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

✍ dations ◷ 2025-10-29 06:24:55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或称IUCN红色名录,简称红皮书)于1963年开始编制,是全球动植物物种保护现状最全面的名录。此名录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编制及维护。IUCN红色名录是根据严格准则去评估数以千计物种及亚种的绝种风险所编制而成的。准则是根据物种及地区釐定,旨在向公众及决策者反映保育工作的迫切性,并协助国际社会避免物种灭绝。主要的物种评估机构有国际鸟盟、世界保护监测中心及IUCN辖下物种存续委员会内的专家团体。总括而言,上述团体所评估的物种数目占整个红色名录接近一半。IUCN红色名录被认定为对生物多样性状况最具权威的指标。2008年更新的红色名录。估计总共物种数量有61,259种,评估了总共26,604种物种及2,160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y)、族系(Stock)、亚族(Subpopulation)。所有已评估物种中,共有16,928种被视为受威胁,当中有8,462种为动物,8,457种为植物,9种为地衣及菇类。名录中公布了共804种自公元1500年起绝种的物种。与2000年公布的766种比较,增加了38种。每年都有少量的“绝种”物种再次被发现,被拨入拉撒路物种(Lazarus taxon)(这是个古生物学名词,指化石记录中忽隐忽现的物种),或拨入数据缺乏(DD)级别之内。于2002年,绝种物种数量减少至759种,但后来又回升了。2001年,Mace和Lande提出并制定了Mace-Lande物种濒危等级标准(IUCN3.1),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形成了《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Red List Categories and Criteria of Endangered Species)。物种分类为9个级别,根据数目下降速度、物种总数、地理分布、群族分散程度等准则分类。详见保护现状的描述。1994年所订立的准则只有8个级别(IUCN2.3),低危(LR)级别下再有3个子分类:近危(nt)、无危(lc)、保护依赖(cd),2001年准则更改,将上述组别归入近危(NT)级别。当讨论IUCN红色名录,“受威胁”("threatened")一词是官方指定为以下3个级别的总称: 极危(CR)、濒危(EN)及易危(VU)。

相关

  • 乳制品奶制品,奶类制品的简称,亦称乳制品、乳类食品或奶食品,以奶为基本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除各种直接使用奶制成的饮料外还包括通过发酵获得的食品(奶酪和奶油)以及对奶进行干燥或者
  • 2C-B2,5-二甲氧基-4-溴苯乙胺(2,5-dimethoxy-4-bromophenethylamine,2C-B),一种隶属2C-X家族(英语:2C's)的致幻剂,由Alexander Shulgin于1974年合成,其制备与应用剂量(12-24mg)在PiHKAL一书
  • 颅咽管瘤颅咽管瘤是发生于颅咽管(Landzert's canal)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多见于少年和儿童,从胚胎期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发生,好发于蝶鞍上垂体结节部上端,少数位于鞍内,向鞍上发展,个别见于蝶窦或
  • 伪科学伪科学(英语:pseudoscience),又称假科学、坏科学、疑似科学,是指任何经宣称为科学,或描述方式看起来像科学,但实际上并不符合科学方法基本要求的知识、缺乏支持证据,经不起可信性测
  •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神经影像学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磁振造影来测量神经元活动所引发之血液动力的改变。由于fMRI的非侵入性和
  • 海上共和国海上共和国(意大利语:Repubbliche Marinare)是中世纪意大利和达尔马提亚沿海地区一批繁荣的城市国家的统称。传统上,其定义特别是4个意大利城市:阿马尔菲共和国、比萨共和国、热
  • 斯凡特·阿累尼乌斯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瑞典语: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年2月19日-1927年10月2日),瑞典化学家。提出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阿伦尼乌斯理论,研究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
  • 晶体学点群在晶体学中,晶体学点群是对称操作(例如旋转、反映)的集合。这些操作以固定的中心向其他方向移动能使晶体复原,因此称为对称操作。对于一种真正的晶体(不是准晶体),点群对应的操作必
  • 计亮年计亮年(1934年4月20日-),配位化学及生物无机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现任广东省化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教授、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浙江省鄞县人,1934年出生上海市,1956
  • 利扎曲坦利扎曲坦 (英语:Rizatriptan,或译为利扎曲普坦)是一种曲坦类5-HT1激动剂,由默克药厂为治疗偏头痛而开发,商品名Maxalt。利扎曲坦于1998年6月39号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