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奇森效应

✍ dations ◷ 2025-04-26 17:31:41 #阴谋论,伪科学

哈奇森效应(英语:Hutchison Effect),又名H效应或零重力效应,是阴谋论的一系列伪科学现象,相传于1979年由加拿大科学家约翰·哈奇森所发现,透过操纵电磁场可以得到反重力的现象,或者会令两种不相关的物质(例如:金属与木头,人与机器)融合在一起。这些现象是哈奇森自称在尝试复制尼古拉·特斯拉的电力实验所出现的现象。

哈奇森是加拿大的一个业余物理爱好者,他喜欢鼓吹一些奇怪的科学实验。在一次实验中,在他摆满各种实验仪器的屋子出现了种种奇妙的现象,放在地上的一根大铁棒飞了起来,在空中悬浮了一秒后“掉到地上。为了厘清真相,哈奇森不断重复他的实验。其后又发生惊人的现象。例如,物体持续飘浮。木头、塑料、泡沫塑料、铜、锌会在空中盘旋,来回穿梭,形成旋涡并且不断昇高,有些物体甚至会以惊人的速度自动抛撞击人。这就是因为触发零点能而产生的“哈奇森效应”。

然而哈奇森无法说明相关原理,也无法在受检测环境下呈现他的实验成果,也没有科学家能复制现象,现多被科学界当成伪科学或诈骗的笑谈。

相关

  • 杓肌杓肌(arytenoid muscle、arytenoid、/ærᵻˈtiːnɔɪd/)为一个单一的肌肉,填补杓状软骨的后凹表面。杓肌源自于杓状软骨的后表面及外侧边界,并被插入相对的软骨之相应部分。杓
  • 广州大学城广州大学城(英文: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简称为HEMC,建设时称“广州地区高校新校区”项目”)是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个大学园区,位于番禺区的小谷围岛,面积17
  • 太空航天飞机航天飞机(英语:Space Shuttle),是一种为穿越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高度100公里的卡门线)而设计的火箭动力飞机。航天飞机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性质,像有翅膀的航天器。迄今只有美国与
  • 葡萄糖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是一种酸性的单链外切型糖苷水解酶,不仅能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还能从淀粉糖链的非还原末端 (即不可以形成半缩醛的羟基) 切下葡萄糖分子。葡萄糖淀粉酶目前已在
  • 科珀斯克里斯蒂学院剑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英语:Corpus Christi College, Cambridge)是剑桥大学的一个学院。基督圣体学院是剑桥大学唯一一所由剑桥市民建立的学院,为纪念学基督圣体和圣母玛利亚始
  • 巢寄生巢寄生(Brood parasite)是某些鸟类将卵产在其他鸟的巢中,由其他鸟(义亲)代为孵化和育雏的一种特殊的繁殖行为。某些昆虫也有巢寄生行为。有些巢寄生的鸟类喜欢找与其亲缘关系近的
  • 安坑孝女廖氏娇纪念碑安坑孝女廖氏娇纪念碑位于中华民国台湾新北市新店区,是日治时期为一位名为廖娇的孝女而建立的纪念碑,于2002年4月8日公告为台北县县定古迹,2011年6月15日更名公告为新北市直辖
  • 利物浦伯爵罗伯特·班克斯·詹金逊,第二代利物浦伯爵,KG,PC(Robert Banks Jenkinson,2nd Earl of Liverpool,1770年6月7日 - 1828年12月4日),英国政治家,曾任首相。他以下议院议员为起点,先后担
  • 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霉浆菌性肺炎)是一种可导致肺炎的支原体细菌,也有机会导致冷凝集素症(英语:cold agglutinin disease)。这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又称作霉浆菌性肺炎,盛行于学龄儿
  • 食叶动物在动物学当中,食叶动物是指专门吃树叶的草食性动物。因为老叶子当中难以消化的纤维素含量较高而热量则较低,并且通常还含有一定的有毒化合物,所以食叶动物通常有较长的消化道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