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致靖

✍ dations ◷ 2025-10-25 21:12:19 #1844年出生,1918年逝世,光绪二年丙子恩科进士,清朝庶吉士,清朝翰林,清朝礼部侍郎,宜兴人,徐姓,戊戌变法人物

徐致靖(1844年-1918年),字子静,号仅叟,清末高官,维新派人士。江苏宜兴人,寄籍宛平。

徐致靖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徐家杰之子。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1898年),官拜礼部右侍郎、翰林侍读学士。戊戌四月二十日(1898年6月8日),上书《请明定国是疏》(康有为代拟)请求光绪帝正式改变旧法,实施新政。上书后第三天(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戊戌变法正式启动。变法开始后,上《密保人才折》,向光绪帝保荐康有为、谭嗣同、张元济、黄遵宪、梁启超等人。在变法中多次上书,主张废八股,开书局,裁冗官,上折保举袁世凯等。变法失败后,在上斜街寓所被捕。徐家认为他必死无疑,备好棺材。后经李鸿章(与徐父为同年故交)疏通,荣禄力保,被判绞监候(死缓)。庚子事变,慈禧太后西逃。八国联军入京,刑部大牢无人职守,请徐致靖回家。慈禧回京后,下诏赦免。后归隐杭州姚园寺巷直至病逝。他被称为“六君子”之外的七君子,参与变法最早最深,逃生后曾劝康有为不要参加复辟。

著有《上虞县志》、《奏议》、《仅叟诗文》若干卷,《论语解》(未完稿)。

相关

  • 革兰氏阴性革兰氏阴性菌(英语:Gram-negative bacteria)泛指革兰氏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细菌。在革兰氏染色实验中,首先添加了结晶紫,再添入另一种复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红),从而将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
  • 叠氮化物叠氮化合物在无机化学中,指的是含有叠氮根离子的化合物(N3-);在有机化学中,则指含有叠氮基(-N3)的化合物。叠氮根离子为并非直线型结构,不论是离子型态抑或是有机物皆有微微弯曲(约1
  • 麻黄麻黄为汉药,或中药中所称“发散风寒药”;古时别名龙沙、卑相、大麻。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与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采
  • 美国微生物学会美国微生物学会(英语: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缩写ASM,曾称为美国细菌学会,英语:Society of American Bacteriologists)是一个美国微生物学科学组织,致力于推广这些肉眼
  • L-型细菌L型细菌系一类在突变后细胞壁缺损的细菌,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煎蛋形的小菌落。L型细菌必须生活在高渗透压的环境中,否则就会裂解死亡。其细胞膨大,对渗透压十分敏感。其之所以
  • 高雄园区加工出口区高雄园区(旧名高雄加工出口区),为台湾南部由经济部加工出口区管理处高雄分处管理的加工出口区,位于高雄市前镇区西北部,凸出于高雄港区因濬港工程所填成之中岛半岛上。
  • 李奥波德与勒伯案李奥波德与勒伯案(Leopold and Loeb),纳森·李奥波德(Nathan Freudenthal Leopold, Jr.,1904年11月19日-1971年8月30日)、李察·勒伯(Richard A. Loeb,1905年6月11日-1936年1月28日)于1
  • 白垩纪-第三纪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简称K-Pg事件、K-Pg灭绝),旧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简称K-T事件、K-T灭绝),俗称恐龙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五次以及最后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也是
  • 宫本显治宫本显治(1908年10月17日-2007年7月18日),日本政治家、文艺评论家、社会主义者。他在二战以前作为日本共产党党员从事地下活动,战后自1958年开始担任日本共产党党首达40余年之久,
  • 芝里遗址芝里遗址位于递铺昌硕社区,分布于上郎、芝里数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属马家浜至崧泽文化早期环濠围护的居址与墓葬复合聚落。 经发掘,在1300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了崧泽文化墓葬215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