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展指数(英语:Human Development Index,缩写为HDI),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1990年开始发布的一个指数,用以衡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准,并依此将各国和地区划分为四种等级:极高、高、中、低共四组。只有被列入第一组“极高”的国家才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指数值根据出生时的平均寿命、受教育年限(包括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人均国民总收入计算出,在世界范围内可作为各国之间的比较。
分界标准:
为构建该指数,每个指标都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以下年份为报告年份):
1. 预期寿命指数(LEI)
2. 教育指数(EI)
2.1 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数(MYSI)
2.2 预期受教育年限指数(EYSI)
3. 收入指数(II)
而HDI值为三个基本指数的几何平均数,即
LE: 出生时预期寿命
MYS: 平均受教育年限(一个大于或等于25岁的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年数)
EYS: 预期受教育年限(一个5岁的儿童一生将要接受教育的年数)
CEI: 综合教育指数(Combined education index)
GNIpc: 人均国民总收入(购买力平价美元)
由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并不是衡量人类发展的唯一指标,因此人类发展指数另外加入两个与生活品质有关的指标——健康和教育。人类发展指数是在三个指标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预期寿命,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教育程度,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衡量。
为构建该指数,每个指标都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
对于HDI的任何组成部分,该指数都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指数值=(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LE: 预期寿命
ALR: 成人识字率
CGER: 综合入学率
GDPpc: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美元)
2016年人类发展报告发布于2017年3月21日,实际上是以2015年数据为基础编制的。下表是人类发展指数极高的国家及地区列表(括号内是与上一个报告相比排名变化):
2015年人类发展报告发布于2015年12月14日,以2014年数据为基础编制。下表是人类发展指数极高的国家及地区列表(括号内是与上一个报告相比排名变化):
2014年人类发展报告发布于2014年7月24日,实际上是以2013年数据为基础编制的。下表是人类发展指数极高的国家及地区列表(括号内是与上一个报告相比排名变化):
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发布于2013年3月14日,实际上是以2012年数据为基础编制的。下表是人类发展指数极高的国家及地区列表(括号内是与上一个报告相比排名变化):
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发布于2011年11月2日,实际上是以2011年数据为基础编制的。下表是人类发展指数极高的国家及地区列表(括号内是与上一个报告相比排名变化):
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发布于2010年11月4日,实际上是以2010年数据为基础编制的。下表是人类发展指数极高的国家及地区列表(括号内是与上一个报告相比排名变化):
一些国家因各种原因,主要是缺乏某些关键数据而未列入。以下为未列入2016年报告的联合国会员国:
非洲
亚洲
欧洲
大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