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

✍ dations ◷ 2025-07-19 06:28:58 #1672年出生,1725年逝世,彼得大帝,开国君主,俄罗斯帝国皇帝,莫斯科人,国旗设计者,欧洲纸币上的人物,城市建立者,在荷兰的俄罗斯人,在英国的俄罗斯人,死于

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俄语: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Рома́нов,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为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1682年—1725年),及俄罗斯皇帝(1721年—1725年)。在位期间力行改革,使俄罗斯现代化,定都圣彼得堡,人称彼得大帝(Пётр Вели́кий)。

彼得一世,乃沙皇阿列克谢和娜塔莉·基里尔洛夫娜·纳雷什金娜的长子、阿列克谢的儿子中排名第六。

1682年,彼得的异母兄费奥多尔三世逝世,身后无嗣。彼得的另一名异母兄伊凡五世虽然有更优先的继承权,然而伊凡有严重的身体和精神上的问题,故此波雅尔杜马乃选举时年十岁的彼得为沙皇。同年四月,他的异母姐姐索菲亚·阿列克谢耶夫娜煽动射手卫队暴动,舅舅纳雷什金当着他的面被暴动士兵杀死。

此次暴乱后,伊凡和彼得成为共同沙皇,以伊凡为长;索非亚担任摄政,实际上手掌大权。在朝会时,彼得和伊凡共同坐在王座前部,由彼得与臣民谈话;索非亚则隐于王座背后的座位。王座在彼得一侧的后面有个开口,透过这个开口,索非亚会指导彼得如何应对朝政。

1689年,因为战事失利,彼得开始图谋推翻索菲亚的统治。索非亚乃再次鼓动射手卫队抗命,但彼得在半夜逃往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并在他处召集支持者。索菲亚最终被推翻并软禁于一所修道院中。

1694年,彼得的母亲娜塔莉病死,他才真正掌握了实权。1695年,彼得为了谋求在黑海的出海口而向克里米亚汗国开战。

1696年,共治沙皇伊凡病死,彼得最终成为唯一的沙皇。

1697年,为了对抗克里米亚汗国的宗主国奥斯曼帝国,他隐姓埋名游历西欧各地,并同时派出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寻求西方各国的支持,史称大出使。但其时欧洲各大国的注意力正全集中在西班牙王位继承的争执中,法国与奥斯曼结盟,而奥地利则为了维持自己的战争而不愿意破坏与奥斯曼的和平。虽然没能结成反奥斯曼同盟,但他在荷兰却花费大量时间学习造船,并目睹了欧洲各国文艺复兴的盛况,由此定下了日后俄罗斯改革的基石。

1698年夏天,因国内近卫军谋叛,企图拥立他的异母姐姐索非亚为沙皇,彼得中断游历匆匆回国,不过叛乱在他返抵之前已经被平息了,而索非亚被迫出家。彼得严厉处罚了参加禁军叛乱的人,谋叛者被问吊,尸体被公开展示,禁军本身则被解散。

彼得一世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他最重要的动作是改革军制(俄罗斯以前使用的是蒙古金帐汗国军制),建立正规的陆海军。首先征召年满十五岁的青年组成名为“达特勤”的志愿军。先受训,后终身服役。直至1874年才改变。另一方面则不断地制造与购买武器。彼得一世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在财政和行政改革中一面立足于农奴制,允许企业主买进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做工,一面尽量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刷新文化。

1708年,实施地方机构改革,在全国各地设置辖省。

1711年,设立元老院,改革货币制度。建圣彼得堡,并于1712年迁都至此。

1718年,设立参议会。

1721年取消牧首一职,代之以神圣宗教会议。

经过彼得大帝改革,到1721年与瑞典和谈时,俄罗斯已经成为面貌一新的欧洲强国。

对外方面,1700-1721年发动大北方战争,战胜瑞典,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1722-1723年对波斯战争后,取得里海沿岸一带。并两次对土耳其战争,但未占领黑海港口。为了推行扩张政策,彼得一世不断增税募兵,导致国内矛盾尖锐化,激起阿斯特拉罕起义、巴什基里亚人起义和布拉文起义。

首任妻子柳多西亚·卢普金娜(英语:Eudoxia_Lopukhina),生有一子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英语:Alexei_Petrovich,_Tsarevich_of_Russia),续妻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生有12个子女,除安娜(嫁给德国霍尔斯坦-戈托普公爵卡尔·弗里德里希(英语:Karl_Friedrich_of_Holstein-Gottorp),彼得三世的母亲)和伊丽莎白两人之外均未活到成年。

在大北方战争期间(1700年-1721年),也就是彼得在位数年后,俄罗斯帝国开始寻求同盟以对抗瑞典,来争夺波罗的海的控制权,这场战争的意义在于如果控制该地区,中欧以及东欧也就是囊中之物,这场战争也是损失最惨重的战争之一,消耗了具有象征性的财经资源,也是彼得继承父祖辈行政系统后必须开始集中控制资源,在彼得大帝率领国情访问团()考察诸国政情时,他也顺便和欧洲强权进行外交谈判,以结合反瑞典以及奥斯曼帝国的势力,他周游西欧各国以求未来一步步的带领俄罗斯进入工业经济的体系,尽管俄罗斯拥有相当庞大的国土以及资源,但是大部分的工厂都有效率低落的弊病,以致于经济发展严重受阻,彼得坚信他这些宏观的改革不只是在增加本身的权力,而是会增进政府的效能并加惠于民。

彼得改革其他的目标包含了减弱贵族的影响力,也就是削弱本土贵族的影响力,他们讲究大斯拉夫主义,和彼得推行的西化运动大相径庭,早在雷帝伊凡在位的时候他们就被削减很多权力,也就是他们力量的核心贵族杜马(Boyar Duma),贵族杜马转为沙皇的咨询机构,仍然保有相当的政治实力,然而彼得认为这样还是不够,贵族依旧是西化以及改革的障碍,于是下令贵族必须纳税以及劳役,而这些税款包含了胡子税。

就像现代俄罗斯大部分的立法系统,彼得改革时编辑一系列的皇家命令以解释法令(;字面上的意思是“强制”),这套制度总共存在于1700年到1721年。

在彼得统治期间俄罗斯的行政体系相较于西欧国家显得落后许多,俄罗斯长期以来采行小组行政(uyezd),大都由城市或居住的周遭地区组成,这套系统显的资源无法均匀分配,而且笨拙的难以管理,1708年彼得取消这个陈旧的制度,转而建立辖省制度(),而省分如下:莫斯科辖省、圣彼得堡辖省、基辅辖省、斯摩棱斯克辖省、伊尔库茨克辖省、喀山辖省、亚述辖省、西伯利亚辖省,1713年谕令成立米斯巴赫(Landrats),该词从德语演变而来意指国会,而每个辖省都有设立,各省总督一共有八到十二名不等的专业工务员协助施政。

1719年执行管理委员会(Collegia)成立,彼得大帝再一次的重新划分行政区划,新的俄罗斯辖省制度仿效瑞典,其中较大或著是政治地位较为重要的地区得到较多的自治权,而广阔的农村地区由国家直辖。

忠诚被受质疑的精英以及反对改革的贵族在1722年的声浪达到颠峰,也就是职级表(俄语:Табель о рангах;)实行的该年,一份正式的阶级清单被用到俄罗斯的军事、政府以及皇家法院,职级表混合许多头衔与尊称的系统而建立,每个阶级都下分很多等级(I到XIV),以表示对沙皇的忠诚度的特殊等级,职级表主要用在军队组织,这也象征了彼得统治时期的现代化与革新。

职级表的建立可以说是彼得改革相当大胆的措施,这直接打击了贵族的权力,并且象征了俄罗斯社会的改变,从前比较高的等级是世袭传承,但职级表建立之后哪怕是个平常老百姓,也会因为辛勤的工作或高超的技艺而进入技术官僚的体系,新一代的技术官僚迅速的取代旧贵族的阶级,并在俄罗斯取得人民的支持,这一套制度一路沿用到1917年俄国革命的时候。

为了应付大北方战争而需要前所未见的经济资源,如此巨大的财政赤字以及老旧的基础建设,意味着国家无法在战时紧迫的情况下筹出那么多军费,彼得的政府被经费的问题喘不过气,只好由国家垄断部分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例如:盐、酒、橡木以及焦油,彼得也开始从俄罗斯的文化习俗来征税,例如:沐浴、垂钓、养蜂以及蓄胡,并向纸制品课征印花税,然而在课征每个新税的时候都会出现漏洞可以钻营,可见这些方式是不够的。

解决的方法是新增一个广义的人头税,这个税目被用来取代向有耕地的家庭征收家庭税,从前几个农户被并成一个家庭征收家庭税,然而现在每个农民被征收74戈比(kopeks,货币单位)的税金,而且必须以现金给付,但这比取代前的税制更显得沉重,使得1680年到1724年之间国库的款项是以往的六倍之多,但“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1724年压在农民肩上的税捐负担比1680年的要重三倍”。彼得在贸易方面采行保护主义,设置沉重的进口贸易关税,让俄罗斯的产品在有利的状况下销售。

彼得的统治也使农奴丧失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志,他坚定的推行阶级分化的措施且坚信:“把农奴绑在这块(土地)单位上,就好比市民从事贸易或手工业一般,农民是必须束缚于这块土地之上。”彼得赋予地主相当广泛的新权利,包含农奴未经主允许不得擅自离开农地,另外彼得向工人阶级征收相当多的税目,使如此沉重的经济负担反而转移到工人阶级之上。

彼得也有少数的改革措施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例如他建立了农奴阶级(serfs),也就是国家农民(state peasants),比起其他国家的农奴,他们可以向国家纳税以拥有较多的权利,并且在大城市设立国家批准的手工业商店,这个灵感来自于当时的海权强国-荷兰,这些商店替军队提供工业制品,甚至在后世考据到当时的文献,彼得的顾问团曾建议他废除农奴,赋予农民有限自由(limited freedom)的权利,惟真正解放农奴的时候是在两个世纪后的俄国革命,然而从后人的眼光看来彼得把农奴和奴隶之间的差别拉开,效果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毕竟农奴在没地主的同意下是没有自由的。

1711年2月22日颁布政令成立国家新的单位-元老院(俄语:Правительствующий сенат),所有的成员都是沙皇彼得一世所任命,这十位成员大都是一开始就与他一起结盟的同路人,元老的进退都必须要皇帝的命令才能生效,元老院无法以任何方式中止运作,是个和帝祚相陪而不间断运作的国家单位,当然在俄国革命后也随着帝国一同赴灭。

以下是首任元老院的成员:

1717年12月12日俄罗斯彼得一世建立了九个执行管理委员会(collegia),也就是俄罗斯的部会,用以取代过去行政处(Prikaz)的制度,每个委员会都设有政府首长一位,但是有时候副首长会有空缺的状况。

总共有以下的委员会:

彼得改革是在他继任沙皇的前几年,在莫斯科大公国时期的国家功能被局限在军事防御、征税以及执法,相较于彼得在位的时候立法的项目几乎无所不管了,他的影响层面几乎包含了生活的各个层面,改革的成功使俄罗斯取得大北方战争的胜利,收入以及生产力的提升提升了俄罗斯整个国家的战争机器,然而彼得更重要的影响是建立了一个“秩序良好的警察国家”,进一步的合法化和加强俄罗斯的专制统治,这一次的尝试是影响了之后苏联以及俄罗斯联邦的公共制度,例如莫斯科国立大学,他们统治的启发乃是源自于彼得的统治。


(包括波兰立陶宛联邦)

相关

  • 脑震荡症候群脑震荡症候群(Post-concussion syndrome, PCS)为脑震荡(轻度的创伤性脑损伤, MTBI)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它可能持续几周、几个月或有时一年以上。PCS为创伤性脑损伤(TBI)最
  • 低温生物学低温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在低温下的变化,是生物学的一门分枝。一般会研究生命器官在低温或低于正常温度的变化、影响及状态。研究范围包括蛋白质, 细胞, 生物组织等。
  • 装置装置或称设备一词有多种含义。
  • 摄护腺肥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英语: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缩写BPH),俗称前列腺肥大症或摄护腺肥大,以前列腺中叶增生为实质改变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属于男性常见的
  • 经济部国际贸易局经济部国际贸易局(简称国贸局、贸易局),是中华民国经济部所属机关,是掌理中华民国国际贸易政策之研拟及进出口管理事项的主管机关。根据《经济及能源部贸易商务局组织法》草案拟
  • 人口减少人口不足(又称人口稀少或人口过稀),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减少至无法支持该国的社会经济。举例来说,假如现时已退休的上一辈当年的每个家庭平均有三个小孩,而现时的新一代则平均
  • 干酪根油母质(英语:Kerogen)又音译做干酪根或依外观称为油田沥青,是存在于沉积岩(尤其是页岩)之中由有机物经过复杂的化石化作用所形成的混合有机物物质。它不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是因为
  • 沈昌健沈昌健(1967年11月-),湖南临澧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学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湖南地区代表。沈昌健是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四新岗镇白云村农民、杂交油菜育种专家。早年
  • 人民军第6师朝鲜人民军第6师团(韩语:제6사단)是朝鲜人民军的一个步兵师。1945年日本投降后,柳河县辛家街30多名原日本陆军朝鲜人在罗章燮(罗勇)带领下成立义勇军,以柳河县孤山子屯为中心,发展为
  • 第一次上浦防东山上浦防东山战斗,中国亦称上浦防东山(老秃山)进攻战斗,是朝鲜战争后期的一场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攻占上浦东山,重创哥伦比亚营所部,并击退了美军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