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公园

✍ dations ◷ 2025-11-27 06:19:40 #自然公园
保护区(自然文化保护区),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IUCN)的定义,指通过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土地或海洋;保护区是一个泛称,由于其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所以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不同类型管理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以保护区管理的目标为原则划分第一级分类单位,共有5个类型,即:严格的保护区、国家公园、保护景观、栖息地/物种管理区、资源管理保护区。再以保护对象原则划分第二、三级分类单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分类系统,以适应保护区事业日益发展的要求。国际上具体推动保护事务的有绿色和平。世界保护联盟的国家公园与保护区委员会于1978年划定为十个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保护区分大体分为自然保护区(包括湿地、野生动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天然森林部分的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境内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等类型。中华民国依自然保育相关法规所划设的保护区,可分为自然保留区(目前22处)、野生动物保护区(20处)、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37处)和国家公园(9处)、国家自然公园(1处)、自然保护区(6处)六类;陆域总面积:694,501.27公顷、海域总面积:438,986.86公顷。总面积达到113.3万公顷。美国的保护区即“自然文化遗产”,主要分为国家公园(由内务部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国家森林(农业部林业局管理)、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内务部鱼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管理)、国土资源保护区(内务部土地再生局管理)、州立公园(一般由各州政府的自然资源部管理)和某些博物馆等组成。财产大多数为联邦政府直接掌握产权并全权委托给遗产管理机构,少量为自治团体、企业和个人所有。美国1970年通过的《国家公园事业许可经营租约决议法案》规定“国家公园是不管现在还是未来,由内政部长通过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的以建设公园、文物古迹、历史地、观光大道、游憩区等为目的的所有陆地和水域”。英国于1882年通过了《文物建筑物条法》(Ancient Monument Act),规定对建于1700年以前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二战以后年代改为1850年以前,到1963年,划定的年代取消。1968年《城市宜人环境法》通过,该法第一次较明确、完整地提出了保护区的概念。该法规定,规划部门有责任把管辖地区内具有特别建筑艺术或历史价值的地区划定为保护区,保护区一旦确立,所有规划决策都必须注意其特色和外观的保护与改善,在保护区内不得随意拆除现有建筑,并对树木的保护也提出了特殊要求。

相关

  • 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简写为CH,是指出生时缺乏甲状腺激素的一种症状。大约每4千位新生儿中会有一位新生儿的甲状腺机能有严重的缺陷,其他有更多的
  • 糖类糖类(Carbohydrate)又称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一般由碳、氢与氧三种元素所组成,广布于自然界。糖类的另一个名称为“碳水化合物”,其由来
  • 法规法规(英语:Statute;制定法)是由立法机关正式明文写成的律例,用以管治国家、城市或地方。一般而言,法规的作用在于命令或禁止一类事物、或用作颁布一项政策。法规一词通常用以区别
  • 闪语族闪米特语族,译作閃語族、塞姆语族或閃米特語族 ,旧称叙利亚-阿拉伯语族,是亚非语系之下的语族之一,起源于中东地区,其下属语言约有3.3亿人作为母语,分布于西亚、北非和非洲之角,也
  • 戴尼提戴尼提(Dianetics)是一套精神、心灵和身体之间关系的理论,由美国哲学家暨科幻小说作家L·罗恩·贺伯特所研究发展出。是山达基理论基石。希腊语 dia 的含义是穿越,nous 的含义是
  • 啮齿类动物啮齿动物也称作啮形大目(学名:Glires),是咬食性哺乳动物的总称,包含了啮齿目和兔形目等演化支。其中啮齿目的代表动物有松鼠、河狸、鼠、豪猪等,兔形目的代表动物有家兔、野兔和鼠
  • 氟苯氟苯是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6H5F,通常简写为PhF。这种物质是苯的衍生物,氟原子与苯环直接相连。其熔点为-44℃,低于苯,这是由于氟取代基破坏苯环的对称性,使分子无法如未取代的苯
  • 里是东亚传统的长度单位,起源于中国周代,当时一里为18引=1800尺,战国、秦汉一里约415.8米,后世实际长度历代不同,传到日本、朝鲜半岛、越南后也有变化;至近代于华语圈也称作华里以
  • 最大城市以下城市大小是以人口为标准:
  • 田纳西州田纳西州(英语:State of Tennessee),位于美国南方,首府为纳许维尔,是美国音乐圣地,也是美国乡村音乐的中心。其他著名城市还有孟菲斯。美国2012年人口估算显示,田纳西州共有人口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