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汉字

✍ dations ◷ 2024-12-23 00:17:14 #日语汉字
日语书写系统汉字假名使用罗马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笔顺 ‧  偏旁 ‧  六书 ‧  部首汉字结构(合体 ‧ 独体) ‧ 部件俗字 ‧ 异体字 ‧ 多音字 ‧ 通假字 ‧ 假借字隶变 ‧ 隶定 ‧ 古今字 ‧ 生僻字右文说 ‧ 同形异义词陆 ‧ 港 ‧ 台 ‧ 新 ‧  日 ‧ 琉 ‧ 朝 ‧ 越吴语字 ‧  粤语字 ‧  四川方言字 ‧  南京官话字客家话正音正字 ‧ 台湾客家语书写推荐用字 台闽汉字(字 ‧ 词)繁体字 ‧ 简化字汉字简化方案 ‧ 二简字 ‧ 简笔字旧字体 ‧ 新字体 ‧ 扩张新字体 当用汉字 ‧ 常用汉字 ‧ 同音汉字书写规则韩国国字 ‧ 朝鲜汉字 ‧ 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合文 ‧ 女书 ‧ 则天文字 ‧ 闽南借音字 ‧ 注音符号 喃字 ‧ 岱喃字 ‧ 假名(万叶 ‧ 平 ‧ 片) 口诀 ‧ 吏读 ‧ 乡札 ‧ 韩国国字 ‧ 西夏文 方块侗字 ‧ 古壮字 ‧ 僰文 ‧ 傈僳竹书 ‧ 仡佬字音读 ‧ 朝鲜汉字音古汉越语 ‧ 喃音 ‧ 汉越音日本汉字(日语:漢字/かんじ Kanji */?),又称日语汉字、日文汉字,是书写日语时(特别是现代日语)所使用的汉字。日本汉字的写法基本上与现代中文使用的汉字(包括简化字和繁体字)大同小异。古代日本几乎完全使用汉字书写文言文。自近代以来,出现一部分由日本人独创的汉字,称为日制汉字或和制汉字,日本官方定为国字,当中部分已被中文收录。和制汉字主要指未被中文吸收的汉字。《诸桥大汉和辞典(日语:大漢和辞典)》是最大的日本汉字字典,共记载接近五万个汉字,不过在战后的现代日文中常用汉字大约只有两千余个。汉字从中国传到日本的确切时间点目前尚无定论,一个说法是汉字从公元五世纪随着一些百济佛教僧侣将中国的经书带到日本而传入的,另一个是7至9世纪的遣唐使为唐文化及佛教文化在日本的广泛传播作出重大贡献,也把汉字带进日本。这些经书的汉字当初是模仿中国的发音来读的,不过一套称为“汉文”的书写系统开始得以发展。汉文主要是中文文章插入日语独有的助词,让日语使用者可以依从日语的语法去阅读汉字写成的文章。当时日文并没有书写系统。后来发展出一套源自《万叶集》、称为万叶假名的表音系统,万叶假名使用的是一套指定的汉字,纯粹假借它们的发音来表记日文诗歌。以草书书写的万叶假名后来演变成今日的平假名。当时不被允许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也能使用这套平假名来书写日文。平安时代大部分的女性文学都是以平假名来书写的。片假名也是从差不多的方式发展的:寺庙里面的学生把汉字的其中一部分分拆出来成为片假名,用来标注汉字的发音,还有汉文里的日语助词。随着日文书写系统得以成熟和发展,如今汉字用于大部分名词、形容词和动词,而平假名则用来书写动词词尾(送假名)、纯日语词汇、或者表记汉字难写的辞汇。平假名也用于标记日本汉字的读音(振假名)、和书写给汉字水平不够的人为对象的读物,如小孩、日语学习者的书籍。片假名则由于它的方形结构,用于象声词和外来语。片假名用来书写外来语的习惯来的比较晚,外来语原先是用汉字书写表意的,如“煙草”代表“タバコ”(tobacco)。不过现在反过来有许多外来语词汇正在代替一般词汇。有语言学家估计现今常用日语有三分之一是外来语及汉字英语。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日本没有像越南或北朝鲜一样废除汉字,也没有像韩国那般减少汉字的使用频率,但近年来日本年轻人的汉字水准参差不齐,甚至有些高中生连汉字也不会写,只能用假名来代替汉字。日本汉字的读法大致分音读、训读两类。2010年改定的《常用汉字表》共收录汉字的音读2352种,训读2036种。音读,指源自中国传入的读音,与现代某些汉语(例如粤语)的汉字发音相同或近似。另可细分为吴音、汉音、唐音三类。公元五至六世纪,汉字由中国或者朝鲜传入日本,在此时传入日本而得日文读音的汉字,当时没有读法的名称,学汉音之后,此读法称为“吴音”,“吴”是学汉音的留学生叫的蔑称。另外,在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派遣往大唐长安学习的日本学者,把中国的汉字带回日本,依这种方式得音的日语汉字称为“汉音”;再加上镰仓时代以后(南宋至明清),随禅宗的留学僧或者贸易商人所传入日本的汉字读音,共称为“唐音”。训读,是为了标示原来存在的日文词汇而加上联系的汉字,与中文读音无关联的汉字读法,可说是为了解决原本日文词汇有音无字的现象。因日本曾广泛使用汉文训读,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训读数量十分巨大,但其中大多已被淘汰,成为“古训”。训读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即有些汉字词必须作为整体来发音,而不能拆开来读,这种训读称为熟字训,如“大和”(やまと)。这类训读在历史上亦不少,不过现代常用的熟字训不多,可参考《常用汉字表》附表。日文部分词汇也有音、训二读,并有不同意思。例如“仮名”(假名)一词,音读为“かめい”(kamei),意思为假(借)的(文)字。训读读作“かな”(kana)的话则指用来书写日文字的平假名、片假名的总称。由于日本汉字读法复杂,为了正确表示汉字的发音,书写日文时可以在汉字上/旁添上假名,表示汉字的读法。这种近似中文注音或拼音的标记,在日文叫做“振假名”(振り仮名,furigana)、“读假名”(読み仮名,yomigana)或“Ruby”(ルビ),常见于幼儿书籍、日语学习者书籍中,或用来表示不常用汉字或日本人姓名的发音。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部分汉语方言中,称为文白异读。不过由于汉语与日语的差异远大于汉语内部差异,汉语的文白异读远没有日语音读与训读的差异那么显著。部分汉字有“旧字体”和“新字体”之分,类似中文的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差别:旧字体在二次大战之前使用,1946年文部省引入新字体。日本造新字体基本上是通过简化、删除笔画的方式,但有例外,常见的如:非但没有删减,反而增添。以上两字都含有“少”字缺一点的部分,新字体就干脆写成“歩”。但这种改动通常限于常用汉字,表外字“捗”等字形未作调整。根据《同音汉字书写规则》,还有些字被近义字或同音字(以日语为准)取代,如日本的字形表,以往采用字模印刷,今天《常用汉字表》已使用电脑字型排印。字形的具体细节,在电脑字型里可以很讲究,却跟手写字分别很大。即使字型厂商设计了“教科书体”作为学童教材的内文字形,模仿手写时的特征,但学童日常书写时,并不可能像机械输出般,把每个字都写得一式一样。教师、家长对手写字细节的正误判断,往往莫衷一是。为解决这问题,2016年,日本文化厅的“文化审议会国语分科会汉字小委员会”颁布研究报告,名为《关于常用汉字表字体、字形的指南》。指南说明一些手写汉字的细节差异,并不构成错误,都应视作书写正确。例如“‘木’的竖笔是否带钩”、“‘米’的最尾两笔是否和‘十’字中心相触”、“‘今’的第三笔是点还是横”、“‘令’的下方是‘ㄗ’还是‘マ’”、“‘礼’的首笔是直点还是斜点”、“‘口’第一笔和第二笔起笔处是否相触”等问题,无论学生怎么写,教师都不应把它们当作错字。日本汉字多数直接借自中国汉字,但亦有一些汉字是由日人根据中国汉字的六书自创的“会意”或“形声”汉字。这些日本自造汉字不同于中国大陆通行的简化字,是只限于日本语使用的汉字,在日本称为“国字”或“和制汉字”:部分日本自造汉字亦逆输出至其他汉字文化圈地区。如现代中文收录:“呎”、“腺”、“鳕”。另外,有些汉字并非起源于日本,但其今义借自日本,如“癌”(cancer),故有时会被误认为是日本人造的汉字。“癌”是形声字,声符为“嵒”(同“岩”),北京音原为yán,后来引入“癌症”之义后因易同“炎症”混淆,遂借某些方言的发音改读ái。部分日本汉字的意思和原来中文汉字的解释有所出入。这些汉字被称为“国训”:国训和自造汉字的区别是,国训所用的汉字在中文中原本就有使用,只是释义有所不同;而自造汉字所用的汉字在中文中并不存在,所以也不存在该字在中文中原本的释义。最初,日本人用近音汉字翻译外国地名,之后大部分地名已改用片假名表记,但少数汉字译名至今仍常用,如“米国”(美国/アメリカ),而中国大陆(主要为汉地)、台湾和朝鲜半岛(除首尔外)的地名仍使用其原有汉字名。日本政府于1946年进行了一次文字改革,规定了1850个《当用汉字表》。当用即“临时使用”之意。这1850个之外的汉字不再使用,改以假名表记,或是用同音、同义字代替,并颁行简化的新字体。于是产生以下情况:日本的汉字简化改革,最初导火线是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HQ)教育使节团“建议”以日语罗马字全面取代汉字跟假名,减少汉字与脱汉运动无关;以往日本最多以“常用汉字”规范汉字使用字数,而战后日语中的外来语已改以片假名取代。出现在“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的附录,俗称“教育汉字”。经过1968年、1977年、1989年的追加与改订,现在共计1006字,从小一到小六,各个学年的分配为80字、160字、200字、200字、185字、181字。常用汉字有2,136个,见常用汉字表与JIS之对应。由于普遍认为“当用汉字”对于社会影响实在太大,于是1981年10月1日日本政府又颁订1945个《常用汉字表》,新增少量汉字。并以“目安”为准(即一般社会生活中使用汉字的大致上的标准,不再有强制力)。现行的《常用汉字表》于2010年(平成22年)11月30日以平成22年内阁告示第2号发布,共2136字、4388音训。1981年(昭和56年)内阁告示第1号的旧《常用汉字表》(共1945字、4087音训)宣布废除。JIS汉字编码指日本工业规格(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制定的汉字等文字的字符编码。不在JIS中的汉字有时被称为“环境依存文字”,如“鷗”(后来于2000年改定中加入)。日语中出现的和制汉字,其中有部分已被中文吸纳,也有部分未被现代汉语收录,因而这些和制汉字无法读出字音。由于这些字在日本电影、动漫等大量出现,却没有相对应的读音,民间出现仿读。另外,中国大陆也有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可作为读音参考,见段落相关规范。民间也尝试以前人的方法仿读日本汉字,以易记及字源为原则,主要方法有:“辻”等字常用于日本人名,需要统一的中文读音,因此有些和制汉字的中文读法已获得权威辞典的认可。“匂”为“匈”,疑为“丐”、“葛”的俗字,待考。 小篆“縻”下为“吕+小”亦无作“吕”之形;“麿”是和制汉字“麻吕”之合字。有时也会参照中国大陆的简化字、二简字来仿读。有些中文汉字与日文汉字同形而意义不相通,但仍可作为读音的参考。有时也参照中国大陆的简化字、二简字来发音。有的日本新字既不像中文传统汉字,也不像简化字,但通常找到对应的旧字体就可以知道对应的中文汉字、确定读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05年6月28日提出《日本汉字的汉语读音规范(草案)》,2009年12月21日发布推广、做为日本汉字读音参考。4.1 沿用汉语字词书中已有读音4.2 通过“声旁”认读形声字4.3 分类拟音5.1 日本自造汉字5.2 中日同形字5.3 中国古字或俗字5.4 日本略字(日本简体字)

相关

  • 头孢唑肟头孢唑肟(英文名Ceftizoxime)也称为“安保速灵”“安普西林”“头孢去甲噻肟”“去甲噻肟头孢菌素”或“去甲酰氧甲基唑肟头孢菌素”,是一种不经肠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常以头孢唑
  • 提尔泰奥斯提尔泰奥斯(英语:Tyrtaeus),约活动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古希腊挽歌体诗人之一。在第二次美塞尼亚战争期间,他住在斯巴达,用战争歌曲鼓励斯巴达人,用哀歌体诗句激励迈塞内。他的诗歌
  • 平民平民是古罗马时代罗马公民(不同于奴隶)中最大的群体。他们不同于更高阶层的贵族,在政治和经济上缺少权力。对他们适用的法律为《万民法》。并非所有平民都有土地。随着历史的发
  • 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始于46亿年前一片巨大分子云中一小块的引力坍缩。大多坍缩的质量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阳,其余部分摊平并形成了一个原行星盘,继而形成了行星、卫星、陨星和其
  • 奥克尼群岛奥克尼(英语:Orkney、苏格兰盖尔语:Arcaibh),是英国苏格兰东北部一群岛,南距苏格兰本土仅10英里左右,是苏格兰32行政区之一。该群岛由70个左右的岛屿组成,总面积990平方公里,其中20个
  • 白血球分化抗原分化簇 (也被称为分化群 或简称为 CD) 指的是用来辨识那些用作免疫抗原辨识的细胞表面分子。 在生理学上,CD分子有许多用途,通常用作细胞的重要受体或配体。 CD可用于细胞的讯
  • EP-3EEP-3A/B猎户式(EP-3A/B Orion)与EP-3E白羊I/II型(EP-3E Aries I/II)是一系列主要由美国海军所操作,配备有涡轮推进引擎的信号侦察机。它的机身设计取自同厂的P-3“猎户”海上巡逻
  • 默奇森陨石默奇森陨石(Murchison meteorite)是一块于1969年9月28日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默奇森(英语:Murchison, Victoria)附近发现的陨石,属于碳质球粒陨石,质量超过100千克(220磅),成分上总铁
  • 蒙古人西征蒙古人占领大部分之欧亚大陆中亚(花剌子模) – 格鲁吉亚与亚美尼亚 – 伏尔加保加利亚(萨马拉弯 – 比拉尔) – 安纳托利亚(克塞山) – 欧洲(立陶宛(英语:Mongol invasions of L
  • 回旋辐射回旋辐射是非相对论性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产生的辐射。:289ff非相对论电子的回旋辐射的总功率可以表示成:上式采用高斯单位制, 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