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萤光假单胞菌
✍ dations ◷ 2025-02-23 13:57:52 #萤光假单胞菌
CCUG 1253
CCEB 546
CFBP 2102
CIP 69.13
DSM 50090
JCM 5963
LMG 1794
NBRC 14160
NCCB 76040
NCIMB 9046
NCTC 10038
NRRL B-14678
VKM B-894Bacillus fluorescens liquefaciens Flügge 1886 Bacillus fluorescens Trevisan 1889 Bacterium fluorescens (Trevisan 1889) Lehmann and Neumann 1896 Liquidomonas fluorescens (Trevisan 1889) Orla-Jensen 1909 Pseudomonas lemonnieri (Lasseur) Breed 1948 Pseudomonas schuylkilliensis Chester 1952 Pseudomonas washingtoniae (Pine) Elliott萤光假单胞菌,又称萤光菌(学名Pseudomonas fluorescens),为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对植物无致病作用(non-pathogenic),使用抗生素莫匹罗星可以从这种菌分离出。萤光假单胞菌之所以称之萤光菌是因为当生存在缺乏铁的环境下,便会产生出一种称为钳铁化合物(siderophore)的萤光色素,因此得名。
相关
- 鼠李糖鼠李糖(英文:Rhamnose),即6-脱氧-L-甘露糖,又称甲基戊糖,是一种脱氧的己糖。可透过羟化甘露糖而取得。能溶于水和甲醇,微溶于乙醇。在自然界中大多是L型,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糖、糖苷
- 苏达辞书《苏达辞书》或称《苏达辞典》(中世纪希腊语:Σοῦδα,Souda或Suda;亦作Σουΐδας,Suidas)是10世纪末由拜占庭学者编纂的一本百科全书性质的辞书,以希腊语写成,收辞约三万条
- 味觉过敏味觉过敏(英语:Hypergeusia)是一种被表现为味觉异常地增强的味觉失调(英语:Dysgeusia)。它可以与背颅窝(英语:Posterior cranial fossa)损伤和爱迪生氏症联系。病人因为体内离子大量
- 血管紧张素I1N9U, 1N9V, 2JP8, 2WXW, 2X0B· hormone activity · hormone activity · protein binding · growth factor activity · acetyltransferase activator activity ·
- 科学方法科学方法(英语:scientific method)指的是检查自然现象、获取新知识或修正与整合先前已得的知识,所使用的一整套技术。为了合乎科学精神,这方法必须建立于收集可观察、可经验(empir
- CuS硫化铜是一种铜和硫的化合物,化学式CuS,在自然界中以深蓝色的靛铜矿形式存在。它是一种中等导电性的的导体。 硫化氢气体通入铜盐溶液时可形成硫化铜的胶状沉淀。 目前也有研
- 小毛毡苔小毛毡苔(学名:Drosera spatulata)又名匙叶茅膏菜、宽苞茅膏菜,在分类学上属于茅膏菜科中的茅膏菜属之下,是一种食虫植物。拉丁学名描述的是其叶形。主要分部于亚太地区,北至日本;
- 法墨战争法国武装干涉墨西哥(西班牙语:Segunda Intervención Francesa en México),又称为马西米连诺事件或法墨战争,是一次由法兰西第二帝国远征军对墨西哥发动的一次入侵,开始时曾获得
- 马传染性贫血马传染性贫血(沼泽热、沼泽发烧)(英文:Equine infectious anemia,简称:EIA)是在马科里的一种感染性病毒,由慢病毒属类的病毒所引起的。和人类的艾滋病属于同一种类型的病毒。通常得
- 62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