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法茨D-III战斗机

✍ dations ◷ 2025-08-14 10:18:07 #德国战斗机,双翼机,第一次世界大战飞机

柏法茨D-III双翼战斗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德国柏法茨飞机公司(德文:Pfalz Flugzeugwerke)研制的双翼战斗机,其外表很像另一种德国主力战斗机,信天翁公司的信天翁D战斗机。

柏法茨公司原是一家在巴伐利亚专门从事金属零件铸造的工厂,1913年6月3日开始生产飞机,而在其航空业务当中除了初期仿制过法国的莫兰-索尼耶H单翼机而成为其柏法茨E单翼战斗机,其余就以代工生产LFG罗兰公司的飞机,柏法茨D-III战斗机是其第一种推出的自家品牌双翼战斗机。

柏法茨D-III战斗机的外表和信天翁D战斗机很相似,其机身是与之相似的合乎流体力学的水滴形,而其制法是首先造好一个木制骨架,然后再用木夹板制成左右机身再和木制骨架左右结合,其机翼也采用“一翼半”,即是上机翼比下机翼阔,其上机翼和机身之间的支架比较短,这样减少了空气阻力和增加了飞行员向上望的视野,其机翼结构强度要比信天翁D战斗机要坚固,其连接上下机翼的支架是U形而非V形。

柏法茨D-III战斗机和信天翁D战斗机相比除了俯冲性能较佳之外,其他的飞行性能例如速度和爬升率等方面皆较差。

基本型

把机头的两支机枪由原本陷在机头之内,这是沿自LFG罗兰的设计但缺点是一旦机枪卡壳将无法拉动机枪拉柄把卡住的弹壳排除,柏法茨D-IIIa战斗机为此变成把机枪架在机头之上,机尾垂直尾翼进一步被加高,这成为分辨柏法茨D-III战斗机和柏法茨D-IIIa战斗机最明显的外貌特征

由1917年8月开始,柏法茨D-III战斗机陆续装备各德国空军狩猎中队尤其是主要由来自巴伐利亚飞行员组成的第16、第23、第76和第77中队。

1917年10月2日,第10中队队长汉斯·克莱因驾驶着柏法茨D-III战斗机击落了一架英军战斗机,这是柏法茨D-III战斗机第一个战果,在康布雷战役期间柏法茨D-III战斗机和协约国战斗机作战,由于柏法茨D-III战斗机有着良好的俯冲性能而能以此招击落敌方观察汽球,柏法茨D-III战斗机被一直使用至1918年夏天。

1966年为了拍摄电影蓝徽特攻队而把一架虎蛾式教练机改装成柏法茨D-III战斗机,该机后来也参演其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电影,例如1971年的里希特霍芬与布朗(英语:Von Richthofen and Brown)

相关

  • 传导性听力损失感觉神经性耳聋是由内耳,前庭耳蜗神经(第VIII号脑神经)或中枢听觉系统的病变造成的耳聋。感觉神经性耳聋分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性耳聋可由遗传(包括如 Usher 综合征等罕见遗
  • 艾尔基·罗斯拉堤艾尔基·罗斯拉堤(芬兰语:Erkki Ruoslahti,1940年2月16日-),芬兰裔美国医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罗斯拉堤名列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被看好角逐诺贝尔生
  • 尘螨科Hyporder 无气门小目 Astigmata尘螨科(学名:Pyroglyphidae)是恙螨目甲螨亚目无气门小目之下的一个科,包括有19个属,56个物种。 旧属尘螨总科((Pyroglyphoidea),今属Analgoidea总科。
  • 玄部玄部,为汉字索引中文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九十五个(五划的则为第一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玄部归于五划部首;在简体中文中,所属汉字将分属亠部及幺部。玄部通常是
  • 过一硫酸过氧一硫酸,也称为过氧硫酸、过硫酸,化学式H2SO5,无色固体,熔点45°C。这种酸中硫的氧化态为VI,可以表示为HO-O-S(O)2-OH。虽然已经制得了过一硫酸的苯甲酰衍生物,但过一硫酸却是
  • 美国鸟类 (书)《美国鸟类》(英语:The Birds of America),美国博物学家、画家约翰·詹姆斯·奥杜邦编著的一本书。书中,他绘制并详细描述了生活在美国的各种鸟类。这本书是一系列书的合集,于1827
  • 周远周远(1938年7月16日-),江苏金坛人,中国低温工程、制冷技术专家。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 虹 ~waiting for the rainbow~《虹 ~waiting for the rainbow~》是日本男演员、歌手藤木直人的个人总计第2张单曲。1999年11月17日由Pony Canyon发行。《虹 ~waiting for the rainbow~》是藤木直人自从上一张
  • 高厚良高厚良(1915年12月-2006年7月14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高级将领,少将军衔,河南新县人。1932年参加红军,193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
  • 于道泉 于道泉(1901年10月28日-1992年4月21日),字伯源,山东临淄人,著名藏学家。教育家于明信先生的长子,于若木的长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