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闽语

✍ dations ◷ 2025-05-16 04:16:15 #原始闽语
原始闽语(Proto-Min language)是部分现代语言学家透过比照法而提出的现代闽语支各语言的祖语。闽语支各语言拥有不少在中古汉语乃至现代其他汉语族语言中都没有的特征,这为语言学家重构上古汉语提供了不少珍贵的数据。美国汉学家罗杰瑞致力于透过研究当代闽语支各语言的常用词汇表,重构了原始闽语的音韵系统,导入了塞音塞擦音的六套对立(而中古汉语只有三套,现代汉语只有两套)以及两套对立的次浊音。自 1973 年起,罗杰瑞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力图通过比照法从现代各种闽语发音重构原始闽语声母。因此他没有采用以往征集汉字发音的方法,而是重点关注日常词汇白读音并排除一些文语。与切韵为代表的中古汉语音系相比,这套构拟的原始闽语声母系统有以下几点不同::最具争议的是塞音和塞擦音的“软音”,因为在建阳等闽北方言里带有边音或擦音的动作,声调也不同,但是在沿海闽语中则与不送气塞音或塞擦音合并。其他学者认为这可能是从邻近的吴语、客语、赣语混合而来的结果,但这就无法解释对应关系的规律性。 而且,这些邻近方言很多词的形式与闽语不搭配,而一些词仅在闽语出现。自高本汉开创性的重构工作以来,在中古音的基础上用《诗经》韵部和谐声系列(形声字)来推测的,因此上古汉语的构拟也会采用与中古汉语同样的三种对立的方式。但是,这很难找到在中古汉语业已合并的其他对立,因为单看用韵无法知道声母的信息,用同样的声旁可能只是 调音部位相同,而发音方式却不一定一样。 还有几位学者尝试将原始闽语数据用在上古汉语构拟中。最为系统的是巴克斯特(Baxter)与沙加尔的构拟, 并加入了复辅音和次要音节.所有现代闽语的塞音、塞擦音都有送气和不送气的两套对立。在闽中,*s 和 *x 在高元音前合并成/ʃ/。罗杰瑞构拟的原始闽语的韵母里包括可能的组合如下表:闭元音 *i, *u, *y, *e 和 *ə 很短,后接强声母,而开元音*o, *a 和 *ɑ 更长,后接更弱的声母。原始闽语还有一个鼻音的成音节,即否定辞 *mC (与中古汉语的mjɨjH 未 同源).

相关

  • 阿尔伯特·沙宾阿尔伯特·布鲁斯·沙宾(英语:Albert Bruce Sabin,1906年8月26日-1993年3月3日,原姓Saperstein)犹太裔美国人、医学家、美国陆军退役中校,是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疫苗,又称“
  • 可否证性可证伪性(英语:Falsifiability),又称可反证性、可否证性,在科学和科学哲学中用来表示由经验得来的表述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并使用严格证伪法来判别一个理论是否科学,即“这些结论必须
  • 线粒体嵴1 线粒体外膜 2 膜间隙5 内层11 线粒体 DNA 12 基质颗粒 13 核糖体 14 ATP 合酶 15 孔蛋白线粒体嵴(英语:mitochondrial cristae)简称“嵴”,是线粒体内膜向线粒体基质折褶形成
  • 立方水母纲立方水母纲(学名:Cubozoa,Cubo:立体;zoa:动物),也叫箱型水母,腔肠动物中的一纲。大约有20种,海生。水螅体小,水母体大。会主动猎食鱼类,蟹类等动物。独居。其触手对于人体有剧毒。身体构
  • 巴尔的摩分类法巴尔的摩病毒分类系统(Baltimore classification)是一种由戴维·巴尔的摩建立的以基因组和病毒转录mRNA方式为区分的病毒分类系统。世界上的病毒千奇百怪,数量极多,生活周期又各
  • 椎管狭窄椎管狭窄是因为椎孔(英语:spinal canal)或椎间孔不正常狭窄而压迫到脊髓或神经根(英语:nerve roots)的一种状态。其症状包括上肢或下肢的疼痛、感觉异常(英语:paraesthesia)或无力,症
  • 环丁烷环丁烷(Cyclobutane),分子式C4H8,是四个碳的环烷烃。环丁烷的四个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C(1)C(2)C(4)平面和C(2)C(3)C(4)平面间的夹角约为35°,为环丁烷的折叠型构象(puckered conf
  • 永夜坑永夜坑是指太阳系的天体上阳光永远受到遮挡的点。永夜坑的海拔都相当低,并且都是在转轴倾角相当低的天体上。永夜坑可能是适合太空探索和太空移民的地点,在这些区域可能会有水
  • 平镇区平镇区(台湾客家语四县腔:pinˇ ziinˋ kiˊ;饶平腔:pin zhinˋ kiˇ)为桃园市的市辖区,人口约22.8万人,人口密度约4,772人/平方公里,北临中坜区,西邻杨梅区,东邻大溪区,东北连八德区,南
  • 清姓《百家姓》中无此姓清姓为汉姓之一。晋国有大夫食邑于清,至晋厉公大夫清沸魋,始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