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毒色胺

✍ dations ◷ 2025-01-22 19:42:41 #蟾毒色胺
蟾毒色胺(bufotenin、5-HO-DMT、bufotenine)是一种与血清素相关的色胺类物质,是存在于某些蟾蜍皮肤(得名于蟾蜍属)、蘑菇、高等植物和哺乳动物中的生物碱,结构与二甲基色胺、脱磷酸裸盖菇素和5-甲氧基二甲基色胺类似。最早由奥地利化学家汉多夫斯基(Handovsky)在一战期间从蟾蜍皮肤中提取得到。1934年维兰德证实其结构,1936年星野敏雄完成合成。幻覚剤cohoba的主成分。

相关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胺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是具有氨基糖与氨基环醇(英语:aminocyclitol)结构的一类抗生素,在临床主要用于对革兰氏阴性菌、绿脓杆菌等感染的治疗,1960年代到1970年代曾经非
  • 菌毛线毛(拉丁语:fimbria,复数:fimbriae)是很多革兰氏阴性菌表面的附属物,比鞭毛细。通常直径3~10奈米,长度可达几微米。线毛可被细菌用于附着在物体表面上。一个细菌可以有上千条线毛
  • 气溶胶气悬胶体(aerosol;又称 气溶胶、烟雾质),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其中颗粒物质则被称作悬浮粒子,其粒径大小多在0.01-10微米之间,根据其生成原因
  • 表皮系统外皮系统包覆在生物体的表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的分界,并且保护生物体免受外来物的侵犯。以单细胞生物而言,外皮即是细胞膜及黏附在胞膜外的分泌物,然而,细菌则有细胞壁来维持细
  • 拉撒路综合症拉撒路综合征(Lazarus syndrome)是指在心肺复苏失败之后人体循环系统自发地恢复运作。自1982年以来,它已在医学文献中至少有了40-50次记载。又被称为拉撒路现象(Lazarus phenome
  • 宇宙射线宇宙线亦称为宇宙射线,是来自外太空的带电高能亚原子粒子。它们可能会产生二次粒子穿透地球的大气层和表面。射线这个名词源自于曾被认为是电磁辐射的历史。主要的初级宇宙射
  • 无菌性脑膜炎脑膜炎(英语:meningitis)指发生于脑膜的急性炎症,脑膜是包裹大脑和脊髓的保护薄膜。脑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和颈部僵硬。其他症状还包含精神错乱(英语:mental confusion)或
  • 指头的骨头趾骨(英语:phalanges,或Phalanx bone)或指骨是大多数脊椎动物手、脚指头处的骨骼。在灵长类动物身上,拇指(拇趾)通常有两节趾骨,而其余指头(趾头)则有三节。趾骨被归类为长骨(英语:long
  • 腰围腰部是动物腹部的一部分,在肋骨以下,臀部以上。一般来说,腰部是躯干中最幼的部分。腰后的凹陷处又称腰窝,是传说中的维纳斯之眼。
  • 圣奥古斯丁县圣奥古斯丁县(San Augustine County, Texas)是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个县。面积1,534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8,946人。县治圣奥古斯丁(San Augustine)。成立于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