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爵位
✍ dations ◷ 2024-12-22 15:03:34 #爵位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世爵从夏商时期开始,到中华民国建立后的1930年代左右结束。按《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商朝置爵三等:公、侯、伯,无子、男二等。《礼记》等文字资料能提供佐证,但是究竟历史事实如何,目前缺乏足够的考古资料。有学者认为远古的五等爵制度只是后世理想化的编纂。从甲骨文来看,商代的公爵通常仅为对死者的尊称,方国国君、诸侯可以有“侯”、“伯”、“子”或“田”的爵称。周朝革命,武王克殷而立之际,设立严格的等级分封制,最初设公、监、侯、伯、子五等爵,三监之乱后改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世袭罔替。比男爵更低的封国仅为“附庸”,只能依附于其他有五等爵位的诸侯国。
西周时期有爵位的贵族统称诸侯,诸侯皆有封地,其封地相当于地方行政单位;诸侯的封地称“国”,按照爵等的不同,诸侯国须对周王室尽贡赋朝见等畿服义务。诸侯作为天子的封臣尽朝觐义务的同时,又作为地方行政单位的君长,拥有自己的属臣和附庸。属臣是诸侯国内掌管政务的卿士;附庸则是有土地的卿士,不在诸侯国内主政,但是依附于诸侯。卿士包括卿(可能分上卿、下卿不同等级),大夫(可能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不同等级)及士(可能包括元士、中士、庶士不同等级),构成了五等爵体系之外的没有爵位的贵族等级。卿士的封地称作“邑”,在对封邑行使统治权的同时受命于所依附的诸侯。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同时,其本身在理论上也应该是最大的诸侯之一,其直接管辖的领地称为王畿。王畿之内,也设有卿、大夫、士等官职。由于王畿之内的卿士是直接从属于周天子的属臣,其身份等级高于作为诸侯附庸的同级别附庸;一旦受封土地,王畿之内的卿、大夫及士身份等级分别视同侯、伯及子男等有爵位的贵族。到了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各主要诸侯相继称王,并普遍废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有些诸侯国改行郡县制,各国纷纷设置了新的封爵制度,产生了一些有别于之前卿大夫的爵位封号,如彻侯、封君、秦国的二十等爵制等等。这些新设的封爵有些有食邑,有些只有俸禄,大多数都不能世袭。列国内仍然有“卿”、“大夫”、“士”的爵位。楚国统治中心在当时的中原地区以外,周人封给的爵等为子但自称为王,并且因长期兼并周边小国及部落,国土广大、风俗文化与中原王室及诸侯相异,也不采用五等爵制度,而是另设通侯、执圭、执帛等爵位。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改彻侯为列侯,内侯为伦侯。西汉基本沿袭秦二十等爵,其上又设王爵(即诸侯王)。刘邦在剪除异姓王之后,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早期的诸侯国大者列郡数十,小的也有数郡,皆由诸侯王自治其国,汉廷仅为之置太傅而已,其余官员皆由王自置。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皆如朝廷。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于中五年(前145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仅食租税,天子为置吏。改丞相为相,减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等官,减少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的员额。汉武帝时,改诸侯王之太仆为仆,官秩由二千石降为千石,郎中令亦降为千石。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减省内史,令相治国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进封周承休侯姬当、殷绍嘉侯孔何齐为公,地方百里,后改为郑公、宋公。汉初,改称列侯为彻侯、伦侯为关内侯,封功臣一百四十三人为彻侯,封户多者可达数万户,少者数百户。彻侯与关内侯原级世袭,其余爵位降级世袭。彻侯本封地称为“某侯国”,别封地则称为“某侯某邑”。侯国为县级政区之一,设相,相当于县、道、邑之令长。彻侯自置家丞、庶子、门大夫、洗马、行人等家臣。汉武帝时,因避讳改称彻侯为通侯,后又称列侯。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的实力,颁布推恩令,析诸侯国领土封王子为列侯,侯国别属汉郡。从西汉开始,皇帝经常对百姓进行赐爵,但爵不得过公乘。汉初赏赐爵位的同时根据爵位等级授予不同大小的田和宅。汉武帝时,为筹措战费,令卖二十等爵(关内侯之下),致使二十等爵为人所轻。于是为将士立功者另设武功爵十一等(一级造士,二级闲舆卫,三级良士,四级元戎士,五级官首,六级秉铎,七级千夫,八级乐卿,九级执戎,十级政戾庶长,十一级军卫),后亦卖之。西汉孺子婴居摄三年(8年),在王莽的主导下施行五等爵,又改关内侯为附城。新朝建立后,继续施行五等爵制。始建国四年(12年),王莽授诸侯茅土,其中公十四人,侯九十三人,伯二十一人,子百七十一人,男四百九十七人,凡七百九十六人。又有附城千五百一十一人。公的封地方百里,称为“同”,有众万户;侯、伯的封地方七十里,称为“国”,众户五千;子、男的封地方五十里,称为“则”,众户二千五百。但因图簿未定,未授国邑,仅给月钱数千。东汉的爵制基本沿袭西汉之制。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分列侯为县侯、乡侯、亭侯三等,县侯仍置侯国。列侯旧有家臣中的行人、洗马、门大夫被废除,食邑千户以上者置家丞、庶子各一人,不满千户者仅置庶子一人。建武十三年(37年),降封远支诸侯王为列侯,近支诸侯王为公。建武十七年(41年),复进封诸国公为王。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对二十等爵制进行了改革,将原来的十八级到十五级爵位分别改为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以赏军功。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设郡公、县公二爵,封皇子为郡公、皇弟为县公。黄初三年(222年),进封诸公为王,王爵始分为郡王、县王二等,又规定王之庶子封乡公,嗣王之庶子封亭侯,公之庶子封亭伯。魏元帝咸熙元年(264年),开建五等,分郡公、县公、大国侯、次国侯、大国伯、次国伯、大国子、次国子、大国男、次国男十级,设置相以及典祠、典书、典卫、典礼令(或长、丞)等国官,配备车前司马、旅贲等仪仗,县公以下皆有固定封疆里数和食邑数。自骑督以上六百余人皆封。蜀汉、孙吴的爵制沿袭曹操改革之前的东汉制度,唯蜀汉对封侯严格管控。西晋的爵制基本沿袭咸熙之制。泰始元年(265年),新设郡侯一爵。咸宁三年(277年),改封诸王,将王爵分为大国王(二万户以上)、次国王(万户以上)、小国王(又分为五千户以上、不满五千户)、县王(三千户)四等。同时确定了诸王、郡公侯支子的推恩分封之制,大国次国始封王之支子为公、承封王之支子为侯、继承封王之支子为伯,小国五千户以上始封王之支子为子,小国不满五千户始封王之支子及始封公侯之支子为男,除此之外不得再封授五等爵。太康十年(289年),改王国相为内史,以数郡为国改封或新封皇子为王,其王国支郡太守亦改为内史。晋制,郡公、郡侯之国改太守为相,其余五等封国在郡县行政体系之外、具有固定封疆里数,魏制县公之国改县令长为公国相,县侯(列侯)之国改县令长为侯相。二十等爵沿袭旧制,关外侯以上爵位授予高官或有功者,其余爵位赐予下层吏民。东晋初期,对爵制进行了大幅调整。停授郡侯、旧制五等爵、魏制县公。新制五等爵分为实封、虚封两类,实封者加“开国”,虚封者加“五等”,公封郡、县,侯伯子男封县,“开国”者改封地郡太守、县令长为相。开国郡公、县公为第一品,开国县侯、伯、子、男为第二品。晋元帝太兴元年(318年),规定食邑九分食一。南朝前期的封爵制度基本承袭东晋之制。宋孝武帝孝建二年(455年),降杀蕃国礼仪,并革除郡县内史、相及封内官长向国主称臣之制。皇帝支子封郡王,食邑少者二千户,多者五千户,宋孝武帝时令袭封王之婚葬之礼不得同于始封王。皇太子冢嫡者亦封郡王,食邑二千户;支子并封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始封王支子封开国县侯,食邑一般为千户。诸王除置师、友、文学三位不臣之官外,设置郎中令,中尉,大农,左、右常侍,侍郎,上、中、下军将军,典书、典祠、典卫、学官令,典书令丞,治书,中尉司马,世子庶子,陵、庙、牧长,谒者,中大夫,舍人,典医、典府丞等称臣国官。开国公减省中尉,左、右常侍,上、中、下军将军,中尉司马等国官;开国侯又减省大农、侍郎;开国伯、子、男又减省郎中令。列侯置家丞(食邑千户以上置)、庶子等家臣。南朝梁时,郡王按世次亲疏分为正王、嗣王、蕃王三等,列侯之县侯改称汤沐食侯。皇帝支子封郡王,是为正王,食邑一般为二千户(南朝陈小国仅千户),正王世子袭封嗣王,嗣王、蕃王世子袭封蕃王。皇太子冢嫡者亦封郡王,支子并封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正王支子并封开国县侯,食邑一般为五百户。其余宗戚有服属者,封汤沐食侯、乡侯、亭侯,以远近为差次。诸王和公侯伯子男均开国置国官,国官对国主称臣,对皇帝则称陪臣,正王另置师、友、文学三位不臣之官,郡县内史、相之制沿袭前朝。正王加将军号者均开府置佐史,其余人督、都督诸军事者亦开府置佐史,佐史的品秩由府主的身份来决定。列侯置家丞(食邑千户以上置)、庶子等家臣。南朝陈基本沿袭梁制。诸王和公侯伯子男所置国官及其官班(梁)、官品(陈)、官秩(陈)、冠服、印绶如下: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始赐五等爵,皇始元年(396年)增设王爵,天赐元年(404年)废伯、男二爵,王封大郡,公封小郡,侯封大县,子封小县。王第一品,公第二品,侯第三品,子第四品。除皇子外,功臣也得封王。爵位均为虚封,分为正爵、假爵两类,正爵可世袭,假爵不可世袭。后复伯、男二爵。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推行爵制改革,废除假爵,将爵位分为实封、虚封两类。王爵和开国爵为实封,享有食邑,开国置官属,郡为王国者改太守为内史,郡、县为五等封国者改郡太守、县令为相。郡王按世次亲疏分为亲王、始蕃王、二蕃王、三蕃王四等。散爵为虚封,无食邑和官属。非太祖子孙及异姓为王者皆降为公,公降为侯,侯降为伯,子男仍旧。太和十八年(494年),制定租税分食制,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制定的《后职员令》中又规定了爵位的官品。诸王和开国公侯伯子男所置国官及其官品如下:北齐爵制基本沿袭北魏、东魏之制,王爵分亲王、嗣王、庶姓王三等,五等爵分开国爵、散爵两类。王爵与开国爵为实封,所置国官沿袭北魏之制,但废除了郡县内史、相之制。食邑分食比例为诸王三分食一,开国公侯伯子男四分食一。文宣帝即位后,改用食干给予诸侯租税,食干制逐渐取代了食邑制,但食干不能传及子孙。孝闵帝元年(557年)据《周礼》进行改制,在开国郡公之上增设国公一爵,采用周代国名和汉代州名封高官、宗室为国公。武帝建德三年(574年),在郡王之上增设国王一爵,进封宗室诸公为王。北周废除了散爵,郡公至县男皆加“开国”,但开国爵却走向虚散化,国官大量减省,食邑虚指,只有寄食别地者才享有实封收入。郡县内史、相之制也不复存在。隋文帝基本沿袭北周之制,置九等爵。诸侯加不同散实官者,所置国官及其人数不同,如下: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推行官制改革,废除旧爵,新置王、公、侯三等爵,不再加“国”或“开国”。国令改为家令,其余国官均废除。唐初,废除了隋炀帝时的爵制,恢复了隋文帝时的九等爵制,王封国、郡,公封国、郡、县,侯、伯、子、男封县,封郡、县者皆加“开国”,名山大川及畿内县不封。皇兄弟、皇子封亲王,皇太子诸子封郡王,亲王诸子封开国郡公(承恩泽者封郡王、国公)。由低级爵位进封至开国郡公以上者,旧爵回授子孙。承袭亲王者封嗣王,承袭郡王、特封王者封国公,嗣王与公侯伯子男均原级世袭,袭爵顺位依次为嫡子、嫡孙、嫡子同母弟、庶子、嫡孙同母弟、庶孙(曾、玄以下同此,无子者可养同宗合于昭穆者为嗣子)。唐朝封爵的食邑制度因袭北周、隋朝之制,本身为虚封,唯加食实封者可以收取封户的租赋(唐玄宗时改为领取俸禄)。除了食邑,另有永业田。安史之乱后,封爵进一步虚散化,出现了无法袭爵、降级袭爵、袭爵等待期增长的现象,开启了宋朝爵位不能世袭的先声。与此同时,出现了开国郡侯、开国郡伯、开国郡子、开国郡男等新爵位,并为五代、辽、金所沿袭。唐朝晚期,郡王之上增设以郡名命名却无“郡”字的王爵。五代时期,王、公国名出现等级之分,亲王之上增设国王(分为一国、二国)。五代后期到宋初,对晚唐以来混乱的爵制进行了调整,王、公封国或郡,侯封郡,伯、子、男封县,封郡、县者皆加“开国”。常设爵位皆有食邑,但为虚封。文武官员的官职达到一定级别后,无论是否有功皆可获得封爵,升迁或遇庆典时可加食邑,食邑达到上一级爵位的最低食邑数后即进爵。现任、前任宰相食邑和食实封通及万户者,封国公。自开国郡侯以上可以获得食实封,每月每户折钱二十五文,随官俸发给。宋理宗时,食实封不再给钱,也成为虚封。除了常设爵位,另有不加“开国”一词的特设爵位郡公、侯、县公、公。宗室死后,追赠节度使者追封国公,追赠节度观察留后(承宣使)者追封郡公,追赠观察使或防御使者追封侯。宋朝的爵位一般为终身爵,为象征性尊荣,不可传于子孙。仅有安定郡王、四嗣王、文宣公(衍圣公)、崇义公等七个爵位可以传袭,其中安定郡王与四嗣王采用兄终弟及制。王、公国名分为大国、次国、小国三等,每等内部亦有高低顺序。景祐三年(1036年)章得象曾制定封爵所用的郡国名,南宋后期新修订的郡国名如下:辽朝的封爵制度基本沿袭晚唐五代之制,分国王(二国)、国王(一国)、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伯(开国郡伯、开国县伯)、开国子(开国郡子、开国县子)、开国男(开国郡男、开国县男)十一等十五种。王、公国名分为大国、次国、小国三等,每等内部亦有高低顺序。封爵皆有食邑,只有加实封者才享有赋税收入。金朝的封爵制度基本沿袭辽制,追赠的爵位不加“开国”,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年)废除国王。金朝王、公国名基本沿袭辽制,仍然分为大国、次国、小国三等,每等内部亦有高低顺序。西夏爵位于旧史并未记载,后人根据出土文献如《官阶封号表》、《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考证出有国王、太王、平王、郡王、嗣王以及东院王、南院王、西院王、北院王等王爵。元朝置八等爵。王爵唯皇族、蒙古贵族可封,国公封赐甚滥,郡公以下多用于追赠。明朝初期参阅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后来又革除子、男二爵,只留公、侯、伯三等,并定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明朝爵位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袭(世)。爵位的“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除有军功者外,可得爵号的还有曲阜孔子后裔衍圣公及驸马都尉、外戚等因恩泽受封者,但只是给诰而不给券。与前朝不同的是,明朝的公、侯、伯只有爵号和食禄,并无封邑。明朝,王爵为皇族专享(开国诸大将死后有追封郡王者),王爵均世袭罔替:皇族女性称号:俸禄为本色粮、折色粮、折钞(即纸币)等所组成:明朝另有公、侯、伯三等爵专授功臣和外戚,三等爵一般世袭罔替,也有降等袭爵〈子孙袭爵比本人低一等,但世袭罔替〉或不能继承〈流爵〉者。功臣则给铁券,封号四等:公侯伯爵中,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受封而领铁券者,为世袭封爵,否则为流爵。袭封则还其诰券,核定世流降除之等。爵位世袭,或降等以袭。公、侯、伯封号分四等岁禄以功为差,可掌参五府总六军,出则可领将军印为大帅督,辖漕纲,但不得预九卿事。郡公、郡侯、郡伯、县子、县男这五等封爵并不属于明朝建立后的正式封爵体系,系明朝建立前,明太祖朱元璋给战死的功臣追赠的封爵。明朝建立后,确立的正式爵位为:国公、侯、伯。公侯伯爵的俸禄:以下为《明会典》所述万历年间的规定。公爵:不定,因人而异。侯爵:亦不定,以年俸一千石〈五百本色,五百折钞〉居多。亦有五百石或一千五百石者。伯爵:以年俸一千石(三百至五百本色,五百至七百折钞)居多。亦有七百石或一千一百石者。清朝爵位按授予的对象分宗室、功臣、蒙古(回部、哈萨克)三种。清朝的封爵,与前代不同的是,所有的封爵只加美号,不加国号、邑号,如睿亲王、勇毅侯之类。清朝宗室从高到低共十二级:
“和硕”、“多罗”、“固山”都是满语转音。“固山”就是“旗”(gūsa),“多罗”指一角(doro),“和硕”指一方(hošo),都是指所担当方面范围的大小,以“和硕”为最大。奉恩辅国公之前等称入八分公,与之后的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等爵位不同。册封嫡子共二级,分别为世子(亲王嫡子)、与长子(郡王嫡子)。没有爵位的宗室成员统称为“闲散宗室”,可穿着四品武官官服。除了清初受封的八大铁帽子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承泽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以及后来的雍正时怡亲王胤祥、同治时恭亲王奕䜣、光绪时醇亲王奕
相关
- 地面臭氧层在对流层里存在的臭氧属于一种对生物有害的污染物,是光化学烟雾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平流层(臭氧层)中的臭氧则是对生物至关重要的紫外线吸收剂)。许多涉及化学能量快速转化的人类活
- 牙龈脓肿牙齿脓肿(英文:dentoalveolar abscess)又称为牙根脓肿、或牙槽脓肿,是指与牙齿相关的脓包。最常见的牙齿脓肿类型为牙根尖周围脓肿(periapical abscess),其次是牙周脓肿(英语:periodo
- 米歇尔·布雷亚尔米歇尔·布雷亚尔(法语:Michel Bréal,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
- 纺锤体纺锤体是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中间宽两端窄的纺锤(日语:紡錘)状细胞结构,主要由大量纵向排列的微管构成。纺锤体一般产生于早前期(PreProphase),并在分裂末期(Tel
- 开普敦人种开普敦人种,是一位人类学家Carleton S. Coon 在1962年提出,用于形容开普敦与卡拉哈里沙漠的原住民,他们是黑色人种中的特殊分类。这是因为他们肤色偏黄,有蒙古褶,与班图人很不同,
- 铁镁质铁镁质用来形容富含镁元素与铁元素的硅酸盐矿物或岩石,又称基性岩。大多数铁镁质矿物颜色暗并且相对密度大于3。常见的造岩铁镁质矿物包括橄榄石、辉石、闪石和黑云母。常见
- 基因敲除小鼠基因剔除小鼠是一种遗传工程技术下利用基因剔除技术所做出的一或多个基因变异的小鼠。广义来说,当小鼠体内的特定基因被剔除称之。此技术为用来观察并研究活体内基因表现的工
- 巴黎条约《巴黎条约》(英语:Treaty of Paris (1783))由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代表和美利坚合众国代表于1783年9月3日所签署,结束了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北美殖民地与英国
- 塞米诺尔县塞米诺尔县(Seminole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西南部的一个县。面积664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9,369。县治多纳森维尔 (Donalsonville)。成立于1920
- 神经纤维层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英文: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由视神经纤维延伸而成,在视孔附近最厚,向锯齿缘方向渐渐变薄。视神经纤维穿过筛板后失去髓鞘,继续穿过脉络膜、视网膜,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