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dations ◷ 2025-10-24 21:20:41 #登陆
婆罗洲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在西南太平洋战区最后一场主要军事行动,在一系列由5月1日至7月21日期间的两栖登陆行动中,由莱斯里·莫希德(英语:Leslie Morshead)陆军中将(英语:Lieutenant general (Australia))指挥的澳大利亚第1军(英语:I Corps (Australia))攻击占领该岛的日本军队,盟国的海空军力量,主要是由托马斯·金凯德指挥的美国海军第7舰队、澳大利亚第1战术航空队(英语:Australian First Tactical Air Force)及美国陆军航空军第13航空队亦在此战役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战役中,他们受到了由镰田道章(日语:鎌田道章)海军中将指挥、位于婆罗洲东南部的日本陆军和日本海军,以及由马场正郎(日语:馬場正郎)陆军中将指挥、位于西北部的日本第37军的抵抗。虽然该战役当时在澳洲受到批评及在以后时间被认为是没有意义或浪费士兵的生命,它仍然达到一系列目的如增强对占领荷属东印度大部分地区的日军的孤立、攻占主要石油供应地区释放盟军战俘,当时这些战俘的处境已十分恶劣(参见山打根死亡行军(英语:Sandakan Death Marches)及峇都令当集中营(英语:Batu Lintang camp))。盟军在婆罗洲一系列行动计划代号为双簧管及是属于蒙特克莱尔行动的第2阶段,该行动的目的是消灭当地的日军及收复荷属东印度、菲律宾南部及英属婆罗洲北部,蒙特克莱尔行动的第1阶段,代号为胜利,目的是在菲律宾的彭内岛、宿务岛及内格罗岛登陆及已在1945年中完成。原本双簧管行动分为6个阶段:双簧管1号行动是攻打打拉根;双簧管2号行动是攻打巴厘巴板;双簧管3号行动是攻打马辰;双簧管4号行动是攻打泗水或巴达维亚(雅加达);双簧管5号行动是攻打荷属东印度东部;及双簧管6号行动是进攻英属婆罗洲(沙巴),最后只有进攻打拉根、巴厘巴板及英属婆罗洲—纳闽及文莱被实施,整个战役由1945年5月1日实施的双簧管1号行动(英语:Battle of Tarakan (1945))拉开序幕,于打拉根的东北部海岸实施登陆,之后在1945年6月10日实施双簧管6号行动(英语:Battle of Labuan): 在婆罗洲北部的纳闽及艾文莱海洋实施登陆,1个星期后澳军根据双簧管6号行动的计划进攻在北婆罗洲的日军(英语:Battle of North Borneo),之后盟军主力转移至东面中部海岸,于1945年7月1日实施双簧管2号行动(英语:Battle of Balikpapan),在巴厘巴板实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后一次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这些行动最终亦是澳军队对日军的最后一系列行动。婆罗洲日据时期

相关

  • 核衣壳衣壳是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又称为壳体。衣壳是由病毒衣壳蛋白亚基所形成的寡聚体。衣壳的作用是用于包裹病毒的遗传物质(核酸)。衣壳的类型大致是按它们的形态来分类的。不同的病
  • 退化退化(英语:degeneration)是1857年,法国医生Bénédict Morel(英语:Bénédict Morel)创造了一种新的医学综合病症。Morel认为如果父母沉溺于酒精、烟草或鸦片等物品,就会永久的破坏
  • 喃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线粒体DNA线粒体DNA(英语:mitochondrial DNA,缩写作mtDNA)指一些位于线粒体内的DNA,与一般位于细胞核内的DNA有不同的演化起源,可能是源自早期细菌。虽然现存生物体中绝大多数作用于线粒体
  • 皮肤呼吸皮肤呼吸 ,或皮肤气体交换 ,是一种呼吸的形式,其气体交换并不在鳃或肺进行,而是发生在生物的皮肤或外珠被。皮肤呼吸可以是唯一的气体交换方式,也可以伴随其他形式 ,如换气 。皮肤
  • 糖解作用糖酵解(英语:glycolysis,又称糖解)是把葡萄糖(C6H12O6)转化成丙酮酸(CH3COCOO− + H+)的代谢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所释放的自由能被用于形成高能量化合物ATP和NADH。糖酵解作用是所有
  • 艾德嘉·德加埃德加·伊莱尔·日耳曼·德加(法语:Edgar Hilaire Germain de Gas,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
  • 发抖颤抖或震颤(英语:Tremor)是身体部位因不自主肌肉收缩而造成的震动。最常发生在手部;通常是心脉所致,是正常生理现象。不过震颤严重者可能患有疾病。
  • 热带地区热带,(英语:Tropics)的广义是指地球上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度26分)之间的地区的总称,但在气候方面一般会进一步区分出赤道热带和亚热带,无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时从气候上定义,指
  • 多智能体系统一个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缩写M.A.S.),是由一个在一个环境中交互的多个智能体组成的计算系统。多智能体系统也能被用在解决分离的智能体以及单层系统难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