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0月21日日食

✍ dations ◷ 2025-10-19 11:17:35 #1930年科学,1930年代日食,1930年10月

1930年10月21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发生于1930年10月21日(东半球为10月22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月球本影接触地表而使该区域完全得不到阳光,就会形成日全食,同时在本影两侧数千公里的半影范围内遮挡部分阳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经过了汤加、智利、阿根廷,日偏食则覆盖了大洋洲的大部分及周边部分地区。

太平洋西部、埃拉托环礁以南约340公里的洋面在10月22日日出时最先看到日全食,随后月球本影向东南移动,覆盖了隶属英国保护国汤加的纽阿福欧岛,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后在曼加亚岛(英语:Mangaia)西南约1000公里的洋面达到最大食分。此后本影继续向东南移动,逐渐转为向东,在日落前夕从南巴塔哥尼亚冰原(英语:Southern Patagonian Ice Field)登上南美洲,在10月21日日落时结束于阿根廷南端的圣克鲁斯省西部均智利边境不足15公里处。

此次全食带覆盖范围内绝大部分都是海洋。除部分岛屿外,本次全食带内的陆地仅有本影即将离开地表时在南美洲划过的约180公里。本影经过的陆地依次包括:

除了狭窄的全食带内能看见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盖范围内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大洋洲除澳大利亚西部和夏威夷群岛外的大部、智利中南部、阿根廷中南部、福克兰群岛东南部,及南极洲靠近太平洋的约一半。其中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的部分在10月21日看到日食,以西的部分在10月22日看到日食。

月球交替位于相对的月球交点时,以半个交点年(食年),即约177天又4小时间隔出现下列日食。

注:1928年6月17日的日偏食属于上一组交点年系列。1931年9月12日的日偏食属于下一组交点年系列。

沙罗周期长度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属于沙罗周期142,共包含72次日食,依次为1624年4月17日至1750年7月3日的8次日偏食、1768年7月14日的1次全环食(亦称混合食)、1786年7月25日至2543年10月29日的43次日全食、2561年11月8日至2904年6月5日的20次日偏食,总共历时1280.14年。其中最长的全食发生于2291年5月28日,共持续了6分34秒。

下表列举了1901年至2100年间发生的属于该周期的日食,是第17至27次:

相关

  • 绿非硫细菌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一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细菌,又称作绿非硫细菌,尽管还有一部分称作热微菌的细菌也属于绿非硫细菌。它们具有绿色的色素,包括作为反应中心的菌绿素a和
  • 斯特凡·马拉梅斯特凡·马拉梅(法语:Stéphane Mallarmé,1842年3月18日-1898年9月9日)原名艾提安·马拉梅(法语:Étienne Mallarmé),19世纪法国诗人,文学评论家。与阿蒂尔·兰波、保尔·魏尔伦同为
  • 直线直线,是一个点在平面或空间沿着一定方向和其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是不弯曲的线。直线是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在不同的几何学体系中有着不同的描述。在这里主要描述欧几里得空间中的
  • 陈玉蓉暴走妈妈,真实姓名陈玉蓉,湖北武汉人。其子叶海斌患有肝脏疾病,陈玉蓉因患有脂肪肝而不能将自己的肝脏移植给儿子。于是她在2009年2月18日—10月每天坚持在武汉市江岸区谌家矶
  • 汉寿县汉寿县位于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西滨,现为常德市辖县。全境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76.69万人,GDP总量(国内生产总值)为35.45亿元。农产品以水稻、棉花和油菜为主,经济类苗木
  • 指令集架构指令集架构(英语: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缩写为ISA),又称指令集或指令集体系,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与程序设计有关的部分,包含了基本数据类型,指令集,寄存器,寻址模式,存储体系,中
  • 席又写作蓆,是传统日常用品,在中国多以草或竹织成。古人喜欢将之铺在地上坐卧,也就是“席地而睡”、“席地而坐”等成语的来源。
  • 爱尔兰共和国 (1919–1922)爱尔兰共和国(英语:Irish Republic,爱尔兰语:Saorstát Éireann),字面意思为“爱尔兰的共和国”,是由1916年复活节起义中宣告,1919年由第一届爱尔兰国会成立的单方独立宣言的爱尔兰
  • 杯烯杯烯(Calicene)的分子式为C8H6,是富瓦烯类(fulvalenes)的一种。杯烯具有环丙烯环和环戊二烯环,根据休克尔分子轨道法的计算,杯烯应有很大的共振能,不过实验值不如理论值大。杯烯两环
  • 白公 (西汉)白公,西汉关中水利家。赵国中大夫。曾主持修建关中白渠。太始二年(前95年),郑国渠修成逾百年来长期失修,他奏请汉武帝在郑国渠以北再凿渠道,从谷口(今泾阳县王桥镇西北5公里处)修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