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潮
✍ dations ◷ 2025-09-08 05:48:35 #王潮
王潮(闽东语平话字:Uòng Dièu;闽南语白话字:Ông Tiâu;846年4月10日-898年1月2日),谱名审潮,表字信臣,谥广武,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唐末任固始县长史。后往南方征战,为福建观察使、威武军节度使。与弟王审邽、王审知率兵自中原南登入闽,是五代闽国的滥觞。王潮生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琅琊王氏末裔,王恁之子,母徐氏。本为固始县长史。僖宗中和元年(881年),寿州(今安徽寿县)农民军首领王绪呼应黄巢之乱,攻破光州,俘获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王绪命王潮为军正。中和五年(885年)随王绪转战福建,时为参军,因王绪要求他抛弃继母董氏以节省军粮及猜忌诛杀军将,王潮非常愤怒,遂与前军将军合作,发动兵变禁锢王绪,王绪忧愤自杀。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应泉州张延鲁等人所请,克泉州,杀刺史廖彦若,福建观察使陈岩任命其为泉州刺史。陈岩病后曾召王潮,欲授以军政。王潮还没有到达,陈岩已经去世,陈之妻弟护军范晖,自称留后,发兵拒潮。王潮命其弟王审知、堂弟王彦复攻福州(今福建福州),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攻克,素服葬陈岩,并将女儿嫁给陈岩子陈延晦。其后渐占福建全境,王潮受封为福建观察使,又升为威武军节度使。乾宁四年十二月初六(898年1月2日)王潮去世,被唐朝廷追赠为司空、秦国公。尽管王潮有四子王延兴、王延虹、王延丰、王延休,二弟王审邽也还在世,他选择由三弟王审知继位,王审知后封王,开创了闽国。王潮兄弟自中原南下,带来大批族人,所以至今仍被不少福建、台湾王姓家族奉为始祖。王潮死后葬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螺阳镇盘龙村的凤旗山。王潮墓为大型的唐末、五代古墓建筑,是保存较完整的一个古代石构墓。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潮死后被乡民奉为“威武尊王”(Ui-bú-chun-ông)或“广武尊王”(kńg-bú-chun-ông),在福州等地有庙宇,称水西大王庙。或配祀在开闽圣王庙。福建人尊称审知为“开闽尊王”、审邽为“泉安尊王”,视为乡土神明供奉,与王潮合称“开闽三王”,时常合奉于开闽尊王庙。泉州承天寺西侧至今仍有“开闽三王祠”,奉祀开闽三王。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十六国 → 南朝 / 元魏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五代 – 十国 → 宋 / 西夏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民国 / 共和国
相关
- 达吉斯坦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俄语:Республика Дагестан,罗马化:Respublika Dagestan;英语:Republic of Dagestan)位于俄罗斯最南部,东邻里海,北邻卡尔梅克共和国,西邻斯塔夫罗波
- 通格通格(absolutive case、或称:绝对格)于作-通格语言中表示及物动词宾语与不及物动词主语的一种语法格。如巴斯克语名词mutil(意为“童”),加单数通格屈折-a,可表主词于不及物动词句m
- 日日语书写系统汉字假名使用罗马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简称北护大、国北护、北护,是一所位于台湾台北市的国立科技大学,以教授健康科学课程为主。内江街校址为城区部,仅语言治疗与听力学系暨硕士班、健康事业管
- 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英语: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缩写为FDA)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直辖的联邦政府机构,其主要职能为负责对美国国内生产及进口的食品、膳食补充
-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英语:Columbia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通常简称:P&S)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研究院,坐落于纽约市华盛顿高地的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
- 氢氧化锂氢氧化锂(分子式:LiOH)是锂的氢氧化物,具腐蚀性,室温下为白色潮解性晶体。易溶于水,溶液呈强碱性,微溶于乙醇,存在无水和一水合物两种状态。氢氧化锂是二氧化碳净气装置中组分之一,用
- 四气五味性味(又称四气五味),是传统的中药分类方法之一。大多数食物材料因此也为中医认为是药材而也有性味的分类。药物根据作用于人体的结果,可分为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寒凉性
- ʟ̠小舌边近音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口语中。表示此音的国际音标(IPA)是⟨ʟ̠⟩,其等价的X-SAMPA音标则写作L\_-。事实上,音标⟨ʟ̠⟩也可以用于表示咽边近音或声门边近音,此二者都
- 佐领佐领,或称牛彔、牛录(满语:ᠨᡳᡵᡠ,穆麟德:niru),满语音译,niru 意为“大箭” ,为清朝八旗当中的基本单位。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定三百人为一牛彔。佐领之长官,满语音译为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