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硝酸盐
✍ dations ◷ 2025-04-24 23:36:30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Nitrite,NO2−)是亚硝酸组成的盐,主要指亚硝酸钠(NaNO2),含有亚硝酸根离子,化学式NO2−,有一对称阴离子与同等的N–O键长和大约120度的O–N–O键角。亚硝酸盐可被氧化或还原,该产品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氧化剂/还原剂和其强度。亚硝酸盐也是重要生物化学作为强效血管扩张剂的一氧化氮(NO)的来源。在有机化学的NO2基团存在于亚硝酸酯和硝基化合物。亚硝酸盐也可用于食品生产行业,用于腌肉保存肉品,和二级胺作用产生的亚硝胺长期食用可导致人类致癌,属于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亚硝酸成的酯称为亚硝酸酯。某些细菌可将亚硝酸盐还原为一氧化氮或氨,另一些细菌可以将亚硝酸盐转换成硝酸盐。非直线型的亚硝酸根离子与臭氧是等电子体。亚硝酸根离子可利用棕色环实验或Griess法进行测定,后者反应的原理是酸性条件下,亚硝酸根与对氨基苯磺酸和1-萘胺反应,生成物为深红色的偶氮染料。亚硝酸盐可与肉品中的肌红素结合而更安定,所以常在食品加工业被添加在香肠和腊肉中作为保色剂,以维持良好外观。亚硝酸盐对人的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22毫克,在烹调或其他条件下,肉品内的亚硝酸盐可与氨基酸降解反应,生成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孙璐西,认为加工肉品添加亚硝酸盐不仅具有保色功能,还能抑制细菌生长,延长肉品的保存时间,尤其对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特别有效,而肉毒杆菌正是肉品保存的最大敌。“在加工肉品中添加亚硝酸盐,从食安的角度来看,其实是更安全的,因为肉毒杆菌非常容易出现在肉类中,而它的毒素毒性非常的强,严重时,甚至会危害生命安全!”亦有其他学者持此意见。至于亚硝酸盐形成致癌的亚硝胺议题,孙璐西指出人体的胃是一个强酸环境,同时有几十种化学反应在进行,因此亚硝酸盐没有机会在胃里跟二级胺反应形成致癌物亚硝胺。倒是加工肉品原料不新鲜或放置时间过久的情况下,才会产生二级胺,再进而与亚硝酸盐反应出现亚硝胺。因此避开亚硝胺的最佳建议,是不要吃不新鲜的加工肉品。台湾的卫生福利部公告,食品的亚硝酸盐浓度不得在成品内超过0.07g/kg,水质标准的最大限值为每升0.1毫克。亚硝酸钠还原性强,可将细菌还原,所以具有一定的防腐剂功效
相关
- 兼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菌是一类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能够进行无氧呼吸或发酵的微生物。在氧气充足时,它们会通过有氧呼吸来产生ATP(三磷酸腺苷),但当氧气缺乏时,它们的呼吸方式就会变为无氧呼
- 花粉病过敏性鼻炎,又称为鼻敏感、干草热、花粉热、花粉症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是因为免疫系统受到空气中的过敏原影响而导致的鼻炎症状。征兆和病症包括流鼻涕或鼻塞、打喷嚏、眼睛的
- 胸腺胸腺是动物的初级淋巴器官。人体内的其中一种腺体,部分骨髓免疫细胞(例如T细胞)在此成熟。胸腺在人体内的胸骨上端,左右两肺叶之间,甲状腺下方,由两叶不对称的淡红色或略带黄色的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法语:L'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Alimentation et l'Agriculture,缩写为ONUAA; 英语: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
- SMILES简化分子线性输入规范(英语:Simplified molecular input line entry specification,简称SMILES),是一种用ASCII字符串明确描述分子结构的规范。SMILES由Arthur Weininger和David
- LSD麦角酸二乙酰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德文 Lyserg-Säure-Diäthylamid),常简称为LSD,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它由麦角酸中合成,对氧气、紫外线与氯十分敏感(尤其是当LS
- 拟态词拟态词是指用文字化的声音模拟事物特征的词汇。在东亚的语言中有大量的拟态词;非洲的语言里也有很多拟态词;在欧洲的几种主要语言里,这种词很少,并视之为一种儿语化的修辞手法。
- Carpe diem活在当下(常译作及时行乐)为拉丁语格言“Carpe diem”(把握今朝),语出自贺拉斯的拉丁语诗集《颂歌》。完整诗文为“carpe diem, quam minimum credula postero”。可翻译为“活在
- 组织活检活体组织切片(biopsy),从动物或人类身上取下少量活组织作病理学诊断的一种检查方法。活检对肿瘤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确定其组织分类,还可确定其良性或恶性,为治疗提供依
- 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FPS,ForMemRS,HonFRS(英语:James Prescott Joule,1818年12月24日-1889年10月12日),英国物理学家。在研究热的本质时,发现了热和功之间的转换关系,并由此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