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里勒台

✍ dations ◷ 2025-08-27 07:24:26 #中亚政治史,蒙古帝国,政治会议,蒙古语词汇,选举团

忽里勒台大会(蒙古语:ᠬᠤᠷᠠᠯᠲᠠᠢ,转写:,西里尔字母:Хуралдай),是古代蒙古及突厥民族的一种军政议会,负责推举部落的可汗或其他长官。早年蒙古帝国的所有大汗,例如成吉思汗及窝阔台汗都是由忽里勒台所推选出来的。时至今日,忽里勒台在突厥民族中则用来指现代的议会以及国家的国会。

蒙古语:ᠬᠤᠷᠠᠯᠲᠠᠢ,转写:,西里尔字母:Хуралдай或译“库力台”、“忽里台”、“忽邻勒塔”、“库利尔台”、“库里尔台”等,忽里勒台该词在蒙古语中可解作“会议”。“忽里勒”的意思也是“聚集”,“台”则是一个名词后缀。后传至突厥语族,(塔塔尔语:;阿塞拜疆语:‎;维吾尔语: قۇرۇلتاي Qurultay}};土耳其语: )。在不同的文字里,“忽里勒台会议”这个字的拼法略有区别,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拼法:kurultay、qurultay、kuriltai、qoriltay。

在蒙古帝国时代,“忽里勒台大会”是皇室及部落的聚会,除了用来决定、策划及分析军事行动以外,还会指派领袖及给予他们地位和头衔。例如:成吉思汗这个可汗封号就是于1206年的忽里勒台大会给予铁木真的。大多数重要的战争,都会在类似忽里勒台大会的聚会里策划,而在整个蒙古帝国里,较低级的头目及将领亦可召集较小的忽里勒台会议。

不过,无论一个忽里勒台会议是小还是大,都必须要有部落的长老出席,因为他们亦是军事行动的负责人。因此,在1241年窝阔台汗及1259年蒙哥汗两位君主离世时,蒙古军人都立即从维也纳及叙利亚撤兵,返回蒙古参加忽里勒台会议,使当时的奥地利及马木留克王朝的军事压力得以消除。

现时,有不少突厥语民族都把“库力台”这个词用来当作议会、国会、会议、地方议会、聚会等词语的同义词。例如:

相关

  • 芋粄粄条是流行于华南的客家美食。是大米类副食产品。客家人将粄切成条状加以烹煮,故称粄条,例如台湾新竹县新埔镇以粄条出名。同时粄条亦有“板条”之类的俗写。台湾高雄市美浓区
  • 五胡乱华五胡乱华,中国历史名词,是指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趁晋政权在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征服汉地北部以建立五胡十六国,与退守汉地南部的晋政权形成对峙之势。 “五胡”指匈
  • 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是可逆电极在标准状态及平衡态时的电势,也就是标准态时的电极电势,记作 E o
  • 潘鲁生潘鲁生(1962年-),山东曹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家,现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 比索比索 (西班牙语:peso)是一种历史上主要在西班牙与其前殖民地等国家、地区流通的货币单位,得名于由西班牙殖民者引进并广泛流通的西班牙银元。不少西班牙圈国家现仍使用比索作为
  • ATC代码 (C08)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C08(钙通道阻断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
  • 海薇格·索菲亚 (瑞典)海薇格·索菲亚(丹麦语:,1681年6月26日-1708年12月22日),荷尔斯泰因-戈托普公爵夫人,瑞典国王卡尔十一世的长女。1698年,海薇格·索菲亚与荷尔斯泰因-戈托普公爵弗里德里希四世结婚,
  • 区域菊石区域菊石(学名:),又名恩德莫菊石,是生存在白垩纪海洋中的一属菊石。它们是区域菊石超科的代表属,但其化石却相当地稀有。其化石被发现于德国及波兰等地。区域菊石和与其同科的其他
  • 李庭芝李庭芝(1219年-1276年),字祥甫。随州(治今湖北随州市)人(属北方)。南宋后期政治人物。1234年,金朝灭亡,襄、汉一带遭受战争,李家又徙居随州。淳祐初(1241年起)为进士,仍入孟珙幕府主管机宜
  • 常居敬常居敬(?-?),字汝一,号心吾,祖籍湖广江夏县,湖广武昌卫军籍,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湖广乡试第四十名。万历二年,登进士第三甲第十六名。初授南昌府推官,擢户科给事中,历官刑科给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