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皮病

✍ dations ◷ 2025-07-18 03:30:31 #象皮病
象皮病(又称淋巴丝虫病,拉丁语:elephantiasis, lymphatic filariasis),是由丝虫总科(英语:Filarioidea)的寄生虫引起的疾病。许多罹患此病的病患并无症状,然而有些个案却出现手臂、脚或是生殖器的严重水肿,同时患部皮肤变厚并伴随着疼痛,这些身体的改变进而造成病患社会及经济上的问题。丝虫是借由受感染的蚊子叮咬而传播,通常感染是从孩童时期开始。主要有三种丝虫会导致淋巴丝虫病:班氏丝虫(英语:Wuchereria bancrofti)、马来丝虫(英语:Brugia malayi)和帝汶丝虫(英语:Brugia timori),其中以班氏丝虫最常见。这些病原体会破坏淋巴系统。淋巴丝虫病需借由显微镜下检视血液检体来确诊,血液检体须于夜间收集,制成厚血液抹片并进行吉姆沙氏染色;除此之外,也可以透过检查血液中相应的抗体来确认。预防淋巴丝虫病要针对出现患病者的族群全体进行治疗,以求完全治愈该疾病的影响。方式是对该区域的所有人进行每年一次的投药,且必须花费4至6年的时间。治疗所使用的药物,包含了阿苯达唑配合伊维菌素,或是阿苯达唑配合乙胺嗪(英语:Diethylcarbamazine)。这些药物无法杀死成虫,但是能防止疾病进一步蔓延,直到丝虫自我死亡。其他建议的预防方式还有避免蚊虫叮咬,包括减少蚊虫的数目,以及使用蚊帐等。世界上有超过1.2亿人感染到淋巴丝虫病,且在73个国家中有14亿人有被感染的风险,其中以非洲和亚洲最常见。淋巴丝虫病造成每年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相关

  •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
  • 耳部疾病ICD-10 第八章:耳和乳突疾病,为世界卫生组织创建的ICD-10中涉及耳与乳突的疾病分类。外耳疾病(H60-H62)中耳和乳突疾病(H65-H75)内耳疾病(H80-H83)耳的其他疾患(H90-H95)
  • 化学疗法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化学疗法(英语:Chemotherapy),简称化疗(Che
  • 肾脏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肾脏科是内科学的一个分枝,主要处理的
  • 苯佐卡因苯佐卡因(Benzocaine),又称“阿奈斯台辛”(Anaesthesine),学名对氨基苯甲酸乙酯。无色或白色斜方结晶粉末。无臭,味微苦,后有麻醉感。遇光逐渐变色。难溶于水,微溶于脂肪油,溶于稀酸、
  • 非类固醇抗炎症剂非甾体消炎药(英语: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縮寫作NSAID),也译作非类固醇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效果的药物,在施用较高剂量时也具有消炎作用。“非甾体”一词用
  • 氯莫环素氯莫环素是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的一种能与tRNA结合,从而达到抑菌的效果的抗生素,又称为“氯摩环素”“氯摩四环素”“羟甲金霉素”或“羟甲氯四环素”。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
  • 石化石化是指有机物通过置换或有机物孔隙充填矿物而转化为石头的过程。石化通过两种相似方式的结合——矿质充填作用和置换而发生。硅化木是最常见的石化现象,但是所有有机质,从细
  • 头孢维星头孢维星(久安)(Cefovecin,INN)是第三代的头孢类抗菌药,用于治疗猫狗的皮肤感染。头孢维星(久安)由硕腾公司(原辉瑞公司)上市,临床上使用钠盐。商品名为康卫宁(台湾为久安)(Conven
  • 次级代谢物次级代谢产物(英语:Secondary metabolites,又称为次生代谢物、二代谢物)是不直接涉及到生命正常生长、发育或繁殖的有机化合物。不像初级代谢产物,缺少次级代谢产物不会导致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