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赫尔穆特·施密特
✍ dations ◷ 2025-07-11 15:59:50 #赫尔穆特·施密特
赫尔穆特·海因里希·瓦尔德马·施密特(德语:Helmut Heinrich Waldemar Schmidt,1918年12月23日-2015年11月10日),德国社会民主党政治家,前西德社会民主党(SPD)主席(1967年—1969年)、前西德国防部长(1967年—1972年)、财经部长(1972年)、经济部长(1972年—1974年)、前西德总理(1974年—1982年)、外长(1982年9月17日-1982年10月1日)。在任期间的经济政策奉行凯恩斯主义。生于汉堡,为家中长子,父母亲是一对教师。 1937年毕业于汉堡Lichtwark中学。中学毕业后拒绝参军,但于1939年被迫入伍,在布莱梅空军基地驻扎。从1941年到1942年上东线前线。后来直到1944年供职于帝国航天部轻高射炮培训部。作为帝国航天部的职员(中尉军衔),施密特须记录在人民法庭审判7月20日密谋案成员的公审。施密特因对审判深恶痛绝,他向将军请辞记录任务,被批准。从1944年12月到1945年二战结束,施密特上尉在西线作战。1945年4月在Lüneburger Heide被俘,于1945年8月31日从战俘营被释放。战俘营出来后,施密特入汉堡大学学习国民经济学,并于1949年获得硕士学位。到1953年供职于卡尔·席勒领导的汉堡经济交通局,并于1952年到1953年任交通局长。1958年获得新成立的联邦军上尉预备役军衔。施密特自1983年作为周报Die Zeit的联合发行人。大西洋桥梁联合会(Atlantik-Brücke e.V.成员,德英联合会( Deutsch-Britischen Gesellschaft)名誉主席。由他本人参与发起的德国国家基金会(Deutschen Nationalstiftung)名誉主席。前国家领导人俱乐部(InterAction Council)名誉主席。他的私人档案被保存在社会民主档案馆中。他是Allgemeinen Erklärung der Menschenpflichten的第一签名人。施密特的父亲是一名信仰犹太教的德国商人之私生子。据说施密特父亲曾经隐瞒真相,伪造了出生证明,以使他得到了雅利安血统证明。1935年的法律规定,不允许有任何犹太血统的士兵晋升军官。而施密特当时是中尉军衔。后来有记者由施密特的朋友、前法国总统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口中得知此事,施密特迫于压力于1984年将事实公开。在他的童年回忆录中,此事对他后来对纳粹的厌恶有一定的影响。施密特于1942年6月27日与Hannelore Glaser("Loki")结婚。他们育有两个孩子,儿子Helmut Walter (* 26. Juni 1944) 不到一岁患脑膜炎去世。女儿Susanne生于1947年,现供职于伦敦的Bloomberg TV 经济台。施密特很长时间一直住在汉堡Langenhorn。他和妻子在Brahmsee湖还有一处房子。施密特于1946年3月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据他自己在德国电视一台的访谈节目Beckmann(2006年9月25日)讲述,他在1945年从战俘营出来后就已经加入。但文件记载他是1946年入党。当时他在德国社会青年联合会做事,并于1947-1948年间出任西区主席。从1968到1984年,施密特担任德国社会民主党副主席。在党内他是多数制的倡导者。与另外两个社民党总理维利·勃兰特和格哈特·施罗德不同,施密特从来不曾担任党主席,他在任总理期间,勃兰特依旧是党主席。施密特是土耳其加入欧盟的重要反对者,并经常在时代周报上撰文为这一主张辩护。对于德国拆除所有核电站的主张,施密特持反对态度。尽管这一决议已经在后来的施罗德政府得到通过。从1953到1962年,1965到1987年,施密特任联邦议会议员,代表Hamburg-Bergedorf选区。在他1965年再次担任议员后,他被选为议会社民党代表副主席。从1966到1969年,在联邦德国第一次联合组阁政府期间,施密特担任议会社民党代表正主席。在任期间,施密特度过了他政治生涯最愉快的时光。1967年到1969年,他同时领导社民党代表外交工作组。1958年到1961年他同时还是欧洲议会的成员。自1961年到1965年施密特任于汉堡市内政参议员。在这期间,因在1962年二月北海爆发洪水,施密特果断而务实地派遣军队进行抢险救灾(在当时,军队干预内政是违反宪法的),从而赢得了很高的口碑和声誉。1969年10月出任维利·勃兰特政府国防部长。在他在任期间,服兵役时间从18个月缩短到15个月,并在汉堡和慕尼黑建立国防大学。51972年7月7日,他接任由卡尔·席勒辞去的财政经济部长。1972年议会选举后领导财政部。1974年维利·勃兰特被迫辞去总理职务后,施密特于1974年5月6日在德国联邦议院以267票当选联邦政府总理。在任期间最大的挑战是石油危机。在他的领导下,德国比其他多数工业国家更平稳地度过了这一危机。另外对于当时德国之秋的红军恐怖主义浪潮,他给以十分严厉的打击。1977年他首先指出苏联SS-20中程导弹而导致相互保证毁灭的危险性,他的立场也成为促成北约Doppelbeschluss决议的导火索。这个决定在民间和党内引起很大争议。1982年晚夏,由于经济和社会政治观点的分歧,社民党和自民党联盟关系破裂。9月17日所有的自民党部长集体辞职。施密特因此临时担任外交部长一职。1982年10月1日,由基民盟、基社盟及自民党大多数代表发起建设性不信任动议罢免施密特,并选举科尔接替总理一职,科尔随着提前大选,并在之后的选举中胜出。之后基民盟、基社盟及自民党结盟为中间偏右联盟,社民党则转移跟后来崛起的德国绿党结盟为中间偏左联盟。施密特在当政期间,因其出色的口才,被政敌称为“大嘴施密特”;他的经济学才华也得到广泛的认可。施密特和前法国总统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前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是好友。1975年,施密特与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共同发起经济峰会(即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前身);第一届峰会在Ramboillet城堡举行,聚集了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的政府首脑。施密特支持核能建设,并始终坚持这一观点。作为政府总理,在施密特的努力下,人们在当时波恩的总理办公大楼前立起Henry Moore创作的名为Large Two Forms“的雕像,这座雕像在当时被看作东德和西德骨肉相连的象征。施密特对艺术的爱好还表现在总理办公楼里面到处可见装点的艺术品。更有甚者他让人把他办公室门上“总理”的牌子换成“Nolde的房间”。1986年他曾经指定莱比锡画家Bernhard Heisig作为御用摄影师。这个大胆的决定在当时曾引起轰动。但这更显示出施密特独树一帜的艺术品位。施密特至今还作画。他在汉堡的两处房子里摆满了各种画家的作品。另外施密特同音乐也有很深的渊源:在他担任国防部长期间,组建了Big Band。他自己会弹管风琴和钢琴,是巴赫的忠实拥趸。现在随着听力的下降,他已经不能如同以前那样享受音乐。施密特自己灌制过多张唱片,从中人们可以听到他对古典音乐的诠释。比如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Konzert für drei Klaviere)和Orchester KV 242,以及巴赫的钢琴协奏曲和Streicher A-Moll BWV 1065。由施密特和钢琴家Christoph Eschenbach, Justus Frantz以及(巴赫) Gerhard Oppitz。从1983年起是家乡汉堡市的荣誉市民,1989柏林荣誉市民,1995不来梅港荣誉市民,1998Schleswig-Holstein州的荣誉市民。1978年因有效应对前西德红军恐怖组织RAF的恐怖事件,被授予Theodor-Heuss奖。在担任总理期间及卸任后,先后被授予23个荣誉博士。1980年因其在和平与人权方面的杰出贡献被授予Goldman奖章。由于他的家乡汉堡的历史背景,施密特多次拒领联邦十字勋章。1983年在鲁汶被授予天主教鲁汶大学荣誉博士。同时施密特又成为Katholiek Vlaams Hoogstudenten Verbond 的荣誉成员。他的著作Menschen und Mächte于1990年被授予Friedrich-Schiedel-Literaturpreis奖。“施密特新闻奖”是ING-DiBa银行自1996年设立的旨在奖励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工作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个人。施密特是此奖的赞助人。2003年12月汉堡国防大学被重新命名施密特大学,施密特同时被授予荣誉博士,以此表彰他在1970年代初对军官的科学再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2005年10月1日施密特荣获 Initiative VIVA 50plus 的“Prix des Générations”奖。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他在努力促进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和平共处,以及相互理解作出了杰出贡献。2006年1月24日由于对德法关系的杰出贡献与法国前总统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被共同授予阿登那戴高乐奖(Adenauer-de Gaulle-Preis)。2006年7月19日马堡大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系决定授予施密特荣誉博士头衔,“哲学学科的责任为启示人类,而施密特就是政治家里的哲学家”。这个决定在学校内引起很大争议。Frank Deppe担心这个决定会“明显地把哲学系同它的历史拉开距离”, “他们想向外界显示,马堡没有马克思主义”。1974年5月16日-1976年12月5日任免1976年12月5日 - 1980年11月5日任免1980年11月5日 - 1982年10月1日任免魏玛共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美国尼加拉瓜阿根廷意大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朝鲜蒙古人民共和国北越马来西亚孟加拉国澳大利亚北也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上沃尔特
/达荷美
/刚果民主共和国
/罗德西亚
/
相关
- 氧化态氧化态(英文:Oxidation State)表示一个化合物中某个原子的氧化程度。形式氧化态是通过假设所有异核化学键都为100%离子键而算出来的。氧化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可以为正数、负数
- 曼德语族曼德语族(Mande languages,又译曼迪语族)是曼德人所讲的语言的分类,是与尼日尔-刚果语系比较疏离的一个支系,包含十多种语言,流行于西非各国,包括有:冈比亚、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
- 福乐智慧《福乐智慧》(维吾尔文:.mw-parser-output .font-uig{font-family:"UKIJ Tuz","UKIJ Nasq","UKIJ Basma","UKIJ_Mac Basma","UKIJ Zilwa","UKIJ Esliye","UKIJ Tuz Basma","UK
- 渣酿白兰地渣酿白兰地(意大利语:Grappa),是一种以葡萄为原料的蒸馏酒,源自于意大利北部,酒精含量介乎35%-60%。此种酒源自于公元八世纪,当时参与十字军东征之士兵,从波斯和地中海东部带来了蒸
- 华夏华夏,最初是指史前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分布的若干部落或政治共同体所组成华夏人群,被后世视为汉文化及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据《史记·五帝本纪》载,五帝中的首位是黄帝,后来的人
- 齿龈颤音齿龈颤音是辅音的一种类型, 在很多语言中使用,如俄语、藏语、西班牙语、亚美尼亚语和波兰语、意大利语、瑞典语、德语、阿拉伯语、挪威语、冰岛语、芬兰语、马来语、蒙古语、
- 普雷格尔弗里茨·普雷格尔(Fritz Pregl,1869年9月3日-1930年12月13日),生于卢布尔雅那,逝世于奥地利格拉茨,斯洛文尼亚裔奥地利化学家,192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尔 |
- 字典纸字典纸,也称圣经纸(英语:Bible Paper),是一种薄而略透明的纸张,多用于印刷圣经、字典、百科全书等页数很多的书籍。这种纸通常含有棉或亚麻成分以增加其强度。
- 视器视器(visual organ)是人体的一种感觉器,属于外感受器。视器由眼球和副眼器共同构成。
- 信息战信息战是指使用和管理信息来保证与对手的比较优势。包括收集情报,验证,向对手散布宣传和假情报等等。指现代战争在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武器(英语:information weapo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