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里勒台

✍ dations ◷ 2025-05-07 18:00:36 #中亚政治史,蒙古帝国,政治会议,蒙古语词汇,选举团

忽里勒台大会(蒙古语:ᠬᠤᠷᠠᠯᠲᠠᠢ,转写:,西里尔字母:Хуралдай),是古代蒙古及突厥民族的一种军政议会,负责推举部落的可汗或其他长官。早年蒙古帝国的所有大汗,例如成吉思汗及窝阔台汗都是由忽里勒台所推选出来的。时至今日,忽里勒台在突厥民族中则用来指现代的议会以及国家的国会。

蒙古语:ᠬᠤᠷᠠᠯᠲᠠᠢ,转写:,西里尔字母:Хуралдай或译“库力台”、“忽里台”、“忽邻勒塔”、“库利尔台”、“库里尔台”等,忽里勒台该词在蒙古语中可解作“会议”。“忽里勒”的意思也是“聚集”,“台”则是一个名词后缀。后传至突厥语族,(塔塔尔语:;阿塞拜疆语:‎;维吾尔语: قۇرۇلتاي Qurultay}};土耳其语: )。在不同的文字里,“忽里勒台会议”这个字的拼法略有区别,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拼法:kurultay、qurultay、kuriltai、qoriltay。

在蒙古帝国时代,“忽里勒台大会”是皇室及部落的聚会,除了用来决定、策划及分析军事行动以外,还会指派领袖及给予他们地位和头衔。例如:成吉思汗这个可汗封号就是于1206年的忽里勒台大会给予铁木真的。大多数重要的战争,都会在类似忽里勒台大会的聚会里策划,而在整个蒙古帝国里,较低级的头目及将领亦可召集较小的忽里勒台会议。

不过,无论一个忽里勒台会议是小还是大,都必须要有部落的长老出席,因为他们亦是军事行动的负责人。因此,在1241年窝阔台汗及1259年蒙哥汗两位君主离世时,蒙古军人都立即从维也纳及叙利亚撤兵,返回蒙古参加忽里勒台会议,使当时的奥地利及马木留克王朝的军事压力得以消除。

现时,有不少突厥语民族都把“库力台”这个词用来当作议会、国会、会议、地方议会、聚会等词语的同义词。例如:

相关

  • 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亦称黄淮海平原,位于中国华北地区,西起太行山和伏牛山,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依燕山,南至大别山区一线与长江流域分界,跨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北京、天
  • 印度国定历印度国定历(India national calendar),俗称室利伐诃那塞迦历(Shalivahana Shaka calendar),是印度政府为统一在印度各地的五花八门历法,于1957年制定的印度官方统一历法。印度国定
  • 秽多秽多(日语:穢多/えた〔ゑた〕)乃是日本中世纪时代两种部落民之一,受到日本佛教与神道中“污秽”观念影响,对于“较污秽的工作”、“较污秽的人(罪人)维生的行业”的称呼。秽多的起源
  • 上下埃及上下埃及乃埃及在前王朝时期,以孟斐斯为界,位处尼罗河上下游的两个各自独立政权。上游南方地区为上埃及(Upper Egypt),下游北方地区为下埃及(Lower Egypt)。埃及的统一及由之而来的
  • 洪德施泰因山 (萨尔斯堡板岩阿尔卑斯山脉)坐标:47°20′17″N 12°54′40″E / 47.33806°N 12.91111°E / 47.33806; 12.91111洪德施泰因山(德语:Hundstein),是奥地利的山峰,位于该国中部,由萨尔茨堡州负责管辖,属于萨尔斯
  • 高频交易高频交易(英语:High Frequency Trading,HFT),是指从那些人们无法利用的、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中寻求获利的自动化程序交易,比如某种证券买入价和卖出价差价的微小变化,或者某只股票
  • 埃米利奥·莫拉埃米利奥·莫拉(西班牙语:Emilio Mola Vidal,1887年6月9日-1937年6月3日)是西班牙的一名军事领袖,于西班牙内战前期领导国民军对抗共和军,他也是有名的第五纵队一词的起源。莫拉出
  • 何扬何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1975年,接替周伯萍,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希腊大使。1980年,由杨公素接任。
  • 田代政田代政(日语:田代 まさし,原名:田代 政,1956年8月31日-)出生于日本佐贺县唐津市,在东京新宿区成长,昵称是“马西”(マーシー)。高中毕业之后,在1980年与铃木雅之、佐藤善雄和桑野信义等
  • 洛罗鳄属洛罗鳄属(属名:)是鳄形超目西贝鳄科的一属,生存于古新世的阿根廷。正模标本(编号PVL 6219)是一个接近完整、关节仍连接的头颅骨与下颌,以及身体骨骼的碎片。这个化石发现于阿根廷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