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加拿大雁
✍ dations ◷ 2025-10-19 23:25:36 #加拿大雁
加拿大雁(学名:Branta canadensis;英文:Canada Goose),属于雁形目鸭科黑雁属;种名canadensis为拉丁文,“来自加拿大”之意。加拿大雁为体形巨大的雁形目鸟类,其成鸟体长可达100厘米,翅膀展开时的长度为160至175厘米。这鸟类有7个亚种,主要是体型和毛色的分别,但都被认为是加拿大雁。而其雄雌则同形同色。雄性重3.5至6.5公斤,善于保卫其领土。雌性则稍轻,约3至5.5公斤,并与雄性的鸣声不同。成鸟颈部甚长,整个头部颈部均以黑色为基色;两侧颊部具三角形白色斑块,这块白色斑块是辨识本物种的重要特征;上体肩部、背部均为较深的灰褐色;翅上的覆羽与肩羽颜色相同为灰褐色,具有浅褐色的羽缘;飞羽亦为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尾羽黑色;与上体的灰褐色相比胸部的颜色要浅很多,呈略现褐色的白色,自肩部的灰褐色到胸部的白色,其体羽颜色变化非常平缓,并无明显的边界存在;腹部颜色与胸部相近,直至尾下覆羽亦为较浅的近白色,在这个部位,尾下覆羽的白色与尾羽的黑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两胁密布与上体颜色接近的灰褐色宽大纵纹;虹膜黑色;喙黑色;足黑色。加拿大雁是群居性鸟类,栖息在平原的湖泊、沼泽以及河流平缓的水面。与雁属鸟类一样,黑雁属的鸟类也是素食主义者,加拿大雁也不例外,它们的食谱中不仅有水生植物,还有陆生的各色野草,以及农作物(尤其是在鸟类迁徙时或冬天)。在约2岁的时候,加拿大雁会开始找配偶,之后多数会一直生活在一起。当然如果其中一只死了,另一只便会找新的配偶。雌性每次产4至8只蛋。孵蛋期间,雌雄鸟都会保护它们的巢穴,但雌性的时间较长。在这段时间,它们会丧失了它们的飞行羽毛,所以直到孵化完才能飞。这个时期大概维持25至28天。成年的加拿大雁多数会领着小雁成直线地飞,并由一只较成年的带在队伍的最前方,其他则在队伍的后面。在保护幼鸟时,雁爸爸妈妈都会猛烈地赶开附近的生物,由很小的画眉到其他雁类,再到人类都是一样。加拿大雁也会由几只成年的雁和一群年幼的雁组成一个群组,称为“托儿所”(crèches)。年幼的雁不会离开它们父母,直至春季迁徙后,也就是当他们返回它们的出生地时。著名的品种常见于北美洲。它们生长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的不同栖息地。它们的巢穴多数在邻近水边的高地,有时在海狸的巢穴上。它们的蛋产在有植物或有草的低洼地。五大湖地区保持着很大数目的加拿大雁。像多数的雁,它们也会迁徙,过冬的地区大多数是美国。当一大群加拿大雁的迁徙飞行的形状为V型时,代表转入春天和秋天。在部分地区,迁徙路线可能会因栖息地和食物源头改变而变迁。在暖和气候的地区,例如太平洋西北面,由于没有食它们的动物,因此部分加拿大雁不会迁徙。当加拿大雁受到其他生物的威胁,它们会发出发出嘶嘶声来赶走这些生物。加拿大雁为典型的新北界鸟类,广泛于北美洲各地,偶见野生种群越冬于日本东北部和东北亚其他地区;本物种经过引种扩散至欧洲、亚洲以及新西兰等地,在亚洲东部有本物种引入;在中国,仅有北京附近区域有本物种野生种群的记录,相信是引入种群逃逸野化而形成的种群。另外根据观鸟爱好者的记录,在鄱阳湖区也有本物种的观测记录。经鸟类系放证明,加拿大雁已自然地扩散至西欧。这些亚种主要为parvipes。加拿大雁也出现于堪察加半岛,西伯利亚东部,中国东部和整个日本。较大的加拿大雁也广泛地扩散至欧洲,并已有野生加拿大雁在英国,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饲养的野生鸟也常见于公园,在某些地方更被视为害鸟。此外也证明多数的堪察加半岛的和部分英国的加拿大雁已建立了一定的迁移形式。这类雁首次发现于17世纪后期的英国,并被加入詹姆斯二世的水鸟聚集地—圣詹姆斯公园。之后,加拿大雁更成了新西兰的狩猎的鸟类之一,但同时加拿大雁也成为部分地区的问题。在20世纪早期,由于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早期的过分狩猎和栖息地的减少,导致这品种的数目严重下降。巨大的加拿大雁亚种被认为已于50年代绝种。直到1962年,少数群的这类品种被发现于明尼苏达州的罗契斯特市过冬,记载于Harold Hanson写的《伊利诺伊斯州自然历史概观》(Illinois Natural History Survey)。由于狩猎的有关法律,和栖息地保养、保护等计划的改善,它们的数目在多数地方渐渐回升,虽然有些本地亚种,例如occidentalis的数目仍然在下降。此外,加拿大雁也可适应城市环境,尤其是那些修剪良好的草地和宽大的池塘,例如高尔夫球场地和市镇公园。本物种种群数量较大,未被列入保护动物目录,同时本物种也实现了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驯养的加拿大雁是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
相关
- 植物界轮藻、一种杂交蔷薇、百岁兰; 小毛毡苔、蓬蘽、欧洲酸樱桃; 银杏、柳树、溪苔属; 非洲苏铁、蕙兰、一种藓类; 一种蕨、紫菀、朝鲜冷杉。有争议:植物(英文:Plant)是植物界(学名:Plantae
- 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英语:Anaphylaxis)反应系指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发病极快且具有致命性。通常会伴随以下症状:起痒疹、舌头或咽喉肿胀、呼吸困难、呕吐、头晕及低血压;以上症状往
- 国际中心维也纳国际中心(英语:Vienna International Centre;德语:Internationales Zentrum Wien),通常称作维也纳联合国城,为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UNOV)所在地,位于多瑙河以北。维也纳国际中心
- 藏缅语族藏缅语族是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印度东北部、尼泊尔、巴基斯坦、不丹、缅甸、泰国、越南等地的一组语言。根据民族语网站2009年的资料,藏缅语族共包含有435种语言,其中主要的语
- 威廉·哈维威廉·哈维(英语:William Harvey,1578年4月1日-1657年6月3日) 英国医生,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根据实验,证实了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现象,并阐明了心脏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指出血
- 非诺特罗非诺特罗(Fenoterol) 是一种用来扩张呼吸道的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非诺特罗 属于拟交感神经药 β2 刺激剂和气喘药。非诺特罗 由勃林格殷格翰制造和销售,商品名称为:Berotec
- 得克萨斯州诉怀特案德克萨斯州诉怀特案(74 U.S. 700 (1869)),是1869年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进行诉讼的一个重要案例。在该案中,德克萨斯州的内战后重建政府声称德克萨斯州的邦联政府在内战期间非法
- 神奈川条约《神奈川条约》(日语:神奈川条約,英语:Kanagawa Treaty)为1854年3月31日(嘉永7年旧历三月初三)江户幕府与美国所缔结的条约,日本通称为《日美和亲条约》(日语:日米和親条約)。签约代表
- 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列表,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主列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1901年首次颁发,得主是德国科学家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每一位获奖者都会得到
- 保 铮保铮(1927年12月-),江苏南通人,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保铮早年就读于南通中学。1949年考入大连工学院电讯工程系,1952年随院系调整前往张家口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次年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