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潘绥铭
✍ dations ◷ 2025-11-11 18:47:28 #潘绥铭
1988年《神秘的圣火》获得河南省社科新书奖
1989年《潘绥铭(1950年12月11日-)中国大陆著名性学家。被誉为“中国性学第一人”、“麻辣教授”。他的研究为中国的性社会学奠基,并提出了“初级生活圈”、“中国性革命”等概念。1950年12月11日,潘绥铭出生于一个高级干部家庭:365。9岁时,他的父亲就被发配,到30岁时父亲才得到平反。青少年时期时就读于男校:365。在15岁后的20年内,由于文革开始,所以潘绥铭的居所总是不能固定,平均每3年便换一次住所:365;在期间做过红卫兵、农场工人、机关职员等工作:384。1973年,潘绥铭离开了黑龙江,回到了内蒙古。1981年他在自己的女儿8个月大时,考上了东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以中世纪史为研究重点,并最终获得硕士学位:365。他在研究历史时,接触了一堆有关原始性文化的书籍,使其震惊,并开始对性学产生兴趣:366。后来又接触关于中国古代房中术及东方性文化的典著。之后他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系任教,而当时的历史系主任号召年轻的教师开设新课,故此其报了一门《外国性观念发展史》上去:385,他因此获得领导正面评价,批准开讲,并设为本科生的必修课。当时的听课女学生骂他“脸皮厚”,有教授劝他停课,又有人审查他的身份,后来他把该课的讲义集结成书——《神秘的圣火》。两年后转至社会学系继续任教,在该系教授《性社会学》,同为本科生的必修课,之后其又成为了全校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391。除此之外也协助开办了《性科学培训班》,1991年结束:391。1986年潘绥铭开始进行性社会调查,设计了一个有40多项问题的问卷,但由于其欠缺相关调查经验,所以该次调查以失败告吹。4年后成功进行了首项调查《北京市婚姻新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完成后获得北京市优秀社会科学研究三等奖:397。在1985-1989年的四年夏天期间,潘绥铭会在日落前前往城市的公园测定伴侣的亲呢行为与所处的情景的关系:374。之后为了预防艾滋病蔓延,而受命进行一项有关男同性恋群体的研究,1994年终结:401。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从其研究中意识到中国正在出现一场性革命,并把其总结为生殖革命、性表现的革命、性关系的革命、性行为的革命、社会性别的革命:373。自1997年起,潘绥铭数度一个人入住红灯区,和“小姐们”吃住一起,做学术研究和考察,后来出版了《存在与荒谬》、《情境与感悟》、《小姐:劳动的权利》等专著:395。在2000年-2015年期间主持了四次全国总人口随机抽样的性关系与性行为调查,并在1991-2006年期间主持了五次有关大学生性行为的调查:394,以此写成《性之变:21 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等著作。2012年,潘绥铭教授因“科研资金使用不明”而遭到了行政处分,从二级教授降为三级教授,退休年龄也降为60岁,故被迫提前退休。潘绥铭长期主持对中国性工作者的大型访谈,其中牵涉到给性工作者访谈报酬的问题,而此次事发的原因也正与此笔报酬因无法开发票而导致使用不明有关。潘绥铭是性学家,曾自谓:“饭岛爱永远活在我的硬盘里,我也看耽美漫画。”潘绥铭不认同“处女情结”,认可“婚前性行为”鼓励年轻人恋爱,“在校期间没有谈过恋爱等于白念四年,这是教育部长的失职,该为此道歉!”并且撰文提倡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性教育只应该有一个‘终极关怀’的目标:帮助所有的个体,尤其是下一代,都尽可能多地获得‘性福’。性教育面对的是人,是青春。这些,我们牺牲不起,也没有权利去牺牲。”潘绥铭诠释“什么是爱情”时说:“中国传统上只有夫妻恩爱。浪漫情爱,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公元11世纪,法国普罗旺斯省出现了第一个歌颂浪漫爱情的游吟诗篇《罗兰骑士之歌》(实际上“La Chanson De Roland”中几乎完全没有女性角色,仅在诗歌最后数行简单交代了罗兰的恋人闻其死讯悲痛而亡),在那之前没有这东西,在西方经过1000年的成长,五四之后传到中国。现在但凡读书人,受过点教育的人,都信仰这个。那么在浪漫情爱出产地西方,为什么出现了性爱分离?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爱情难于实现哪,这不就是这么简单吗?西方性革命为什么首先从大学生中刮起来,尤其在美国特别明显,跟这个有相当大的关系——爱情的幻灭。美国进入性革命的第三阶段,性和爱分离了。”2010年,潘绥铭在广州大学演讲中解说了自己的“处男处女情结”观点:“我们过去把性欲定义太窄了,只定义为男女上床,性幻想这些算不算啊?如果你把这些精神活动加起来的话,男性性欲最旺盛的是青春期的第一年。其实对于男性来说,你就想到处女的问题,有处男吗?男生从青春期第一天开始就遗精,性梦至少三天一回吧,性幻想至少一天五回吧?”他指着男大学生们问:“其实你就经常这样过着性生活,都十来年了,你还说你是处男?!”2004年11月,潘绥铭在广东省科学馆作“21世纪中国的性问题”性学讲座, 为“一夜情”等最新性词语做了自己的注解。潘绥铭认为“一夜情”的主要特征是“邂逅相逢”、“就性论性”和“互不纠缠”,而并非很多人认为的买卖淫。2004年11月,潘绥铭在广东省科学馆作“21世纪中国的性问题”性学讲座,对于“性工作者”,潘绥铭表示了自己的观点:“小姐也是人,对她们进行的研究,也必须是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
相关
- 中子镜中子反射体是指可以反射中子的任何材料。如石墨、铍、钢、碳化钨或其他。这里的反射指的是弹性散射而非镜反射。中子反射物料可使原本未达临界质量之可裂变物质达到临界质量
- 12固体、 液体、 气体12族元素(常称锌族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上第12族(ⅡB族)的元素,位于11族元素和硼族元素之间。12族元素包含锌(Zn)、镉(Cd)、汞(Hg)、鿔(Cn),均为过渡金属元素,其中鿔为人
- A07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A07(止泻药,肠道抗炎/抗感染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 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学(英文:Psychoanalysis)或称心理分析学,是于19世纪末期由奥地利神经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创立的一门学科。当时精神病学普遍受生物学的影响,对于心理现象的构成、发
- 口 (消歧义)口可以指:
- 甲螨亚目见内文Cryptostigmataa甲螨亚目(Oribatida),又名隐气门亚目(Cryptostigmata), 是蛛形纲蜱螨亚纲螨形总目恙螨目之下的四个亚目之一,以青苔或甲虫为食。亦有其他文献把本分类归为目
- 东山纪之东山纪之(1966年9月30日-),日本男歌手、男演员,出生于神奈川县川崎市幸区。1979年5月加入杰尼斯事务所,1982年与锦织一清和植草克秀组成少年队开始投入演出并于1985年12月12日以单
- 奥托·罗伯特·弗里施奥托·弗里施(德语:Otto Frisch,皇家学会会士, 1904年10月1日-1979年9月22日),奥地利-英国物理学家,1940年与鲁道夫·佩尔斯合作设计出原子弹爆炸的理论架构。
- 坎潘阶坎帕期(英语:Campanian)是晚白垩世的第五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83.6–72.1百万年前。坎帕期以意大利南部的坎帕尼亚地区命名。
- 小檗科小檗科,或写作“小蘗科”,包括15个属大约570种植物,其中大部分(450种)都是小檗属的植物,其中既有木本植物也有多年宿根的草本植物,有乔木也有灌木。主要分布北半球温带地区与亚热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