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能达

✍ dations ◷ 2025-07-10 00:27:27 #柯尼卡美能达,日本品牌,日本电子公司,大阪府公司,跨国公司,日本已结业公司,日本摄影器材生产商,东京证券交易所已除牌公司,1928年建立,2003年废除

美能达(英语:Minolta,前译万能达及美乐达)是日本的照相机、摄影用品、复印机、传真机及镭射打印机制造商。美能达于1928年于日本大阪成立,初名日德写真机商店(Nichi-Doku Shashinki,日独写真机商店,意即日本与德国合作之照相机店)。美能达最为人熟悉的,是创造出全球第一个内置自动对焦功能的35mm单镜反光相机系统。然而要到了1934年,美能达这个名字,才首次印于当年推出的Minolta Vest相机之上。

2003年,美能达正式与柯尼卡合并,成为柯尼卡美能达公司。

2006年1月19日,柯尼卡美能达正式宣布退出照相机及摄影事业,并把其数字单镜反光相机的部分资产售予索尼(Sony)。

仰赖自德国引入的技术,日德写真机商店于1929年3月,推出它们第一部相机Nifcalette。1937年,公司重组并改名为千代田光学精工株式会社(Chiyoda Kogaku Seiko, K.K.; Chiyoda Optics and Fine Engineering, Ltd.),并以德国Rolleiflex相机为蓝本,生产第一部日本制造之双镜反光相机Minoltaflex。

1950年,美能达研制出首部由日本制造的天象仪(planetarium projector),开始踏入天文光学的领域。1962年,美国太空人带着一部Minolta Hi-Matic 35mm连动测距相机,乘坐友谊7号(Friendship 7)太空船登上太空。1968年,探月太空船太阳神8号上,亦载有一个Minolta Space Meter。

1960年代,美能达推出SR及SRT(意指配备TTL镜后测光功能的SR系列)相机系列,结合了设计精良的机身及极高质量的光学镜头,被公认为当时其中最创新的一个单镜反光相机系统。

不过,美能达始终未能获得像尼康或徕卡同等程度的尊崇。究其原因,或许美能达并不如该等品牌广被摄影记者所采用,也没有像徕卡一样的名门世系沿革。

195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中,美能达可说是最具创新精神的相机制造商,例如它是:

1972年,美能达与德国徕兹相机(Leitz)公司达成正式合作协议。在当时,徕兹极需要适用于相机机身的专门电子技术,而美能达亦认为从徕兹无可置疑的光学技术中获益。这合作的实际成果是Leica CL/Minolta CL的面世,它们不但支持徕卡M系统,而且经济实惠。Leica CL由美能达按照徕卡所订的规格而制造。两家公司合作的成果还包括Leica R3,一部其实是Minolta XE-1机身配上徕卡观景器及重点测光系统(spot metering system)的相机。

1977年,美能达推出首部具多种拍摄模式的35mm单镜反光相机XD-11,被认为是美能达相机之中的经典。

有其他意见认为,在1972年推出的XM(美国名称为XK),一部构造坚固、设计给高级业余与专业摄影者的相机,才是美能达的真正经典。XM的名字意思为"XK Motor"(即配上马达的XK相机),这也许是最具收藏价值的日本制35mm相机 -- 在2004年9月,一部1976年制的XM Motor,以高达2566欧元成交,这大约是1976年时这相机价值的两倍。

XD-11的机身底盘(欧洲名字为XD-7),更被应用于徕卡R4及以后的R系相机,包括R7。

1985年,美能达推出全新相机系列——Minolta AF。这系列在北美洲使用的名字为'Maxxum',在欧洲的名字为“Dynax”,在日本的名字则为“Alpha”。这是美能达第一个自动对焦单镜反光相机系统,更是世界第一批真正使用自动对焦的相机。Maxxum相机(3000、5000、7000及9000)更具备了其他创新元素,例如“Maxxum 7000”备有箭号指示按钮以调整光圈及快门值,而非一般机身所用的快门转盘及镜头上的光圈环。这样的结果,是操作的时候,镜头只需留下手动对焦环(变焦镜的话则加上变焦环)。7000备有两个8-bit中央处理器及六组集成电路,一组位于镜头的电路负责发送光圈资料到机身,而负责驱动自动对焦的马达则位于机身内。机身有一块液晶显示屏(LCD),显示光圈、快门及胶卷使用量等数值。7000拥有镜后相位检测对焦及测光(TTL phase-detection focusing and metering)、自动曝光及预测性自动对焦等功能。所有Maxxum相机均使用A型插刀卡口镜头,并不兼容以前的美能达MC及MD镜头。

接着四位数型号的Maxxum i系列(包括3000i、5000i、7000i及8000i)推出的,是单位数型号的Maxxum xi系列,之后是三位数si系列,最近期的,则是没有任何附加英文字母的单位数系列(Alpha/Dynax/Maxxum3、4、5、7、9)。

美能达曾引进一些创新功能,在几年之后更全部成为业界标准。由美能达首先推出并成为标准的功能包括:多重测光感应器及多重自动对焦感应器、自动闪光平衡系统(automatic flash balance system)、无线镜后闪光控制(wireless TTL flash control)、镜后控制全时闪光同步功能(TTL controlled full-time flash sync)及快速控制快门及光圈值的前后滚轮等。由美能达推出的特别功能则包括:交互式液晶观景器(interactive LCD viewfinder display)、初始记忆设置(setup memory)、摄影程序扩展卡(expansion program cards 己停产)、眼引导功能(eye-activated startup)及红外线胶卷数量计(infrared frame counter)等。

直至美能达于2006年宣布退出摄影市场为止,一切Maxxum/Dynax数字及胶片相机(于不同市场保留着不同的名称)均由美能达制造,并在保有基本概念的情况下持续改善设计。Maxxum 4是一部内置A型卡口、闪光灯、自动曝光、预测性自动对焦、电子控制纵走式焦点平面快门(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vertical-traverse focal plane shutter)、镜后相位检测对焦及测光功能的相机。在广告宣传品中,美能达宣称Maxxum 4是最细小的35mm自动对焦单反相机,在自动对焦速度方面则排名第二。自动对焦最快的,是Maxxum 5。

为了在数字摄影市场竞争,美能达推出了一个轻便相机系列。它们的DiMAGE系列,涵括了包括数字相机、影像软件及胶卷扫描仪等多种产品。

随着DiMAGE 7的推出,美能达创出了数字相机的新界别:类近单反相机操作(SLR-Like)的数字相机。这部相机将大量传统单镜反光相机的功能,成功地与数字相机独有功能相结合。它的镜头组上有传统的对焦环及变焦环,机身具备能精准看见相机所侦测影像的电子观景器(electronic viewfinder),更有像光暗分布图(histogram)及兼容美能达单反闪灯系统等多种高端功能。控制接口方面,亦考虑到惯用单反相机人士的需要。不过,由于镜头不能交换,故此此类相机始终不能成为单镜反光相机的真正替代品。美能达后来在这系列上作出改进,并创造出世界第一部内置CCD防手震系统的数字相机DiMAGE A1。后来,这系列的发展,进一步划分为高端的A系列及低端的Z系列。

虽然美能达是现代自动对焦单镜反光相机的创始者,但却是最后一家推出使用35mm自动对焦系统接口、并广为大众接受的数字单反相机的相机大厂。

虽然美能达早于1995年即推出数字单反系统RD-175(配备1.4百万像素,机身蓝本为Maxxum 500si),但并未获取成功。这优秀的相机后来于1998年,被采用Vectis APS单反相机接口的RD3000(配备3百万像素)所取代。然而,这相机同样未获成功,并草草下场。对于美能达爱用者来说,这再一次显示美能达的步伐,实在走得太快。

与柯尼卡公司合并后,采用Maxxum/Dynax系统的数字单反相机7D及5D相继推出,它们都是全球首款机身内置AS(Anti Shake)系统的数字单反相机。不过在2006年1月,柯尼卡美能达宣布退出数字相机市场,并将部分资产出售给索尼,但将继续为新力生产机身及研发镜头。

相关

  • 永安区永安区(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Íng-
  • 土生华人峇峇娘惹(马来语:Baba Nyonya或者Peranakan),又称土生华人或海峡华人,是指15世纪初期到17世纪之间开始定居在马六甲、印尼、新加坡、泰国和缅甸一带的中国明代、清代移民后裔。这
  • 玄黑黑色是具有多种不同文化意义的颜色。黑色可以定义为没有任何可见光进入视觉范围,和白色正相反,白色是所有可见光光谱内的光都同时进入视觉范围内。颜料如果吸收光谱内的所有可
  • 姿态在三维空间里,直轴(直线)、直轴段、有向轴、有向轴段(向量)的定向是由它们与参考系的参考轴之夹角设定的。也可以用别的方法,例如方向余弦方法。在三维空间里,一个平面的定向是垂直
  • 贺斌贺斌(英文:Bin He,1957年8月-),生于浙江杭州,生物工程学家、神经生物学家,2009年—2010年IEEE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席。IEEE生物医学工程学会(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
  • 反馈回路反馈循环(英语:Feedback loop),有时称为投诉反馈循环,是一种组织间反馈形式,邮箱提供商(MP)通过该反馈将来自其用户的投诉转发给发件人的组织。 MP可以通过在其网络邮件页面或其电子
  • 羅德里戈·德·保羅 羅德里戈·德·保羅(西班牙语:Rodrigo De Paul;1994年5月24日-)是一位阿根廷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边锋、中锋和前腰。他现在效力于意甲球队乌迪内斯。
  • 刘勋宁刘勋宁(1955年-),男,祖籍陕西清涧,生于青海西宁。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学家。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语言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3年获筑波大学语言学博士,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
  • 三姓《百家姓》中无此姓三姓是台湾竹堑社特有的汉姓,为乾隆皇帝赐姓平埔道卡斯的七姓之一。在清治时期的契约文书中,不乏可见竹堑社的三姓。目前仅存三里孛胝�家族,其代表人物为三什
  • 波波罗古洛伊斯物语《波波罗克洛伊斯物语》(日语:ポポロクロイス物語)是于《朝日小学生新闻》连载的漫画作品,作者是田森庸介。其后,相继改编为游戏、动画。标题是由意大利语的“人们(popolo)”和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