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克理

✍ dations ◷ 2025-10-24 12:34:21 #1761年出生,1834年逝世,英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英格兰加尔文主义者,英格兰浸礼宗教徒,印度基督教,殖民时期印度的英国人

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1761年8月17日-1834年6月9日),是一位英国宣教士和浸信会牧师,被誉为“近代宣教士之父”。他是英国浸信会差会的创办人之一。在印度塞兰坡(Serampore)宣教期间,他将圣经翻译成包括孟加拉语、印地语和梵语在内的多种语言。

1761年8月17日,威廉克理生于Paulerspury,这是位于英国北安普敦郡西南隅的一个小村落。威廉的父亲埃德蒙·克理原本是一个旧毛布的织工,他的祖母与父母亲是基督徒。克理的父亲在他六岁时被任为村中的教员,于是他们举家迁入了村中礼拜堂附近的教员住宅。

在他十二岁时他就选择的第一份工作,种地。 后来因为种田使得他的脸上、手上一直生红斑,痛的无法成眠,身体不堪负荷,所以克理放弃种田的工作。

克理因为身体的缘故放弃园艺工作,在经过一次家庭会议之后,他们决定克理应该学习当时英国正新兴的工业--制鞋业,于是在他十六岁那年,由他的父亲帮他寻找到邻村的一个鞋匠师傅学习,但两年后这个师傅突然去世,他改往Hackleton,名为 Clarke Nichols的师傅那里学习,他学会了修鞋,也学会了制鞋。

在他三十一岁之前,已经可以阅读希腊文、希伯来文,荷兰语、法语和英语等不同译本。他成为一个敬虔的基督徒,这是因为和他一起制鞋的同事John Warr的影响,他是一个敬虔的基督徒。并因着这位大他三岁的弟兄带领,他也加入“不奉国教者(Dissenters or Non-Conformists)”的祈祷会。 后来他离开有政府保护不会受到十架凌辱的安利甘宗教会。

后来他遇上当时著名的圣经 注释家Thomas Scott ,他影响了克理旳信心。

随后他受一个浸礼会 牧师的影响,克理加入了浸礼会,并在1783年10月5日,由Dr. Ryland为他施浸,他成为一个浸礼会的会友。克理在1786年8月1日,他25岁那年在Moulton 这个地方接受按牧,当时为他按牧的三位主礼人:Ryland,Sutcliff,Fuller,这三位牧师后来共同支持克理的传教 事业。

一七九一年,克理完成他的第一本书《基督徒当竭尽所能引领异教人民归正》(Enquiry into the Obligation of Christians to Use Means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Heathen)。内容分三大类:(一)世界各国宗教概况,(二)异教徒 得救之道与基督徒之义务,(三)前人引领异教徒归成功归主事例,与未来可行的方法。原稿计长87页,花了八年的时间,这本小书在第二年出版,被赞誉为‘现代传教事业的宪章’。

牧师联谊会于1792年10月2日接受了克理的建议,终于通过以下的议案,特命差会为--浸礼会异域传播福音差会(Baptist Society for Propagating the Gospel Among the Heathen)。”,近代第一个传教士差会就这样成立了。克理是第一位被差派出去的宣教士,他在印度所写的书信,使许多宣教事业的出现,例如1795年成立的伦敦会(London Missionery Society),就是一个超宗派联合主办的宣教事业,是回应克理的鼓励而建立的。

他后来结识了孟加拉(Bengal)的宣教士John Thomas,他是一位前东印度公司的外科医生,后来在印度成为基督徒,两人结伴前往印度

由于克理的妻子拒绝他独自前往印度,最后举家出航。 当时整个印度是东印度公司控制着,而当时的政策是他们并不欢迎任何的宣教士进入印度,因此有很多被驱离出境、遣返回国的。这时的印度是被不符合基督宗教教义的宗教仪式控制几乎全数人口,并且百姓受教育的机会也是一种奢侈。

1793年7月13日。克理全家并托马斯和他的妻子,一起出航。他们在这五个月的漫长航行中,每个星期就在船上传福音、守主日。克理也在这五个月里学会了孟加拉语,协助托马斯翻译孟加拉圣经的工作。这趟航程终于在同年11月11日完结,停靠在加尔各答。

克理他们离开了加尔各答,往南离首都五十哩的地方步行而去。托马斯用当地话讲道,克理在旁边静听,学习当地话,当时托马斯和克理身上只有一点点的钱,两个月之后,他们已经是身无分文了。

后来托马斯选择回到加尔各答继续行医,而克理举家迁往更内陆的乡下,时有猛虎、毒蛇出没的沼泽地。只因为这地三年无须付租。克理将辟地砍下的木材拿去卖,家中的几个男孩全都一起帮父亲的忙,用竹子建筑了一个家,他们也辟了一个园地种植靛青树,制作靛青原料,后来在一个病疫重生的雨季,他因为过度疲劳病倒了,的那已经学会孟加拉语的儿子彼得,一病不起,这是第一个死亡的孩子。他的妻子Dorothy因为打击,心理受影响,于1807年去世。

后来英国的同工对克理自给自足的宣教策略不能认同,英国的同工并不愿意支持克理的靛青园计划。不能理解的英国同工们以为克理是为了赚钱而搁置了传福音的正业。而克理知道除非他可以自足,否则随时他都可能会被“召”回国去。在这极度的困苦中,他把见到的异象—翻译印度文、孟加拉文圣经、将福音传到印度各地。他一边研读语言,翻译圣经,也不断的讲道。他在到了印度的第五年后,在1797年在印度建立了第一间教会。

1799年的一场豪雨,令克理再次迁移到新据点—塞兰坡(Serampore),这个被丹麦政府保护的城市,不仅人口稠密、治安良好,也空气宜人。他从没有离开这个城市,随后有更多的基督徒加入,马士曼(Joshua Marshman,1768-1837),和华德(William Ward, 1769-1823)等到印度与克理同工。因为英国政府并不支持他们,他们就请求克理让他们加入他的事工,克理也得到一批基督徒、丹麦政府的支持。

Krishina pala是第一个克理所改变的基督徒,这个印度人付上了极大的代价,他的信主在印度人中引起极大的骚动,示威的群众甚至将他的大女儿幽禁,但他仍然如期受浸,不久他的太太、妹妹和他的朋友的全家,都成为基督徒。Krishina 日后也成为克理的助手。从1793年到1800年共七年的时间,才有的第一个印度教徒。后来才渐渐多了起来,所以克理不仅自己传福音,更鼓励印度信徒作宣教士。

1801年3月5日,第一本装订成册的孟加拉文的新约圣经终于付梓,这是历史以来的第一册孟加拉文圣经,是克理用了七年半的成果,有传闻说克理是圣经译成全世界各种不同语文的鼻祖。同年4月8日,政府询问克理是否可以到威廉堡学院当教授,克理接受了这项工作。

克理和这三位塞兰坡(Serampore)教会的领袖从合作后至克理去世都未曾分开。马士曼出身织布工人,也是语文学者,后来成为更正教第一本中文圣经的翻译者(1822年出版)。因为英浸宣会支持的经费有限,马士曼夫妇就自立的创立了三所学校,其中二所教导欧洲人子弟,另一所为印度儿童。克理则在威廉堡大学(Fort William College)教授东方语文,继续三十年;以所得薪资,加上Marshman收的学费,后来发展了二十六个教会,一百二十六所学校,学生达一万余名。Ward学过印刷及新闻,后奉献勤修神学,参与宣道事工;是杰出的印刷者。三人同心合意,配搭洽当,是最理想的团队,称为"塞兰坡三子”(Serampore Trio),他们共同组成了独立宣道会,并设有印刷厂,印发圣经及书籍。英国政治家,国会议员兼人权运动者卫博福(William Wilberforce)被称之为"英国的殊荣”。

1806年克理当选为亚洲学会的会员,同年也晋升为正式教授,他陆续编辑孟加拉文字典、马刺塔文(Marathi)字典和梵文(Sanskirt)字典。克理和他的同工们,也写了许多的小说、寓言和法律的创作,并且将印度民间传说的历史轶事写成专书,由Ward的印刷所承印《印度历史文学与宗教鸟瞰》,成为研究印度问题唯一的权威有五十年之久。

克理把圣经译为孟加拉文(Bengali),印地语(Hindi),梵文,阿萨姆文(Assamese),及Oriya, Marthi语文。并将部分圣经译成其他二十九种语文及方言,又继续编订不同语文的文法及字典达六种之多。在另加上与Marshman合译的,使印度共有四十四种圣经译本。他们也把印度文学中的史诗,和中国古典文学,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为了促进文化和社会福利,他首创印度的医药宣教事工,储蓄银行,并神学院,女童学校,和孟加拉文报纸。他也建立了印度第一所现代印刷所,造纸厂,和蒸气火车。他也翻译西方的农业及园艺书籍介绍到印度,并推广农业改良试验;于 1820年,成立了印度农艺学会。

在克理任教九个月后(1802年)就开始调查印度民间的传统被西方视为残忍的习俗,就是把寡妇用火烧死,给亡夫殉葬,以表现寡妇对丈夫的贞忠,称为"苏替”(Suttee, 梵文作Sati);克理认为是极不人道。他得到了印度"大圣人”泰戈尔(Maharidhi Debendranath Tagore,诺贝尔文学奖诗人泰戈尔的父亲)的支持,经过他近三十年的努力终在1829年,正式禁除了这个被西方社会视为残忍的举动。

他在印度的长期居留期间,并无一次回英国休假。在他晚年,有时病的不能下床,他就在床上工作,他仍继续圣经翻译的校正工作。克理在世的最后的日子,有许多朋友和世界各地的名人都来探访他。

1834年6月9日,威廉克理死亡,克理在他的遗嘱里说“我吩咐,在未办任何后事之前,先把我的债务全部清偿,葬礼要简单节省,请把我安葬在我第二个妻子旁边,在我为他树立的墓碑上空白处,勿加任何藻饰的刻上以下的句子:我是一个愚拙、可怜、毫无力量的蠕虫,我睡在主怀中。”

克理博士是现代整个基督教世界中一个伟大的人物,他不仅影响了印度,也带动近代宣教的开始。

相关

  • 电视剧电视科幻作品是指将具科学幻想的内容以电视节目呈现,其最早上映源自于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电视科幻作品主要透过特殊效果等制作技术,让创作者的发想不必被现实社会拘束,而得以重
  • 黑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〇三个(十二划的则为第三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黑部归于十二划部首。黑部只以左方、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照片相片,亦称照片,是从摄影得出来的影像,始源于1826年。 通常由感光纸张收集光子而产生出来,相片成相的原理是透过光的化学作用在感光的底片、纸张、玻璃或金属等辐射敏感材料上产
  • 爱德华一世爱德华一世(英文:Edward I,1239年6月17日-1307年7月7日),英格兰国王,俗称“长腿(Longshanks)”“长腿爱德华”、又称“苏格兰人之锤(Hammer of the Scots)”,因征服威尔士和几乎征服苏格
  • 场地自行车场地自行车(英语:Track bike)用于在室内或室外脚踏车场馆(Velodrome)的椭圆形赛道上使用。这种脚踏车结构非常简单:单速,没有车闸(刹车),没有可逆转的飞轮。需要减速时须反向踩踏板。
  • 布伦特兰委员会报告布伦特兰委员会(英语:Brundtland Commission)是由联合国在1983年正式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其主席是可持续发展及
  • 腕足类见内文腕足动物门(学名:Brachiopoda)是动物界的一个门,属于底栖、有一对硬壳的触手冠海产动物。但与双壳类动物不同的是:其壳是上、下开合,而不是左、右开合。铰位在后背部,而前方
  • 金门金门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泉州市下辖县,由于第二次国共内战以来的海峡两岸分治格局,该规划于法定设置阶段而未实施正式管辖。金门县地原属思明县。1914年7月,析思明县设立
  • 车牌车牌可以指:
  • 特奥多尔·埃舍里希特奥多尔·埃舍里希(Theodor Escherich 1857年11月29日-1911年2月15日)德国奥地利儿科医生、格拉茨大学和维也纳大学教授。他发现了大肠杆菌并确定了其特性。1885年埃舍里希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