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分散效应

✍ dations ◷ 2025-04-03 12:38:51 #注意力分散效应

注意力分散效应是学习者使用一些设计粗劣的教学材料时产生的效应。当同一种模态(如视觉)的不同信息同时出现时,这种效应便会出现。使用材料的人需要在不同材料(如图片和文字)之间分散注意力,才能理解材料传达的信息。当不同的视觉或听觉信息同时出现时,或当本应相连的信息在不同时间出现时,都会出现注意力分散效应。

下图是设计教学材料时可能采取的两种形式。Tarmizi和Sweller在研究中使用这两种图形,来对比注意力分散和不分散的情况下的学习效果。Ward和Sweller建议,教学材料的设计者应仔细考虑如何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力。Sweller和同事们开展了几项研究和实验,发现若把图形和公式分开,学习者就很难理解;而若把数据嵌入图形中,学习者就更容易理解,其成绩也明显高于前者。

注意力分散效应并非只在几何学中出现。Chandler和Sweller发现,由于这一效应是人类信息处理的局限,它在很多其他学科中都会产生。这是因为粗劣的教学设计导致了高的视觉认知负荷。

相关

  • 本科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一般由高等学校(即大学)开展。本科生成绩合格并被准予毕业后,可获得学士学位。相比起研究生,本科是否被优秀的本科教育录取是判断学生素质是否优秀
  • 黑白黑白是视觉艺术中一种单色光的形式。黑白可以指黑白二色的艺术品,但通常被称为“黑白”的艺术品未必仅此二色,可能还包含从深至浅的灰色,即仅使用灰色系的艺术品。黑白的英文为
  • 达维德·吉利达维德·吉利(德语:David Gilly,1748年1月7日-1808年5月5日),普鲁士时期德意志建筑师与建筑家。生于勃兰登堡施韦特,弗里德里希·吉利的父亲。他著名的建筑物修护案为玛丽安堡,为德
  • 汉德瓦萨之家汉德瓦萨之家(德语:Hundertwasserhaus)是奥地利艺术家佛登斯列·汉德瓦萨在维也纳建设的一处公共住宅。汉德瓦萨在1972年出演一次电视节目时曾称自己的梦想是建一座和植物一起
  • 夏咸柱夏咸柱(1939年1月10日-),江苏建湖人,中国动物病毒学家,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夏咸柱长期从事家畜传染病学相关工
  • 平壤莎莉平壤莎莉(英文:Pyongyang Sally)是朝鲜战争时期朝鲜的一名英语广播播音员。其真实姓名不详,平壤莎莉是美国方面对其的代称。当时,北朝鲜军方视图通过广播的形式对南进行宣传,其战
  • 李滋然李滋然(1847年4月20日-1921年4月3日),字命三,号树斋,优廪生,民籍,四川省重庆府长寿县南门外火神街李家黑院子人,原籍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清末政治人物。世袭云骑尉,光绪十五年(188
  • 无锡国学专科学校无锡国学专科学校是研习国学的高等专门学校,为民国时期著名私立学校。1920年,无锡国学专修馆成立,次年2月开学。1927年改名无锡国学专门学院,同年曾改名无锡国文大学,1929年定名
  • 木浪圣也木浪圣也(日语:木浪 聖也/きなみ せいや ,1994年6月15日-)是一名出生于日本青森县青森市的棒球选手,司职游击手,目前效力于日本职棒阪神虎。71 久慈照嘉 | 73 金村晓 | 74 藤本敦士
  • 反实证主义反实证主义(又名反自然主义、解释主义或否定主义)是社会学中的一种理论立场,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大陆兴起的与实证主义相对立的主观主义社会学。它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从自然科学中寻找可以运用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提出需要不同的认识论来研究社会领域,从个人的主观动机或体验中寻找认识社会的方法,试图以个人行动的主观根源说明人的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从而形成了反实证主义思潮。解释主义由对后实证主义不满的研究人员中发展起来,他们认为后实证主义的理论不够全面性,难以反映人类互动中的细微差别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