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波恩站(英语:Marylebone station,英语发音:/mærɪləbən/ 或 /ˈmærələbən/、/ˈmærɪbən/、/ˈmɑːrlɪbən/、/ˈmærɪlɪboʊn/)是一个伦敦中央铁路终点站(英语:London station group),位于西敏市马里波恩地区,与伦敦地铁的车站连接。在英国全国铁路网络又称为“伦敦马里波恩站”(London Marylebone),是往伯明翰的奇尔特恩主线(英语:Chiltern Main Line)的南端终点站。在伦敦地铁上,此站位于贝克卢线介乎埃奇韦尔路和贝克街站之间,属于伦敦第1收费区。
此站于1899年启用,作为大中央主线(英语:Great Central Main Line)的伦敦终点站,是英国近100年来最后一条主要启用的铁路,将首都连接至诺丁汉、谢菲尔德及曼彻斯特等城市。马里波恩是伦敦铁路终点站当中最后一个建成的,同时也是其中一个最小的,只有原先预计站台数量的一半。此站与地铁的连系有限,因为当时此处附近已经有许多地铁路线。
马里波恩站由于人流偏少,大中央主线于1966年关闭后开始逐渐减少使用。到了1980年代陷入关闭危机,然而由于伦敦-艾尔斯伯里线(英语:London to Aylesbury Line)(大中央主线的仅余部分)以及由高威科姆(英语:High Wycombe railway station)的通勤人流仍然存在而重新复活。1994年车站找到了作为奇尔特恩主线终点站的新定位。英国铁路私有化(英语:privatisation of British Rail)以后,车站在2006年扩建了两个额外站台并改善了前往伯明翰雪丘(英语:Birmingham Snow Hill railway station)的服务。2015年开始加入途经一条新的连接线连上牛津-比斯特线(英语:Oxford–Bicester line),来往马里波恩和牛津园道(英语:Oxford Parkway railway station)的线路,在2016年12月11日起延长至牛津。
马里波恩亦是英国版地产大亨的其中一员,此外由于比其他伦敦终点站较安静,因此亦较常用作拍摄用途。
此站位于马尔科姆广场,东西横贯中央伦敦马里波恩的马里波恩路(英语:Marylebone Road)以北,贝克街邻近东面和东南面。此站位于区域邻里利森树林的北面,北面与南面的圣约翰伍德区可投影至布莱恩斯顿及多实广场。东北面为摄政公园,北面主要为罗德板球场的住宅区,而南、西南以及东南面为混合使用的街道网络。其他邻近的伦敦铁路终点站包括尤斯顿车站和帕丁顿车站。
伦敦公交2、13、18、27、30、74、113、139、189、205、274、453路,以及夜间线路N18、N74、N205服务此站。
主线车站设有6个站台,两个于1899年建成,两个于1980年代添加至旧的无分隔带道路(英语:Carriageway)中,其余两个建于2006年9月。这是伦敦唯一一个非电气化的终点站。马里波恩由奇尔特恩铁路管理(德国铁路的一部分),成为伦敦终点站当中少数不由英国全国铁路管理的车站之一。
奇尔特恩铁路运营此站的所有铁道服务,连接奇尔特恩主线(英语:Chiltern Main Line)及伦敦至艾尔斯伯里线(英语:London to Aylesbury Line),并停靠高威科姆(英语:High Wycombe railway station)、艾尔斯伯里(英语:Aylesbury railway station)、比斯特(英语:Bicester North railway station)、班贝利(英语:Banbury railway station)、莱明顿温泉(英语:Leamington Spa railway station)、沃里克(英语:Warwick railway station)、索利霍尔(英语:Solihull railway station)、伯明翰沼泽街、伯明翰雪丘(英语:Birmingham Snow Hill station),尖峰时期另外停靠斯托尔布里奇交汇站(英语:Stourbridge Junction)和奇德尔敏斯特(英语:Kidderminster railway station)。此外亦设有途经牛津-比斯特线(英语:Oxford–Bicester line)前往牛津以及部分途经莱明顿-斯特拉特福德(英语:Leamington–Stratford line)支线前往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德(英语:Stratford-upon-Avon railway station)。
马里波恩站的早期历史与大中央铁路的大中央主线(英语:Great Central Main Line)延伸至伦敦有紧密联系。1864年当爱德华·华特金爵士(英语:Edward Watkin)成为曼彻斯特、谢菲尔特及林肯郡铁路(英语:Manchester, Sheffield and Lincolnshire Railway)(MSLR)的主席时,由于该线不直接连上伦敦,因此无利可图。华特金对将客流转移至大北方铁路(英语:Great Northern Railway (Great Britain))感到不太高兴,于是在1872年他成为大都会铁路的主席时,他决定兴建一条专线连接MSLR和中央伦敦。
前往马里波恩的线路是大中央主线最后一段兴建的线路。1890年代进度受反对拖延,尤其是线路将通过罗德板球场,该球场是伦敦的首要板球场和马里波恩板球俱乐部(英语:Marylebone Cricket Club)的主场。当时华特金保证罗德板球场不会受铁路建设而受到牵连,而1893年3月28日一项完成线路的议会法案获得通过。此站建于邻近布兰德福德广场和哈尔伍德广场附近、摄政公园以西51英亩的土地上。为了将哈尔伍德大道和罗斯摩尔路改为联外道路,共驱逐了超过4,000名工人,当中大约2,600人在圣约翰伍德路的新公寓重新安置。华特金在1894年以健康理由辞去主席一职,并由(第一代)华恩克里夫勋爵爱德华·蒙塔格-斯图瓦特-沃特里-麦肯芝(英语:Edward Montagu-Stuart-Wortley-Mackenzie, 1st Earl of Wharncliffe)取代。通过罗德板球场进入车站的隧道于1896年9月至1897年5月之间以明挖随填隧道兴建,以免取消任何板球比赛。
车站于1898年7月27日开放煤炭发送,并于1899年3月15日向乘客开放。此站时大中央铁路伦敦延伸主线的终点站,亦是在1号高速铁路以前最后一条进入伦敦的主要铁路线。大中央铁路连系伦敦与高威科姆(英语:High Wycombe railway station)、艾尔斯伯里(英语:Aylesbury railway station)、拉格比(英语:Rugby Central railway station)、莱斯特(英语:Leicester Central railway station)、诺丁汉(英语:Nottingham Victoria railway station)、谢菲尔德(英语:Sheffield Victoria railway station)与曼彻斯特。由西北米德塞克斯、高威科姆和艾尔斯伯里开出的普通服务都以马里波恩为终点站。大中央铁路于1905年将总部由曼彻斯特搬至马里波恩。
车站由亨利·威廉·布拉多克设计,是大中央铁路的工程师。有鉴于大中央铁路缺乏资金,故设计时较为温和。主售票厅为63英尺乘40英尺6英寸。这是一个在地化的文艺复兴式风格(英语:Edwardian Baroque architecture)以符合周遭带有荷兰山墙(英语:Dutch gable)、以温暖的砖头和米色石头的住宅。大中央铁路的顶端在许多地方挤入锻制铁栏。
原先计划有8个站台,但有一半设计为“可能的未来扩充”,而大中央主线的建筑费用比预期多。前往车站的线路通过70英亩的中产房屋,包括位于圣约翰伍德的埃尔房地产以及罗德附近的地区,导致居民抗议,并需要重置轨道和车站设施。额外的站台并无足够资金完工,只兴建了4个站台,3个位于火车棚(英语:train shed),1个在西面(4号站台)。因此,大厅比其他车站更长,而且在20世纪几乎只有三面墙。没有北墙,而大中央铁路预料在延长的火车棚下的其余4个站台将会在后来兴建。然而后来空出的土地兴建了办公大楼。伦敦延伸线的费用意味长毗邻的由罗伯特·威廉·埃利斯设计的大中央酒店是由另一间公司兴建。该酒店只运营了比较短的时间,1945年就改为办公大楼,成为英国铁路由1948年至1986年的总部,直至1993年才恢复成为酒店。
大中央铁路1897年在该处兴建了机器棚,但时候不长。不过蒸汽服务地区,包括转车盘和装煤台(英语:coaling stage)仍然继续使用,直至1966年所有蒸汽列车退出此站的运营。
大中央铁路的未曾出现大量人流,因为这是最后一条兴建的铁路主线,并对建立已久的对手有利可图的乘客运输竞争力较差(尤其以圣潘克拉斯为终点站的米德兰铁路)。乘客人流低意味着马里波恩是伦敦铁路终点站当中最安静的。大中央铁路对部分使用大都会铁路的线路抵达马里波恩感不太高兴,并于1906年4月2日开设了一条新线前往高威科姆。额外的郊区服务增加了车站人流,过去人流一度低达车站的职员比乘客还多的地步。乘客人流较稀疏,因而线路较注重货运,尤其是煤,1914年时有67%的流量与货物有关。由北部和东米德兰开出的列车到达毗邻车站的货运站,该货运站是伦敦最大的。
线路的全盛时期为1923年大中央铁路纳入伦敦及东北铁路,至1948年该铁路国有化成为英国铁路东部地区之间。因此,许多高声望的蒸汽火车头,例如飞行苏格兰人号(英语:LNER Class A3 4472 Flying Scotsman)、尼格尔·格雷斯利爵士号(英语:LNER Class A4 4498 Sir Nigel Gresley)以及野鸭号(英语:LNER Class A4 4468 Mallard)这些主要在东岸主线运营的列车也经常在此线路上出现。部分线上特殊列车前往如苏格兰等目的地。车站自从1923年兴建温布利球场后变得非常繁忙,以应符大批希望观看1923年英格兰足总杯决赛的观众。翌年开设了由马里波恩开往温布利公园大英帝国展览(英语:British Empire Exhibition)的特殊服务。
与其他伦敦终点站不同,马里波恩在伦敦大轰炸时遭受的损害较轻微,只在1940年11月5日至26日隧道破裂,以及1941年4月16日货运站被炸时关闭。
1948年英国铁路国有化以后,马里波恩站原先计划继续作为长里程车站,同时引入了新服务,包括卡特勒大师号(英语:Master Cutler (train))往谢菲尔德以及南约克郡人号(英语:South Yorkshireman)往布拉德福德,然而人流仍然不多。由1949年起,所有前往高威科姆和里斯伯勒王子的普通列车改道前往马里波恩,但两年后列车频率也减少了。
大中央主线和米德兰主线线路重叠,因此马里波恩开出的长程列车自1958年起开始缩减,导致最终大中央主线受比钦大斧影响下,艾尔斯伯里以北的线路于1966年9月4日关闭 。
线路转移至英国铁路东部地区(英语:Eastern Region of British Railways)转移至英国铁路伦敦米德兰地区(英语:London Midland Region of British Railways)以后开始走下坡,尽管车站和头几英哩的线路自1950年起一直是英国铁路西部地区(英语:Western Region of British Railways)的一部分。1958年,卡特勒大师号改道经东岸主线前往国王十字车站。1960年起所有快车服务中止,而1965年货运亦同时中止。由此时开始直至关闭为止,仅余下一些每日长里程“半快速”往诺丁汉的服务。马里波恩的货运场关闭,并出售予大伦敦议会(英语:Greater London Council)以兴建房屋。最后一列长里程列车于1966年9月4日运行,只余下翌年帕丁顿车站进行信号工程时短暂的复活。
马里波恩当时只是艾尔斯伯里和高威科姆的普通列车终点站,部分延长至班贝里(英语:Banbury station)。蒸汽火车退出运营后转为内燃动车组运营。1962年普通列车引入了英国铁路115型列车(英语:British Rail Class 115)。车站则于1973年由西部地区转移至伦敦米德兰地区管理。大中央铁路由马里波恩经高威科姆(英语:High Wycombe railway station)的长里程连接线亦于同年关闭。
1960年代后,车站因缺乏投资,以致于普通列车和车站都走下坡。到了1980年代初期,马里波恩站面临严重关闭危机。1983年,英国铁路主席彼德·伯格(英语:Peter Parker (British businessman))委托研究将马里波恩改为“高速公交道路”的可行性,而马里波恩站将成为长途客运站。介乎马里波恩、山上哈罗以及南莱斯里普之间的轨道将会关闭,并改为道路以供公交和客运使用。途经高威科姆的英国铁路服务将改道往帕丁顿,而艾尔斯伯里的服务将由伦敦地铁大都会线的延长取代,并改道往贝克街。
英国铁路正式宣布计划在1984年3月15日关闭车站,等待状态咨询流程。马里波恩站亦贴出关闭告示。计划引起了争议,面临当地居民和公众强烈反对,并导致延长达两年的官司。不过等待关闭期间,人流由1968年水平只下跌了大约每日400人。同时改为公交道路的计划也线路的净空限制也证实不可行,而关闭的计划则安静地放弃了。
车站在英国铁路东南网络(英语:Network SouthEast)的控制下重回正轨。引入跨模式无限使用的“首都卡”(Capitalcard)(现时为旅游卡(英语:Travelcard))导致大幅提高了进入伦敦的通勤人数,吸纳了帕丁顿和贝克街的剩余容量,也排除了马里波恩站服务改道的可能性。
马里波恩站由1986年4月30日关闭危机回复过来,车站还获得了8500万英镑现代化和翻新计划的经费。资金由将车站一部分出售予发展商,包括原先车站西面4个站台的其中2个以及列车棚的第三跨径。为了取代这些,中央驾驶室道路进行移除,原址加入了2号和3号两个新站台。通向马里波恩的线路现代化(英语:Total route modernisation),加入新信号以及提高线路速度。1991年,普通列车的115型(英语:British Rail Class 115)列车由165型(英语:British Rail Class 165)涡轮列车取代,同时加密了班次。往班贝里的服务在1994年延长至重开的伯明翰雪丘站(英语:Birmingham Snow Hill station),成为自1966年以来马里波恩站再次出现长途列车。
铁路私有化(英语:Privatisation of British Rail)后,1996年奇尔特恩铁路获得了铁路服务,并开发了往伯明翰雪丘的城际服务。2002年开设了往基德尔敏斯特(英语:Kidderminster railway station)的列车。同年线路恢复复线,而马里波恩站在2006年还在奇尔特恩的长青2计划内扩建了2个额外的站台。新的站台(6号站台)在2006年5月启用,而5号站台和缩短了的4号站台则在9月启用。5号和6号站台建于当年货物侧线和邻近温布利球场站(英语:Wembley Stadium railway station)的货运站。
2007年9月,铁路规范办公室(英语:Office of Rail Regulation)颁发了雷克斯汉姆什罗普郡及马里波恩铁路(英语:Wrexham & Shropshire)(WSMR)公司许可,运营由北威尔士的雷克斯汉姆(英语:Wrexham General railway station),途经什鲁斯伯里、特尔福德(英语:Telford Central railway station)以及西米德兰前往马里波恩,在2008年初开始运营,重开了由伦敦直达什罗普郡的服务(雷克斯汉姆已经有维珍列车服务前往尤斯顿),平日来回共5班。2009年3月减至4班,到最后2011年1月因客量减少而中止,关闭被指与经济大衰退有关。
2008年12月,有计划重开来往威尔士中部的阿伯里斯特威斯和伦敦的服务,最后于1991年运营,在伦敦以马里波恩为终点站。WSMR的线路在什鲁斯伯里连接坎布里安线(英语:Cambrian Line)后,爱瑞发威尔士铁路宣布一项每日两班的咨询。这个计划在雷克斯汉姆及什罗普郡的反对下放弃。
2011年,奇尔特恩铁路取得了由第一大西部由牛津往比斯特镇(英语:Bicester Town station)的线路,以准备开办一条由奇尔特恩主线(英语:Chiltern Main Line)前往大学代表线(比斯特镇站所在线路,每2小时有一班由马里波恩开往牛津的线路。工程原先预计在2011年开工,但一年后发现大学代表线其中一条隧道内发现蝙蝠栖息而延迟。往牛津园道(英语:Oxford Parkway)的服务于2015年10月开办,而直达牛津的服务于2016年12月开办。
截至2016年12月,马里波恩开出的典型平日离峰服务频率是:
高峰时段有额外服务,部分伯明翰列车延长至奇德尔敏斯德(英语:Kidderminster railway station)或斯特尔布里奇交汇站(英语:Stourbridge Junction railway station)。
车站启用时设有一个餐厅和自助餐厅。英国铁路于1948年取代后餐厅改为自助服务式运营。“Victoria and Albert”酒吧于1971年12月14日开放。在21世纪,大厅拥有少量商店。
1913年3月28日,一列开往高威科姆的列车与另一列由莱斯特开来的列车相撞,导致来车1名乘客死亡和23人受伤。原因被指为中间起动信号在主起动器准备完成前先降下,而后者的视野被烟雾遮盖。
2015年12月11日,一列进站列车着火需要疏散。原因相信与空调系统的故障有关。
伦敦地铁车站位于贝克卢线介乎贝克街和埃奇韦尔路之间,与主线车站一同位于伦敦交通局伦敦第1收费区(英语:List of stations in London fare zone 1)。主线站厅设有滚梯,亦设有伦敦地铁的票务厅。车站设有木制滚梯,自1987年国王十字站大火以后伦敦地铁系统少数仍未更换的滚梯,直至2004年。
马里波恩只与一条线路连接,与其他伦敦终点站如尤斯顿车站或帕丁顿车站不同。此站与环线并不连接,该线比此站早30年兴建,而同线路南绕。最接近的环线车站为埃奇韦尔路和贝克街。
地下车站于1907年3月27日由贝克街及滑铁卢铁路(英语:Baker Street and Waterloo Railway)启用,当时名称为“大中央”(Great Central)。铁路以此为终点站,直至6月15日延长至埃奇韦尔路。车站于1917年4月15日更名为“马里波恩”。然而,原有的名称仍在站台墙壁瓷砖出现,虽然该批瓷砖是以取代反映原有风格而设计。
现时的入口于1943年2月1日启用,原先车站大楼位于西面、哈尔伍德大道和哈尔伍德台的交汇点,经历战争损坏和滚梯的引入。旧大厦由伦敦地下电气铁路公司建筑师莱斯利·格林(英语:Leslie Green)设计,使用电梯抵达站台。该车站大楼于1971年拆除,现址由一间经济型酒店占据。
作为其中一个最安静的伦敦铁路终点站,马里波恩经常成为拍摄地点。在披头士乐队的电影《一夜狂欢》于1964年4月于该处拍摄,同时亦为1965年电影《伊普克雷斯档案(英语:The Ipcress File (film))》的开场和1978年电影《三十九级台阶(英语:The Thirty Nine Steps (1978 film))》(代替圣潘克拉斯车站)。根据伦敦电影(英语:Film London),车站仍会继续用作拍摄。
马里波恩是伦敦在英国版《地产大亨》游戏内的四个伦敦终点站之一,其余三个分别为国王十字站、芬乔奇街站与利物浦街站。同时该游戏于1930年代中期设计,所有车站都由伦敦及东北铁路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