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龙属

✍ dations ◷ 2024-09-20 05:53:57 #侏罗纪恐龙,欧洲恐龙,斑龙超科

巨齿龙属(属名:,在希腊文中意为“巨大的蜥蜴”)又名巨龙、斑龙,是种大型肉食性恐龙,生存于侏罗纪中期巴通阶的欧洲(英格兰南部、法国、葡萄牙),约1亿6600万年前。巨齿龙是最早以科学方式叙述、命名的恐龙。

巨齿龙是第一种以科学方式叙述、命名的恐龙。在1676年,英国牛津市附近的Cornwell一处石灰岩采石场,发现了一个部分骨头。这些骨头碎片被交给牛津大学的化学教授罗伯特·波尔蒂(英语:Robert Plot),他同时也是阿什莫尔博物馆的馆长,他在1676年的《》书籍发表了对于这些骨头的叙述。他正确地将这些骨头描述为一只大型动物的股骨最下端,波尔蒂认为这些骨头过大,所以并不属于当时任何已知物种;他认为这骨头来自于某种巨大动物的大腿。这些骨头之后就遗失了,但已留下详细的叙述,得以确认它们属于斑龙的股骨。

在1763年,理查德·布鲁克斯(英语:Richard Brookes)再度研究这个Cornwell骨头。他将这些骨头命名为,因为它们看起来类似人类的一对睾丸。在当时,这名称被认为并不适合用在仍有争论的动物上,而且并未在后来的科学文献中使用。是在双名法开始采用后公布的,根据国际动物命名委员会的规定,理论上应该比巨齿龙()还具有优先权。但国际动物命名委员会的新规定宣称,如果一个分类名词在公布后有50年不被科学文献使用,这名词将不再拥有优先权。所以,成为一个遗失名(Nomen oblitum);而则成为保护名(Nomen protectum)。

在1900年代,W.A.S. Sarjean曾对国际动物命名委员会提出要求,要求将列为正式的学名,而不使用。国际动物命名委员会的高层否决这个提议,认为几乎只出现在早期想像图的标名,很少出现在正式的科学文献。此外,化石只有部分股骨,难以确定地归类于巨齿龙,或是相同时期的任何兽脚类恐龙。

从1815年开始,在Stonesfield的采石场发现了许多化石。牛津大学的地理教授威廉·布克兰取得了这些化石,他同时也是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的院长。在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些骨头属于何种动物;但在1818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法国比较解剖学专家乔治·居维叶拜访了牛津大学的布克兰,他发现这些骨头属于一种巨大、类似蜥蜴的动物。在1824年,布克兰在《》一书公布了关于这些化石的叙述。但詹姆斯·帕金森已在稍早的1822年,在一篇文章中叙述了这些骨头。Stonesfield采石场目前属于台英顿石灰岩组,地质年代为侏罗纪中期的巴统阶。

在1824年以前,布克兰仅拥有一个部分下颌与牙齿、一些脊椎骨、骨盆与肩胛骨的碎片、以及后肢,这些化石可能来自于不同的个体。布克兰认为这些骨头属于一只与蜥类(Sauia)有关的巨大动物,他建立一个新属巨齿龙属(),并估计这动物的身长为12米。在1826年,Ferdinand Ritgen将巨齿龙命名了完整的学名,,但这名称并不被后来的学者所使用,现在则被认为是个遗失名。在1827年,吉迪恩·曼特尔(Gideon Mantell)将斑龙列于他的英国东南部地理测量当中,并将这个动物命名为巴氏巨齿龙(),也是目前所使用的学名。直到1842年,理查·欧文才建立恐龙这个分类单元。

在1997年,英国牛津市东北20公里处的阿德利石灰岩采石场发现了一个著名的足迹化石。这些化石被认为属于巨齿龙,而其中某些属于鲸龙。这些足迹化石部分被复制下来,并送到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展示中。

自从首次被发现之后,到目前已挖掘出许多巨齿龙化石,但没有发现完整的骨骸。所以,斑龙的外表细节仍未确定。近年有古生物学家公布斑龙所有化石的详细研究。

在1852年,本杰明·瓦特豪斯·郝金斯(Benjamin Waterhouse Hawkins)受到水晶宫委托,为了恐龙展览而建立一个巨齿龙模型,这个模型现在仍位在水晶宫。早期古生物学家因为从未看过这些生物,因此将它们以传说生物中的龙做为重建参考对象,使它们拥有巨大头部,以四足行走。水晶宫的恐龙雕塑、以及同时代的早期重建图,多将巨齿龙与其他恐龙剑力呈背部有隆肉,这是参考比克尔斯棘龙化石而建立的。直到19世纪中期,在北美洲发现了其他兽脚亚目恐龙,才更准确地描绘出它们的外表。那个时期的恐龙分类较不严谨,因此在欧洲发现的所有兽脚类恐龙都被分类于巨齿龙。这些物种后来都被重新分类,但仍列在古老的科学文献上,造成许多混淆。巨齿龙的大部分重建图,都是在脊椎发现前建立的,这也造成许多混淆。德国杜宾根大学的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在描绘斑龙时,改而采用比克尔斯棘龙的骨干;比克尔斯棘龙是种神秘的大型兽脚类恐龙,背部有高的神经棘,曾被分类于棘龙科。因此,许多较晚的绘画都根据休尼的版本,将巨齿龙画成有背脊或小型帆状物,类似棘龙。

事实上,巨齿龙的确拥有相当大的头部,而牙齿明显属于肉食性动物。巨齿龙身长约为9米,它们的长尾巴可平衡身体与头部,因此它们现在被重建为二足恐龙,如同其他的兽脚亚目恐龙。巨齿龙的颈椎显示它们有非常灵活的颈部。斑龙的体重约为1公吨,它们的后肢大且充满肌肉,以支称它们的重量。如同所有的兽脚亚目恐龙,斑龙的脚掌有3个往前的脚趾,以及1个往后的脚趾。虽然巨齿龙的体型没有与较后期的大型兽脚类恐龙一样大,例如暴龙,它们的前肢小,可能拥有3或4个手指。

巨齿龙生存于侏罗纪的欧洲,约1亿8100万年前到1亿6900万年前。巨齿龙可能猎食剑龙类与蜥脚类恐龙为食。过去曾有叙述认为巨齿龙在森林中猎食禽龙(另一种早期命名的恐龙),但因为禽龙的化石发现于早白垩纪地层,而斑龙生存于中侏罗纪,所以巨齿龙不可能以禽龙为食。非洲没有发现任何巨齿龙化石,与某些过时的恐龙书籍状况相反。

虽然巨齿龙是种强壮的肉食性恐龙,它们也许可以攻击最大型的蜥脚类恐龙,但它们也有可能如清道夫般以腐肉为食;但这无损于巨齿龙的猎食动物形象,暴龙可能也会以腐肉为食。要维持如此大型的体型,进食时的效率是必要的。

在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展示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巨齿龙骨骸。

自从被发现、命名以来,许多科学家认为巨齿龙是种典型的大型肉食性恐龙。巨齿龙属曾经被当作“未分类物种集中地”,曾有许多不同的大型欧洲兽脚亚目恐龙被分类到此属。双脊龙、美扭椎龙、以及中棘龙、多里亚猎龙(),都曾被分类为巨齿龙属的种。在20世纪初期,弗雷德里克·冯·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建议巨齿龙属应该限制于Stonesfield出土的最初化石,之后许多古生物学家接受这个建议。在最近几年,巨齿龙属已成为重新审视的议题之一,而且有许多种被移到到其他属。在20世纪晚期到21世纪早期,一些科学家提出Stonesfield的斑龙化石可能来自于数种不同的兽脚类恐龙,甚至可能彼此无接近亲缘关系。近年研究支持这个理论,巨齿龙、巴氏巨齿龙的有效化石仅限于模式标本,尤其是下颌化石。此外,这个下颌化石难以找到足够鉴定特征,以分辨斑龙属、与其近亲,某些科学家开始主张巨齿龙是个疑名。

在2008年,R.B.J. Benson等人的数个研究尝试鉴定出下颌化石的数个自衍征或可鉴定特征,以将巨齿龙属、其他巨齿龙科区别开来。

在19世纪中晚期,理查·欧文曾提到他在一个巨齿龙肋骨的小头突(Capitular process)基部发现浅穴,应该是种病理的迹象。

巨齿龙是第一个出现在大众媒体的恐龙。在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小说《荒凉山庄》()中,曾提到了巨齿龙。

在美国ABC频道的90年代电视节目《恐龙》中,父亲角色Earl Sinclair是只巨齿龙。

相关

  • 中欧中欧(英语:Central Europe)是对欧洲中部的代称,包括德国、波兰、瑞士、奥地利、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列支敦士登与斯洛文尼亚。受二战后冷战氛围的影响,美国领导、参加北约组
  • 养成过程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生又称医师,在中国古代称大夫或郎中
  • 缘起缘起(梵语:प्रतीत्यसमुत्पाद pratītya-samutpāda;巴利语:paṭicca-samuppāda),重要佛教术语,一切有为法都是因各种因缘和合而成,此理即为缘起。除十二缘起外,还有
  • 没有军队的国家一览没有军队的国家,是指没有武装部队的国家(主权国家),不包括境外领土,上述地方的国防由其他国家负责或以特定方式取代军事。此处的“武装部队”是指任何由政府主导的防御组织,用以推
  • 羌,可能指:
  • 威尔特郡威尔特郡(英语:Wiltshire,英文简称:Wilts),英国英格兰西南区域的名誉郡和单一管理区。以人口计算,索尔茲伯里是第1大(亦是唯一一个)城市;斯温登是第1大镇、特罗布里奇是第2大镇(亦是郡
  • 招待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招待局,位于北京市,是中央军事委员会机关事务管理总局下属局,负责中央军委机关的招待工作。2016年改革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管
  • 康加里康加里国家公园保存着美国存留的最大面积的低地原始阔叶林。位于南卡罗莱纳州,面积为26,546英亩的国家公园,1969年开始的基层竞选达到顶峰时,即2003年被指认为国家公园。平原森
  • 煌绿煌绿(英语:Ethyl Green 或Brilliant Green)也称为甲基绿,分子式C27H35N3ClBr,是具有金属光泽的绿色微结晶(英语:Microcrystalline)或亮绿色粉末。溶于水,显蓝绿色。稍溶于乙醇,不溶于
  • 楔状软骨楔状软骨(cuneiform cartilages;cunei- 源于拉丁语:cunei(楔形);亦称为里斯伯格(英语:Heinrich August Wrisberg)软骨、楔形软骨;楔 (cuneiform)/xiē(ㄒㄧㄝˉ))在人类喉部中是两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