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奇森效应

✍ dations ◷ 2025-04-05 00:31:25 #阴谋论,伪科学

哈奇森效应(英语:Hutchison Effect),又名H效应或零重力效应,是阴谋论的一系列伪科学现象,相传于1979年由加拿大科学家约翰·哈奇森所发现,透过操纵电磁场可以得到反重力的现象,或者会令两种不相关的物质(例如:金属与木头,人与机器)融合在一起。这些现象是哈奇森自称在尝试复制尼古拉·特斯拉的电力实验所出现的现象。

哈奇森是加拿大的一个业余物理爱好者,他喜欢鼓吹一些奇怪的科学实验。在一次实验中,在他摆满各种实验仪器的屋子出现了种种奇妙的现象,放在地上的一根大铁棒飞了起来,在空中悬浮了一秒后“掉到地上。为了厘清真相,哈奇森不断重复他的实验。其后又发生惊人的现象。例如,物体持续飘浮。木头、塑料、泡沫塑料、铜、锌会在空中盘旋,来回穿梭,形成旋涡并且不断昇高,有些物体甚至会以惊人的速度自动抛撞击人。这就是因为触发零点能而产生的“哈奇森效应”。

然而哈奇森无法说明相关原理,也无法在受检测环境下呈现他的实验成果,也没有科学家能复制现象,现多被科学界当成伪科学或诈骗的笑谈。

相关

  • 希舒美11–14 h (single dose) 68 h (multiple dosing)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əˌzɪθroʊˈmaɪsᵻn/ )是一种属于大环内酯的抗生素,于1980年被发现,1981年推出。又翻译作阿红霉
  • 神经发育障碍神经发育障碍或神经发展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是精神疾患中的一种。此用词有几种不同的定义,其中一种范围较窄的定义是指有关脑部,会影响情绪、一般学习能力、自我
  • 胆碱胆碱(英语:Choline),维他命B之一,是一种人类的必需营养素,它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人体合成甘胺酸的原料之一,亦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1864年由 Andreas Strecker 从猪胆汁中
  • 红外线导引红外线导引也常被称作热导引或追热导引,红外线导引以感应、追踪目标物与周遭环境的红外线讯号强度差异来找掌握目标的位置与动向。红外线导引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进行攻击的一
  • 儿少未成年人(未成年者或未成人)是一个社会学或者法学的概念,即是还没有成年的人。在很多国家的法律上,未成年人即是未满法定成年年龄18岁的人。不同的社会或地区对未成年人在心理状
  • 对氨基水杨酸4-氨基水杨酸(英语:4-Aminosalicylic acid,又名对氨基水杨酸、氨基水杨酸或PAS)是一种用于治疗结核病的抗菌药。 它也被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 它通过抑制NF-κB及清除自由基而发
  • 留言板留言板(Bulletin board),或称布告栏是用于张贴讯息的平面物体。可以用于张贴如广告单、留言、便条纸等物。通常分为书写式和软木式,书写式留言板的材料可以是黑板或白板,在使用过
  • 军事法庭军事法庭(英语:Court-martial,简称CM),亦可译为军事法院、军法审判、军法裁判、军法会议、军法处置等,是依照军法(英语:Military justice)审判关于军队等军事组织的犯罪或者在军事组
  • 昆卡鸟昆卡鸟(学名Concornis)是一种反鸟亚纲鸟类。它们生存在白垩纪早期的巴列姆阶,约1亿2700万至1亿2500万年前。其化石是在西班牙昆卡省的拉斯奥亚斯(Las Hoyas)发现。其下只有一个物
  • MOSEF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简称:金氧半场效晶体管;英语: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缩写:MOSFET),是一种可以广泛使用在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场效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