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港

✍ dations ◷ 2025-04-25 01:15:09 #吴港
坐标:34°14′N 132°33′E / 34.23°N 132.55°E / 34.23; 132.55吴港空袭,是美国海军及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载机在1945年7月下旬对日本帝国海军(IJN)残存的大型军舰作出的轰炸行动。美国海军第3舰队对7月24日、7月25日及7月28日三次轰炸吴市的海军基地及其附近地区,并击沉了1艘航空母舰、3艘战舰、5艘巡洋舰及数艘小型舰只。在同一期间,英国太平洋舰队(英语:British Pacific Fleet)攻击了在濑户内海的其他目标,共击沉两艘护卫舰、几艘小型船只和击伤了一艘护航航空母舰。1944年年底,盟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取的了一系列胜利后,并于12月开始派遣轰炸机进攻日本本土,日本帝国海军航空队对此进行迎击美军轰炸机的防御任务。1945年3月19日,美国海军航空队对包括吴海军基地在内的附近地区进行战略轰炸。但负责防空任务的第343海军航空队和大量高射炮部队全力应付,美军的富兰克林号航空母舰和胡蜂号航空母舰也在3月19日的空袭中受损,必须退出战场回国修整。吴海军基地内的航空母舰和军舰只受到轻微损伤。到7月,日本帝国海军剩下的大型战舰,都集中在吴海军基地附近。由于燃料短缺令舰只缺乏机动力,它们被用来作为高射炮平台使用。 快速航母特遣舰队指挥官约翰·席德尼·麦凯恩(英语:John S. McCain Sr.)海军上将强烈反对轰炸吴市,因为他和他的工作人员认为,这些舰只只会构成很小的威胁。尽管麦凯恩反对,海尔赛上将在其回忆录中提出了四个攻击吴市的理由:尽管作为美国第3舰队的一支作战部队,英国太平洋舰队被排除在袭击吴市行动以外,转而被安排袭击机场和大阪的港口设施,使这支舰无法参与摧毁日军舰队。在吴市空袭以前,吴市在1945年初就已经遭受美国陆军航空军B-29超级堡垒轰炸机数次猛烈轰炸。海军飞机工厂在5月5日被轰中,该港分别在3月30日和5月5日被布下水雷,该市百分之四十地区亦在7月1日被炸毁。参与攻击的是美军第38特混舰队和英军第37特混舰队,第37特混舰队包括航空母舰可怕号(英语:HMS Formidable (67))、不倦号(英语:HMS Indefatigable (R10))及胜利号(英语:HMS Victorious (R38))。第3舰队是在7月24日首次攻击吴市,美国航空母舰在这天共出动1,747架次(英语:Sortie)对日本的目标发动攻击。轰炸是成功的,结果击沉航空母舰天城号、战舰日向号、伊势号及榛名号、重巡洋舰利根号及青叶号、及轻巡洋舰大淀号及磐手号。由于泊地水深过浅,美军无法使用鱼雷攻击日军船舰,只能投掷炸弹进行攻击,并使用近发引信炸弹攻击目标周遭的大量防空火炮。英国太平洋舰队攻击大阪及濑户内海的目标时击伤了海鹰号航空母舰及击沉护卫舰C.D. No. 4及C.D. No. 30而损失了4架飞机。美军在7月25日及28日继续对吴市的空袭,击沉了战舰伊势号及榛名号、重巡洋舰青叶号、轻巡洋舰大淀号(联合舰队的旗舰)、旧式装甲巡洋舰磐手号及出云号及数艘小型战舰。航空母舰葛城号及龙凤号亦在7月24日及28日遭到美军飞机攻击,两舰均遭到严重破坏。这些轰炸是美国海军在战争中最大规模的及对舰只做成最大的破坏。美国陆军航空军在7月28日下午对日军舰只实施攻击。这次袭击是由79架以冲绳为基地的B-24解放者式轰炸机实施的,结果只有4枚炸弹击中青叶号,它已因早些时候的袭击而搁浅。日军高射炮击落了两架B-24和击伤了另外14架,美国陆军航空军官方历史学家后来指出,这次袭击是可以理解为与第3舰队的竞赛。由于吴港周遭的大量防空炮火,盟军因战斗与意外共损失102名机组人员和133架战机,高于第3舰队在其大部分行动中的损失。盟军对吴市和濑户内海的攻击击毁了日本仅存的战列舰和重巡洋舰,这些损失报却了美国在珍珠港的一箭之仇及容许苏联太平洋舰队在日本海上获得了更多行动上的自由。同时在濑户内海布置大量水雷,封锁了海域和航道,使吴海军基地失去港口作用。

相关

  • 死后抽搐死后抽搐(cadaveric spasm)亦称尸体痉挛,是指人或动物于死亡后,肌肉未经过松弛阶段就立即发生僵硬,其肢体仍然有的小许动作或者抽搐。这种现象可由肉眼观察到,一般死亡前有剧烈运
  • 联合国系统联合国系统是对联合国及其关联机构的总称,其中部分机构在联合国成立前就已存在。包括:联合国主要基于6个主要组成部分:除了独立的组织外,联合国的各机构还经常下设机构负责专门
  • 模铸化石模铸化石(英语:fossil mold and cast)是古生物遗体留在岩层或围岩中的印痕和复铸物。根据与围岩的关系被分为5种类型:印痕化石、印模化石、模核化石、铸型化石和复合模化石。印
  • ssDNA脱氧核糖核酸病毒(英语:DNA virus),又称D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DNA。一般为正链DNA病毒。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
  • 分子间作用力br /分子间作用力(Intermolecular force),亦称分子间引力,指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或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内官能基之间的作用力,简称分子间力。它主要包括:此外科学家也不断研究新的分子间
  • 项目生命周期软件开发过程(英语: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或软件过程(英语:software process),是软件开发的开发生命周期(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其各个阶段实现了软件的需求定义
  • 赵光祖赵光祖(韩语:조광조,1482年8月10日-1519年12月20日),字孝直,号静庵,是16世纪朝鲜王朝的著名思想家及政治家,改革家。他在士林派的领首同己卯士祸中被朝鲜君主中宗赐死,后来在仁宗登位
  • 对人恐惧症对人恐惧症(日语:対人恐怖症/たいじんきょうふしょう Taijin Kyōfushō),精神病的一种。因为在他人面前失败过,在人前害怕出现症状,并且在他人眼前感到极度紧张,被此折磨着。常见
  • 错失恐慌症错失恐惧症(英语:Fear of missing out,简称:FOMO),也称社群恐慌症等,是指一种由患得患失所产生持续性的焦虑,得上这种症的人总会感到别人在自己不在时经历了什么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 安东尼奥尼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意大利语:Michelangelo Antonioni;1912年9月29日-2007年7月30日),意大利现代主义电影导演,也是公认在电影美学上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米开朗基罗·安东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