库思非库思非(英语:Carl Frederick Kupfer,德语:Karl Friedrich Kupfer,1852年6月8日-1925年11月20日),美以美会德裔年议会来华传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1852年,他出生于现德国图林根州格赖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