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天族(越南语:người Pà Thẻn)或称为巴兴族(越南语:Pá Hưng)、宋族(越南语:Tống),是越南官方认定的54个民族之一,居住在越中边境附近的河江省和宣光省,2009年人口为6811,其中河江省占5771人。1974年正式划为一个民族,1979年,人口极少的水族(越南语:Người Thủy/�水)也并入该族。巴天族在中国也有分布,但被划为瑶族。
巴天族自称“巴哼”(或写作“巴亨”:pa21ŋ̊ŋ35),分布于越南河江省的北光县(Bắc Quang)、箐门县(Xín Mần)和黄树皮县(Hoàng Su Phì)以及宣光省的霑化县(Chiêm Hoá);在中国湘桂黔交界的城步、绥宁、新宁、通道、三江、龙胜、融安、融水、临桂、黎平、从江、榕江等县,也居住着几万这样自称的居民,皆被视为瑶族的一支,称为“八姓瑶”。
“巴哼”意为“八姓”,即邓、盘、赵、卜、戴、沈、洪、蓝这八个姓。这些姓有两种读法,分别是源自汉语的读音和本民族语言的读音,如卜姓读“嘎波”。每个姓又分为三支,各支都有来历传说。也有学者提出,巴哼中的“ŋ̊ŋ35”与苗族、瑶族其他支系的自称如“nu12”、“mjen21”、“ne31”等同源,这些族群皆是“苗蛮”的后裔。根据族人的口传历史,在越南的巴天族是在17、18世纪,与瑶人一起从中国迁徙而来的。
越南官方对该民族的称呼“Pà Thẻn”可能源自汉台语中“八姓”的发音。
巴天族的语言巴哼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属于苗瑶语系苗语支。详细归属有争议,早期由于资料缺乏,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布努语或苗语的方言。近年,根据对基本词汇的比较,学者倾向将其划为独立的语言。无文字,历史上受汉文化影响,汉语借词丰富。
1994~1995年,法国学者聂芯(Barbara Niederer)详细调查了越南河江省北光县新郑社和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的巴哼语,并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两地的巴哼语基本相同,只是声调略有差异。
巴天族主要从事农业,在坡度不大的林地边缘种植水稻,亦于有碎石的地里种植玉米,耕作方法为原始的刀耕火种。使用牛耕的历史不长,从前虽然养牛,却不用于农事,而用于出售、交换或食用。
巴天族的村落由数十户组成,传统住宅是干栏式结构,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近几十年来,已有平房和半干栏半平房出现。巴天族新住房完工后,要举行“贺新房礼”。
婚姻严格遵循同姓不婚的原则,有男娶女和男子入赘两种形式,前者花费较大。孩子出生后不取名,按各家的长幼顺序叫老大、老二等,并在加上父亲的名字以示区别。男子成人后行取名礼,从巫师写好名字的几张纸中抽取一张,定为正式名字,并终身使用直至去世;女子虽然也取正式名字,但不行取名礼,死后不使用,而称某某之妻。
巴天族在家里祭拜祖先,也有一些信仰与农业有关,如播种前要以彩色糯米饭祭土地神;正式收割前,要割回一些谷穗煮成新米饭,盛三碗与瓜果、野菜一并供祭狗、猫和猪,剩下的方给人吃。
与很多民族对神灵的崇拜充满敬畏相比,巴天族对神的信仰有独特的方面。例如,久旱之时,人们会捉来代表龙王的螃蟹和乌龟,又捅又戳,以使龙王被激怒而下雨。
巴天族的民间文化丰富,主要有传说、民歌、舞蹈和音乐等形式。常用乐器有排箫、称为“lay nhay”的弦乐器以及竹笛。
各家都有织布机,女子出嫁前都要织布以示灵巧。民族服饰为妇女织布制成,颜色鲜艳,设计独特。男子身着长袍,青色长裤并佩戴头巾;女子著长裙,以红色为主色调,多佩戴银饰。
重要节日为“跳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