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萨卢斯战役

✍ dations ◷ 2025-02-24 00:40:27 #古罗马,意大利战争,罗马共和国战争,前48年

法萨卢斯战役(Battle of Pharsalus)是公元前48年,以凯撒为首的平民派军队和以格奈乌斯·庞培为首的贵族共和派军队之间展开的罗马内战的决定性战役。凯撒在此役的获胜使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实际最高统治者,罗马开始由共和国向帝国转变,而庞培则败逃埃及,继而被杀。

在凯撒越过卢比孔河,内战爆发后不久,疏于抵抗的庞培与元老院便于前49年逃离意大利本土前往希腊以组织军队抵抗凯撒。由于缺乏可以与马尔库斯·比布卢斯统帅的强大舰队相抗衡的舰只,且庞培获得了意大利以东各行省、附庸国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因此凯撒没有直接前往希腊,而是向西巩固其在西地中海的势力范围,特别是对付庞培留在伊比利亚的7个军团的残余势力。在以短短40天的战役攻下希腊人的殖民地马赛后,凯撒夺取了内、外西班牙行省,并且建立了一支小型舰队。此时,凯撒再次将目光聚焦在希腊的庞培军队。

前48年1月5日,凯撒避开庞培的舰队,率领7个军团渡过亚德里亚海,在埃皮尔登陆,并轻而易举地攻下了阿波洛尼亚。

虽然占有人数上的优势,但是庞培知道凯撒的部队经验丰富,因而没有主动进攻凯撒的部队,而是尝试切断凯撒的补给线,想让后者的部队因饥饿而自动溃败。当凯撒一路追杀到迪尔拉奇乌姆(在今阿尔巴尼亚)时,以少数兵力构筑工事试图“包围”庞培,但是由于迪尔拉奇乌姆靠海,而庞培又掌握制海权,凯撒无法切断庞培补给线,相反自己却差点因为庞培的一次奇袭而覆灭,不得不转向南面。

庞培则在色萨利与其他贵族共和派成员汇合,在后者的再三催促下,庞培军在法萨卢斯附近与凯撒军正面冲突。此时凯撒拥有数支人数较少,但是经验丰富的军团,包括:

虽然名义上有7个军团,但是这些军团几乎每个都缺员严重。由于之前在迪尔拉奇乌姆的损失得不到补充,再加上凯撒希望每支部队能以寡兵换取高机动力,因此有些军团甚至只有一千人,而当时的满员军团(含辅助部队)应当有6,000人。

反观庞培这边共有9个军团的兵力,同时还有大量的辅助部队,而且他已经得到了来自叙利亚的另外两支军团的增援。他拥有人数更多的部队,但是这些部队大多作战经验不足或者是刚刚组建,而且庞培还在同其他元老们争论是否应当在法萨卢斯与凯撒交战。

双方指挥官都十分重视侧翼,希望通过侧翼进攻打败对方。由于战斗在埃尼培乌斯河边展开,凯撒的左翼以及庞培的右翼都临近河岸,使得彼此都无法在这一侧发动侧翼迂回攻击,因此双方都在另一侧(即凯撒的右翼、庞培的左翼)部署了更多的兵力,而战役最重要的部分也于此一侧展开。

庞培把他几乎所有的骑兵部队以及由投石手、弓箭手所组成的轻型部队部署在了其左翼,希望能通过他占优势的骑兵部队获得胜利。凯撒则把他的骑兵部署在了其右翼,正对庞培的骑兵。此外,他还异乎寻常地从各军团共抽调了6个最精锐的步兵大队,组成了第四线,以一定角度部署在主要步兵方阵的后侧面对敌人的骑兵,并提醒他们胜负就取决于这几个步兵大队的勇敢了。同时,他还命令第三线在没有他命令的情况下不得出动。庞培则将其步兵排成10排,以防士兵溃逃。

部署完毕后,双方间留下的距离刚好够双方步兵发起冲锋,但是庞培事先命令士兵不得出击(有悖于当时的常规),据说他是使用了盖尤斯·特里阿里乌斯的疲兵之计,想让凯撒的部队奔跑双倍距离。但也可能是对自己军队的作战能力、士气以及遵纪等诸方面缺乏信心。这一战术被凯撒经验老道的百夫长们看穿了,因而在半路上叫停了冲锋,并重整了队伍,稍事休息再重新发起攻击。

在河岸一侧,轻步兵在重装步兵接阵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小规模的战斗。提图斯·拉比厄努斯领导的庞培骑兵发起了冲锋,大量投石兵和弓箭兵紧随其后,成功击退了凯撒阵中主要由高卢人和日耳曼人组成的骑兵以及轻步兵部队。但是,当遇到凯撒的重装步兵组成的第四线部队时,拉比厄努斯被击退了(凯撒事先要求其士兵将长矛戳入骑兵的面颊,而不是像通常那样把其作为标枪投掷出去),骑兵们溃退到了周围的山脚下。投石兵和弓箭手则被丢下,孤立无援地遭受歼灭。此时,凯撒将第三线部队投入了正面战斗,几乎同时凯撒的第四线部队转向开始从侧翼进攻庞培。面临正面及侧后夹击的危险,庞培预感到失败已迫在眉睫,因而逃离了战场。共和派军队溃不成军,凯撒很快便洗劫了庞培的营地,并控制了其残部。

据普鲁塔克引述盖乌斯·阿西尼乌斯·波利奥的记载,在这场战役中,凯撒损失了1,200余人,而庞培方面损失了约6,000人。但据凯撒的《内战记》记载,此役他只损失了30名百夫长及不到200士兵,而庞培却有15,000人阵亡,24,000人被俘,180面军旗和9支军团鹰徽被缴获。

这场战役是罗马内战中的决定性战役,庞培几乎全军覆没,仅以身免。罗马境内再无可以和凯撒抗衡的势力,凯撒成为罗马共和国的实际最高统治者。

战后庞培逃亡埃及,并为托勒密十三世所杀,前三头同盟就此结束。而罗马内战并未结束,以庞培的两个儿子为首的贵族共和派继续在埃及及亚非利加行省等地继续与凯撒及其后继者马克·安东尼、屋大维相斗了数年。追赶庞培来到埃及的凯撒则在此处遇到了人称“埃及艳后”的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并介入了埃及的内战,使凯萨放慢了追击贵族共和派的行动,但并未改变对方的命运。前44年,已被任命为终身独裁官的凯撒为马尔库斯·尤尼乌斯·布鲁图等人所杀。

相关

  • 斑贴试验贴布试验,又名斑贴试验,是一种用来确定是否有特定物质会导致患者过敏性或发炎肌肤。任何人被怀疑有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英语: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或过敏性皮炎,需要经过
  • 186线市道186号 维新-大树,是目前唯一全线均位于高雄市境内的东西向市道。西起高雄市永安区维新里,东至高雄市大树区,全长共计33.998公里。有一条支线。市道186甲线 大社-大坑,全线均位
  • 罗斯贝波天气图上的对流层中上层呈波状形式的气压场或流场中,在北半球会有3~5个波,这种波即大气长波。由于其水平尺度与地球半径相当,也称行星波(planetary waves)。1939年,卡尔-古斯塔夫
  • 姑苏繁华图《姑苏繁华图》,又称《盛世滋生图》,是清代画家徐扬所绘反映苏州城繁华盛况的画作,绘制于公元1759年,目前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徐扬总共花费了24年时间才画成此图
  • 拉尼尔小罗伯特·杰里·拉尼尔(英语:Robert Jerry Lanier Jr.,1948年9月10日-),美国NBA联盟前职业篮球运动员。他在1970年的NBA选秀中第1轮第1顺位被底特律活塞选中。Pound sign (#) den
  • 杨森主义杨森主义(英语:Jansenism)是罗马天主教在十七世纪的运动,是由荷兰乌特列支神学家康涅留斯·杨森(1585-1638)创立,其理论强调原罪、人类的全然败坏、恩典的必要和预定论。1602年杨森
  • 让·饶勒斯让·饶勒斯(法语:Jean Léon Jaurès,全名Auguste Marie Joseph Jean Léon Jaurès,1859年9月3日-1914年7月31日),1859年9月3日生于法国塔恩省卡斯特尔,1914年7月31日在巴黎被拉乌
  • 埃及第二十六王朝第 八第 十埃及第二十六王朝,或称塞易斯王朝,是最后一个埃及本土王朝。亚述人入侵埃及之后,把埃及交给了普萨美提克一世统治,在亚述发生战乱时,他于是就把他对亚述的关系消除,雇佣
  • 黄柳霜黄柳霜(英文名:Anna May Wong,1905年1月3日-1961年2月2日),第一位美籍华人好莱坞影星,同时也是第一个获得国际声誉的亚裔美籍女演员。她的职业生涯漫长且丰富,演艺事业跨越了默片、
  • 朱志远朱志远(1959年-),江苏盱眙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海地区代表。毕业于联邦德国慕尼黑大学理论核物理专业,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起担任全国人大代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