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学

✍ dations ◷ 2025-02-24 23:32:29 #地理学,历史学

方志学是专门研究地方志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方志学”这一名词,最先由梁启超于1924年提出。

中国宋代之前关于修志的论述很少,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自序中提到书志有“收地保势胜之利”,以“佐明王扼天下”的功能。宋、元、明代有关修志的论述的内容增多,如南宋景定年间的《建康志》序对志书提出较全面的要求。到明代的《句容县志》序、《泉州府志》序、《猗氏县志》序等一反过去的方志属于地理书的传统,提出志书属于史的见解。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所撰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和顾祖禹所撰的《读史方舆纪要》,开创了综合利用和研究地方志的先河。同时顾炎武在《营平二州史事序》中对编修地方志提出了系统的见解,为以后修志指明了方向。

清朝中叶,修志成风,名家辈出,产生了探讨方志学方面的专论,形成了以戴震为代表的纂辑派(又称地学派),和以章学诚为代表的撰著派(又称史学派)。两派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和自身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展开广泛讨论,争论的焦点是地理沿革和地方文献孰重孰轻的问题。

清朝末期,孙诒让总结出修志总例6条:纂辑、测绘、校雠、采访、检查案牍和缮写。

民国以后,对地方志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出版了大量关于方志研究方面的专著。1981年,中国地方史志协会(1985年改名中国地方志协会)成立。1983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立。

方志学的研究对象是方志现象及其运动规律,主要研究内容有:

方志学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范围。

此外,方志学还与教育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有关。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地方志》刊物

相关

  • 新政罗斯福新政(The New Deal)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小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其核心是三个R: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因此有时亦称三R新政
  • 蒽醌类药物蒽醌(Anthraquinone,化学式:C14H8O2),又音译作安特拉归农,是一种醌类化学物。蒽醌的复合物存在于天然,也可以人工合成。工业上,不少染料都是以蒽醌作基体;而不少有医疗功效的药用植物
  • 神经纤维束轴突(Axon)由神经元组成,即神经细胞之细胞体长出突起,功能为传递细胞本体之动作电位至突触。于神经系统中,轴突为主要神经信号传递渠道。大量轴突牵连一起,以其外型类似而称为神经
  • 霸王别姬《霸王别姬》(英文:Farewell My Concubine)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的电影。叙述伶人程蝶衣对国粹艺术的执著,进而投影出历史与文化在大时代
  • 广州降雪记录广州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低纬,南面是浩瀚的南中国海,因此海洋和大陆对广州气候都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广州市各地年平均气温在21.5~22.2℃之间,降雪
  • 达希道尔吉·那楚克道尔吉达希道尔吉·那楚克道尔吉(蒙古语:Дашдоржийн Нацагдорж,1906年11月17日-1937年7月13日),蒙古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蒙古新文学的代表人物。其家族属于包尔吉金
  • 久慈刺鳞蛉属久慈刺鳞蛉(日语:久慈琥珀利鎌虫、クジコハクトガマムシ,学名:),是一种已灭绝的昆虫,生活于白垩纪后期。属名取自“久慈市”;种名则取自日本男演员“香川照之”。久慈刺鳞蛉于2006年
  • 无烟火药无烟火药(Smokeless powder)指取代黑火药的无烟发射药,例如硝化纤维,法语为,即白火药,于1884年被发明。发射药(propellants)与炸药性质与使用完全不同,发射药多用于推动枪炮战斗部或
  • 苦菜苦菜(学名:),又名苦苣菜、滇苦荬菜、苦滇菜,为菊科苦苣菜属的植物。原产于欧洲和西亚,后来扩散到全球,生长于海拔170米至3,2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林下、山坡、平地田间、空旷处、山谷
  • 扎赉诺尔区扎赉诺尔区(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