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闽语

✍ dations ◷ 2025-04-04 05:34:43 #原始闽语
原始闽语(Proto-Min language)是部分现代语言学家透过比照法而提出的现代闽语支各语言的祖语。闽语支各语言拥有不少在中古汉语乃至现代其他汉语族语言中都没有的特征,这为语言学家重构上古汉语提供了不少珍贵的数据。美国汉学家罗杰瑞致力于透过研究当代闽语支各语言的常用词汇表,重构了原始闽语的音韵系统,导入了塞音塞擦音的六套对立(而中古汉语只有三套,现代汉语只有两套)以及两套对立的次浊音。自 1973 年起,罗杰瑞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力图通过比照法从现代各种闽语发音重构原始闽语声母。因此他没有采用以往征集汉字发音的方法,而是重点关注日常词汇白读音并排除一些文语。与切韵为代表的中古汉语音系相比,这套构拟的原始闽语声母系统有以下几点不同::最具争议的是塞音和塞擦音的“软音”,因为在建阳等闽北方言里带有边音或擦音的动作,声调也不同,但是在沿海闽语中则与不送气塞音或塞擦音合并。其他学者认为这可能是从邻近的吴语、客语、赣语混合而来的结果,但这就无法解释对应关系的规律性。 而且,这些邻近方言很多词的形式与闽语不搭配,而一些词仅在闽语出现。自高本汉开创性的重构工作以来,在中古音的基础上用《诗经》韵部和谐声系列(形声字)来推测的,因此上古汉语的构拟也会采用与中古汉语同样的三种对立的方式。但是,这很难找到在中古汉语业已合并的其他对立,因为单看用韵无法知道声母的信息,用同样的声旁可能只是 调音部位相同,而发音方式却不一定一样。 还有几位学者尝试将原始闽语数据用在上古汉语构拟中。最为系统的是巴克斯特(Baxter)与沙加尔的构拟, 并加入了复辅音和次要音节.所有现代闽语的塞音、塞擦音都有送气和不送气的两套对立。在闽中,*s 和 *x 在高元音前合并成/ʃ/。罗杰瑞构拟的原始闽语的韵母里包括可能的组合如下表:闭元音 *i, *u, *y, *e 和 *ə 很短,后接强声母,而开元音*o, *a 和 *ɑ 更长,后接更弱的声母。原始闽语还有一个鼻音的成音节,即否定辞 *mC (与中古汉语的mjɨjH 未 同源).

相关

  • 菌异营菌异养(英语:Myco-heterotrophy)是植物与真菌的一种共生关系,此关系中植物不行光合作用,而是与真菌形成菌根后,透过寄生真菌取得全部或部分的有机养分。菌异养被认为是一种欺诈行
  • 缬氨酸缬氨酸(Valine)是二十种蛋白氨基酸中的其中一种。其英文名称Valine的命名是源自于缬草(Valerian),而中文名称也因此称为缬氨酸。从营养学的观点来看,缬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它
  • 肾盂输尿管移行部输尿管(拉丁语:Ureter)是位于腹膜外位的细长肌性管道,左右各一,约平第2腰椎上缘起自肾盂末端,终于膀胱。长约20~30厘米,平均管径0.5~1.0厘米,最窄处口径只有0.2~0.3厘米。输尿管的主要
  • 俄罗斯母亲俄罗斯母亲(俄语:Россия-Матушка)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常出现在政治性的宣传品或雕像上。在苏联时代较常使用“祖国母亲”的国家象征来表示由多元民族所构成的苏联
  • 餐刀餐刀(Table knife)是一种钝头的单面刀。是餐具的一种,用来切断已经料理好的食物餐点,包括肉类与蔬菜。
  • 普苏森尼斯一世普苏森尼斯一世是于公元前1047至前1001年统治塔尼斯的古埃及二十一王朝第三位法老。普苏森尼斯这个名字是希腊翻译,原文名字是帕斯普卡努或霍尔-帕塞巴克亨纽特,意为“出现在
  • 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土耳其语:Türkiye Büyük Millet Meclisi,简称TBMM;当地多以“Meclis”称呼,即“议会”之义)是土耳其最高立法机构,于1920年4月23日成立于安卡拉,其历史比土耳其
  • 国际义人纳粹集中营转移营比利时:布伦东克堡垒 · 梅赫伦转移营法国:居尔集中营 · 德朗西集中营意大利:波尔查诺转移营荷兰:阿默斯福特集中营 · 韦斯特博克转移营挪威:法斯塔德集中营部
  • 弁韩君主 · 首都 · 文学史 · 教育史电影史 · 韩医史陶瓷史 · 戏剧史韩国国宝 · 朝鲜国宝弁韩,亦称“弁辰”,朝鲜半岛南部古国名。与“马韩”、“辰韩”合称“三韩”
  • 制作公司下面列出的日本动画工作室介绍于过去和现在的组织类似的艺术家工作室,但主要致力于动画及动画电影的生产和销售。这些工作室可能是实际的生产设施或企业实体。这些企业会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