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标志

✍ dations ◷ 2025-04-28 20:36:28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符号

根据日内瓦公约,人道及医务车辆和建筑可以使用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标志,医务人员和其他开展人道工作的人员可以佩戴这些标志,从而在战地上保护他们不受军事攻击。一共有4个标志,目前仍在使用的有三个:红十字、红新月和红水晶。红狮与日标志也是一个得到认可的标志,但已不再使用。

此前对于以色列急救协会使用的红大卫盾标志存有争议,红水晶的创立就是为了解决这一争议,此后以色列红大卫盾会才得以加入红十字运动。

在大众文化中,红十字标志成为了医学的通用标志,常常与急救、医疗服务、医疗产品或医务人员联系在一起;在玩具、电影和电子游戏中都存在滥用的情况。在红十字运动的反对下,才转用其他衍生的标志。

这些标志具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含义。一方面,红十字、红新月、红狮与日以及红水晶标志在武装冲突中是保护性标志,这一点在日内瓦公约中有相关规定。这被称为标志的保护性使用。另一方面,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各个组织也使用这些标志作为他们的特殊标识。这是标志的识别性使用,国际红十字运动的章程和日内瓦公约第三附加议定书中都有相关规定。

作为保护性标志,这些标志在武装冲突中用于标记根据日内瓦公约的规则开展工作的人员和物体(建筑、车辆等)。就保护功能而言,不属于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组织和物体,例如武装部队的医务人员、民事医院和民防机构,也可以使用这些标志。作为保护性标志使用时,不能添加任何其他文字和图像,而且必须尽可能以明显的方式使用,使各方易于看到,例如使用带有标志的大幅白色旗帜。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中规定可用于保护性用途的标志有四个:红十字、红水晶、红狮与日以及红水晶。

当用作组织标识时,这些标志仅意味着带有这些标志的个人、车辆和建筑等属于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某个组织,例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国际联合会或国家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在这种情况下,应添加其他具体信息,如美国红十字会,而且不必像用作保护性标志时那么显著醒目。国家红会可以在国内或国外将红十字、红新月和红水晶这三个标志用于识别目的。此外,以色列国家红会可以在以色列境内将红大卫盾用作识别目的,但在国外开展工作时,需得到相应国家的批准,且要和红水晶组合使用。

白底红十字是1864年日内瓦公约所宣布的最初的保护性标志。创立一个统一且中立的保护性标志的想法以及标志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创始人瑞士外科医生路易•阿皮亚和瑞士将军亨利•杜福尔。

在战争期间,红十字是医务人员身份的象征。1864年日内瓦公约第7章“特殊标志”的第7条以及1949年日内瓦公约(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的第38条将红十字定义为保护性标志。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内部达成一致意见:十字的形状应是由5个正方形组成的。然而,无论形状如何,任何白底红十字标志在冲突中都应该是有效的,均应被视为保护性标志。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认可的189个国家红会中,有154个使用红十字作为其官方组织标识。

根据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说法,红十字标志是瑞士国旗颜色的反转。这正式记录在1906年对公约的修订当中。然而,根据法学家和红十字历史学家皮埃尔•布瓦西耶的观点,这种说法并没有明确的证据。红十字的设计是为了向日内瓦公约的保存国瑞士致敬,这一概念也用来反对土耳其将红十字当作基督教标志的说法。而且也没有证据能够证明红十字不是瑞士国旗颜色的反转。

1876-1878年的俄土战争期间,奥斯曼帝国没有使用红十字而使用了红新月,因为他们认为红十字会引起穆斯林士兵的反感。1877年,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请求下,俄罗斯承诺完全尊重所有佩戴红新月标志的个人和设施的神圣性,之后奥斯曼政府也承诺尊重红十字标志。这在实际上承认了两个标志同样有效,1878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宣布原则上可以再通过一个新增的保护性标志供非基督教国家使用。1929年日内瓦公约(第19条)进行修订时正式承认了红新月标志。在奥斯曼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土耳其首先使用红新月标志,随后埃及也开始使用红新月。自得到正式承认至今,在几乎所有以穆斯林为主的国家中,红新月已经成为其国家红会的组织标识。巴基斯坦(1974)、马来西亚(1975)和孟加拉国(1989)都正式将其名称和标志中的红十字改为红新月。在世界各地189个国家红会中有34个使用红新月标志。

由于关于以色列国家红会的争议以及其他一些辩论,各方多年来一直在讨论引入一个新增保护性标志的问题,红水晶是呼声最高的提议。修订日内瓦公约来通过一个新的保护性标志需要全部192个日内瓦公约的缔约国一起参加外交会议。瑞士政府于2005年12月5日至6日,举行了外交会议,通过了日内瓦公约的第三附加议定书,引入红水晶这个新增标志,与红十字和红新月具有同样的地位。大会意外延期至12月7日,最终议定书获得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投票,获得通过。在所有参会国家中,98个国家投了赞成票,27个国家投了反对票,10个国家弃权。

在第三附加议定书中,新标志被称为“第三议定书标志”。根据日内瓦公约第三附加议定书,新标识的使用规则如下:

2006年6月22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宣布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采纳红水晶作为供国家红会使用的新增标志。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还宣布承认巴勒斯坦红新月会和以色列红大卫盾会。2007年1月14日,第三附加议定书生效。

从1924年至1980年,伊朗一直使用红狮与日做为其国家红会的标志,其设计源自当时伊朗国旗及国徽上的“狮子与太阳”标志,为伊朗传统的国家象征。1929年红狮与日作为一个保护性标志与红新月一起正式得到承认。虽然1980年,伊朗因爆发革命而转为使用红新月标志,但依然保留使用红狮与日标志的权利。

以色列国家红会自创立以来一直使用红大卫盾作为其组织标志。1931年,也曾有人提议在红十字、红新月和红狮与日之外,增加红大卫盾这个标志。但提议遭到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拒绝。4年之后,阿富汗国家红会提议的红拱门标志也遭到了拒绝。由于担心标志泛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还拒绝了一些其他提议。1949年,各国通过日内瓦公约时,以色列也曾试图使红大卫盾成为日内瓦公约所规定的保护性标志之一,但同样未能成功。由于红大卫盾不是日内瓦公约所承认的保护性标志,因此以色列红大卫盾会作为一个国家红会也迟迟未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承认。

直到2006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才正式承认以色列红大卫盾会。第三议定书标志的采用为认可红大卫盾会及其加入国际联合会铺平了道路。第三议定书允许以色列在国内继续使用红大卫盾标志,并提出了其在国外开展工作时有关标志使用的解决方案。虽然以色列红会获得正式认可的时间不长,但在获得正式认可之前,以色列红会就一直积极参与国际活动,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联合会开展合作。

根据日内瓦公约的规定,4个得到认可的标志只可用于:

为了确保对标志的尊重,日内瓦公约规定缔约国有义务禁止在战时及和平时期对这些名称和标志的任何其他使用。

然而,对标志滥用是很普遍的,而且,红十字标志常常用于急救、医疗用品和平民医疗服务,尤其是无需预约的诊所。在电影、电视、计算机软件和游戏中都能看到对标志的滥用。汽车修理或草坪维护等服务公司,自称为服务医生,也使用医学标志来推广自己。

1973年以前,美国和西半球其他国家的救护车常常使用橘色十字,与红十字只是颜色不同。救护车玩具和绘画常常连颜色的细微差别也忽略了,直接使用红十字。美国红十字会提出了抗议,认为橘色十字与受保护的红十字标志区别不明显,于是美国交通部设计了蓝色生命之星标志来代替橘色十字。此后,许多国家的救护车和其他相关设施都采用了蓝色生命之星标志。

2006年,加拿大红十字会发布了一份新闻稿,请求电子游戏厂商停止在游戏中使用红十字标志。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恢复游戏角色健康的急救包和其他用品上标有红十字标志。

为了避免这一冲突,常常使用绿十字来代替。

《日内瓦第一公约》中规定了对这些标志的保护:

作为一种例外措施,本公约之标志,得依照本国内法律并经本国红十字会(红新月、红狮与日)之一的明白许可,于平时得用以辨别用作救护车之车辆及标明专为免费治疗伤者、病者之救护站所在地。

相关

  • 钙化钙化 指的是钙盐在软组织中沉积,并使其硬化的过程。 钙化在人体中发生的程度,位置等多样。软组织(血管,软骨,心脏瓣膜等)钙化的原因一般是维生素K缺乏症,也有因为身体吸收钙和维他
  • 纳米线纳米线是一种纳米尺度(10−9 米)的线。 换一种说法,纳米线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具有在横向上被限制在100纳米以下(纵向没有限制)的一维结构。这种尺度上,量子力学效应很重要,因此也
  • 新罕布什尔州坐标:43°11′38″N 71°34′21″W / 43.1938516°N 71.5723953°W / 43.1938516; -71.5723953新罕布什尔州(英语:State of New Hampshire),是位于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个
  • 水厂水厂一般指“给水处理厂”或叫“给水厂”,即利用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源水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及城镇其他用水(如消防、绿化、浇洒道路等)的水处理厂。与之相对的是
  • 玉米蘑菇玉米黑穗菌(学名:Ustilago maydis)是属于黑穗菌目黑穗菌科黑穗菌属的一种真菌,寄生在玉蜀黍属、类蜀黍属植物上,可引起玉米黑穗病。其菌瘿可食用,称为玉米乌米、玉米蘑菇或墨西哥
  • 三碘化物在化学中,三碘化物有多种含义。它主要指三碘阴离子——I3−,一种由3个碘原子构成的多碘离子。含有这种离子的化合物有三碘化钠、三碘化铊和三碘化铵()。这些化合物中只有单个
  • 姜世晃姜世晃(韩语:강세황;1713年5月21日-1791年1月23日),本贯晋州,字光之(韩语:광지),号豹菴(韩语:표암),朝鲜王朝后期著名文臣,画家。61岁做官,1784年来到北京,以书画受到乾隆帝的称赞。
  • 弗兰茨·威廉·容洪弗里德里希·弗兰茨·威廉·容洪(Friedrich Franz Wilhelm Junghuhn,1809年10月26日-1864年4月24日)是德国植物学家。他的父亲弗里德里希·容洪(Friedrich Junghuhn)为理发师和外
  • 伏尔加西鲱伏尔加西鲱为辐鳍鱼纲鲱形目鲱科的其中一种,被IUCN列为濒为保育类动物,分布于俄罗斯淡水流域,体长可达35公分,栖息在大型河川下游、三角洲,属肉食性,以浮游生物、小鱼为食。 维基
  • 清原翔平清原翔平(日语:清原 翔平/きよはら しょうへい ,1987年6月25日-),日本职业足球运动员,现为金泽萨维根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