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公共图书馆

✍ dations ◷ 2025-09-10 05:12:20 #温哥华文化,公共图书馆,加拿大图书馆,温哥华旅游景点

温哥华公共图书馆(英语:Vancouver Public Library,简称VPL)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的公共图书馆系统,经费由温哥华市政府提供。总馆位于温哥华市中心的图书馆广场,市内还有另外21间分馆。系统收纳资料包括书籍、视听资料、报章、期刊、只读光碟数据库及缩微资料等,总藏量超过267万项,当中约一半藏于总馆。持有温哥华公共图书馆图书证的用户超过37万3千人,而系统旗下的物资每年被用户借阅逾900万次。

喜士定木厂于1867年在布勒内湾沿岸的协利街尽头开业,为温哥华的现代史写下序幕。木厂于1869年为员工设立会议室和图书馆,并将之命名为新伦敦技工学馆(New London Mechanics Institute),后再改称喜士定文学馆(Hastings Literary Institute)。温哥华于1886年正式设市后,喜士定文学馆终止服务,并将馆内的400本书籍捐赠予新成立的温哥华阅览室(Vancouver Reading Room)。到了1890年代末,阅览室的空间已不敷应用,市政府遂于1901年向美国富商和慈善家安德鲁·卡内基寻求捐款以兴建新图书馆(见卡内基图书馆)。卡内基答应捐出5万元,条件是市政府需拨出土地兴建新馆,此后并每年向图书馆提供5千元拨款;两项条件均获市政府同意。新图书馆建于喜士定街和缅街交界,毗邻当时的温哥华市政厅,并于1903年开幕。

1911年坊间开始出现兴建分区图书馆的呼声,馆方遂于往后两年间在市内开设八家分馆。然而,一战后市政府财务紧绌,八家分馆被逼关闭。馆方于1927年率先在基斯兰奴区重开分馆,多座分馆亦于往后数十年间相继启用。

总馆其后曾两度搬迁:1957年迁至与洛逊街夹角的布勒街750号大楼,再于1995年迁至现址。现总馆所在的图书馆广场占去市中心一整个街段,四方由佐治街、咸美顿街、洛逊街和荷马街包围。

2017年,耗资1500万将9楼占地8000呎的空中花园活化,在2018年9月对外开放。

系统现时拥有一间总馆和21间分馆,如下:

相关

  • 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拉丁语:hyperkalemia、hyperkalaemia),即生物体内血中含钾离子(K+)含量过多。人体 95%的钾元素位于细胞内,仅 5%位于血液中,而钠钾泵正是保持此浓度差的主要机制。血清正常
  • 天文学家 (弗美尔)《天文学家》是荷兰黄金时代画家弗美尔绘制的一幅油画,完成于1668年,现藏于巴黎卢浮宫。17世纪的荷兰绘画中,科学家一直是个很受欢迎的主题。除去这幅作品之外,弗美尔本人还曾画
  • 王林添汝王林添汝(1914年5月6日-2005年9月6日),台湾助产师,在南投县鱼池乡服务一甲子,被称为“鱼池之母”,第十二届医疗奉献奖得主。林添汝是1914年5月6日生,兄弟姊妹都受过大学教育,1934年毕
  • 仲峰站仲峰站(韩语:중봉역)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北道会宁市仲峰洞的一个铁路车站,属于细川线。细川线
  • 长尾袋貂长尾袋貂(),又名长尾狭足袋鼩,是澳洲一种狭足袋鼩属,尾巴比身体还要长。它们长26-30厘米,尾巴可以长达18-21厘米。后脚长18毫米,耳朵长21毫米,重15-20克。长尾袋貂分布在西澳洲的皮
  • 吉泽检校吉泽检校(吉沢検校、よしざわ・けんぎょう) (1800年-1872年)是日本近代著名的盲人音乐家。在地歌三味线、日本筝曲、胡弓、平家琵琶等乐器的演奏,作曲方面均有很大成就。
  • 安娜·伊万诺维奇安娜·伊万诺维奇(塞尔维亚语:Ана Иванови,1987年11月6日-),世界著名的塞尔维亚职业网球女运动员,单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1座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得主,为第17位登上WTA单打排
  • HEAT UP (平井坚单曲)《HEAT UP》,日本男歌手平井坚的第6张单曲。1997年7月21日发行。
  • 长茎葡萄蕨藻长茎葡萄蕨藻(学名:Caulerpa lentillifera)是蕨藻属的一种可食用藻类,也被称作海葡萄或绿鱼子,在菲律宾麦克坦岛和日本冲绳县有这种藻的养殖场。
  • 瓦利亚·哈姆扎瓦利亚·哈姆扎博士是一位印度-巴西科学家,以与伊利莎白·皮门特尔共同发现哈姆扎河而闻名,它是位于亚马逊河之下的暗河。哈姆扎是巴西国家天文台地球物理专业常驻教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