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喻(希腊语:γραμμὴ δίχα τετμημένη )由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描写苏格拉底和格老孔之间的对话时(509d–511e)提出,当苏格拉底描述完日喻时,格老孔要求苏格拉底进一步解释“日喻”时提出了线喻 。苏格拉底要求格老孔(Glaucon)设想一条不等分的线,然后把这条线分成两部分。苏格拉底解释说,由此产生了四个部分,这四部分分别代表了四个“层次”(παθήματα)。较低的两个部分为感官,而较高的两个部分为可理解性。这些分别阐述了从猜想( εἰκασία )到信念( πίστις )、从思想( διάνοια )到最终理解( νόησις )。这显示了从现实一直提升到最高真理。此外,这种类比不仅阐述了形而上学的理论,而且牵涉到心理学和知识论的观点。
在《理想国》 (509d–510a)中,柏拉图用这种方式描述了线喻:
(翻译:那么请你画一条线来表示它们,把这条线分成不等的两部分,然后把它们按照同样的比例再分别分成两部分。假定原来的两个部分中的一个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然后我们再根据其清晰程度来比较第二次分成的部分,这样你就会看到可见世界的一部分表示影像。所谓影像我指的首先是阴影,其次是在水里或表面光滑的物体上反射出来的影子或其他类似的的东西。你懂我的意思吗?
我懂。
至于第二部分表示的是实际的东西,即我们周围的动物和植物,以及一切自然物和人造物。)
因此, AB代表物理事物的影子和反射,而BC代表物理事物本身。这个对应于两种知识:猜想和信念。这一层代表着我们的日常经验(εἰκασία )。当中猜想属于事物的影像,而信念则为事物的本身。 在蒂迈欧篇(Timaeus)中,“猜想”还包括了“普遍思想的观点”,而自然科学则在信念类别当中。
根据一些翻译,可理解世界的CE段被划分为与AC相同的百份比,从而给出了CD和DE细分(可以得出CD的长度必须与BC相同):
(翻译:把这个世界分成两部分,在一个部分中,人的灵魂被迫把可见世界中那些本身也有自己的影子的实际事物作为影像,从假设出发进行考察,但不是从假设上升到原则,而是从假设下降到结论;而另一个部分中,人的灵魂则朝着另一方面前进,从假设上升到非假设的原则,并且不用在前一部分中所使用的影像,而只用“类型”,完全依据“类型”来取得系统的进展。)
柏拉图把CD描述为数学世界(διάνοια ),当中更包含了数学哲学,如对几何线条进行了讨论。:
(翻译:至于可知世界的另一部分,你要明白,我指的是理性本身凭着辩证法的力量可以把握的东西。在这里,假设不是被当作绝对的起点,而是仅仅被用作假设,也就是说假设是基础、立足点和跳板,以便能从这个暂时的起点上升到一个不是假设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才是一切的起点,上升到这里并且从中获得第一原理。)
柏拉图在这里使用普通对象与它们的阴影或反射之间的熟悉关系来说明整个物理世界与整个思想世界(形式)之间的关系。前者由对后者的一系列经过的反射组成,后者是永恒的,更加真实的和“真实的”。此外,我们对思想的了解(实际上的确确实如此)要比对纯物理世界的了解更高。特别是,对形式的了解会导致对善的观念(形式)的了解。
线喻是柏拉图形而上学的基石。这种架构显示了柏拉图的形而上学、知识论和伦理学的全貌。哲学家仅了解思想(形式)是不够的,他还必须理解思想与架构的所有四个层次的关系,才能完全了解其内容。在《理想国》内,哲学家必须理解正义,以过上公正的生活、并能组织和治理公正的国家。
线喻也可作为我们过去和将来大多数形而上学的指南。最低的层次柏拉图描述为“有生有灭的世界”(理想国,508d),这成为了赫拉克利特对于流变的哲学基础。第二层为一个固定的物理世界, 这也成为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基础。第三级则是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哲学。第四层就是柏拉图的理型和巴门尼德所认为的现实世界,即最高层思想的世界。
柏拉图拥有非常严格的知识概念。例如,他不接受专业知识,也不接受直接的感知(请参见泰阿泰德篇 ),也不接受对物理世界(即美诺篇)的信仰作为知识基础。哲学家仅了解思想(形式)是不够的,他还必须理解思想与结构的所有四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才能完全了解一切内容。 因此,在大多数早期的苏格拉底对话中,苏格拉底否认自己和他人的知识。
对于第一个层次:“有生有灭的世界”。柏拉图否定了这世界能够拥有知识。 他认为时间的变化使得知识不断变更。因此,必须在不同的时间引入不同的思想。柏拉图认为,如果要得到知识,其他三个层次必须固定。而第三和第四层次的数学和思想已经永恒不变。但是,在第一和第二层次的世界亦需要保持不变﹏故此,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四章中阐述了根据经验所得出的 公理限制、禁止运动和移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