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解放者杯

✍ dations ◷ 2025-02-23 20:39:30 #南美解放者杯

南美解放者杯(西班牙语:Copa Libertadores de América)是一项由南美洲各支顶级俱乐部之间竞争的最高荣誉的国际足球赛事,赛事等级相等于欧洲的冠军联赛,于1960年举行首届赛事,由南美洲足球协会负责举办。虽然南美解放者杯只规定南美足协所属俱乐部参与(总共十个国家包括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秘鲁、智利、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及玻利维亚),但近来南美解放者杯已经放宽给墨西哥俱乐部参加,2006年墨西哥俱乐部瓜达拉哈拉并曾经晋级赛事四强。

南美解放者杯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南美洲的解放者,诸如何塞·赫瓦西奥·阿蒂加斯、贝尔纳多·奥希金斯、何塞·德·圣马丁、佩德罗一世、西蒙·玻利瓦尔以及其他英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美解放者杯仍未成立时,一些南美洲顶级俱乐部构思成立一项跨国性的俱乐部级赛事。直至1948年,七支来自南美各国足球劲旅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一项小型的足球赛事,名为南美洲冠军锦标赛(South American Championship of Champions),赛事以单循环赛制进行,参与的七支球队包括:

最后冠军由巴西的瓦斯科达伽马以四胜二和的不败纪录夺得冠军。可是因为财政问题,这项赛事自此再没有举行,但其后南美足协考虑过该项赛事的概念,亦成为南美解放者杯的前身。

欧洲足联于1955年创办欧洲冠军杯,当时获得空前成功,与此同时欧洲亦希望举办一项欧洲与南美冠军俱乐部对决的赛事,从而决定出俱乐部间的世界冠军,并在国际足联世界杯之外,较量这两个洲份的足球水平。基于这两个因素,南美解放者杯应运而生,南美足协于1960年举行首届赛事,当届赛事共有七支队伍参加,结果来自乌拉圭的佩那罗尔两回合以二比一击败巴拉圭的亚松森奥林匹亚,夺得首届南美解放者杯冠军,并于次年成功卫冕。

回顾历届赛事中,两大南美强国巴西及阿根廷的顶级俱乐部均成为南美解放者杯的夺标热门,大部分冠军由该两国俱乐部,巴西共有10间俱乐部曾夺得南美解放者杯冠军,成为赛事之最,但夺标次数却排行第二,有 29 次跻身决赛中只有 13 次成功夺冠﹔阿根廷则曾有8间俱乐部先后夺冠,在 30 次跻身决赛中 21 次捧走冠军宝座。其中,阿根廷俱乐部独立竞技夺冠次数最多(7 次),并曾在1970年史无前例连续 4 次夺冠,而博卡青年则在2000年至2003至四年内三度称霸;1990年代间有 5 间巴西俱乐部 6 次夺得南美解放者杯。虽然巴西及阿根廷实力强大,但亦有其他南美国家的俱乐部从中突围,当中乌拉圭豪门佩那罗尔更是佼佼者,佩那罗尔曾经 5 次夺得冠军,是巴西和阿根廷俱乐部之外夺得南美解放者杯最多的俱乐部(仅次于阿根廷独立竞技和博卡青年),可惜最近一次夺标已经是1987年。2008年亦有厄瓜多尔俱乐部利加大学破天荒夺杯对于该国在南美足球的地位有着历史性影响。目前只有玻利维亚、墨西哥、秘鲁、委内瑞拉4个国家未有诞生冠军球队。

而统观历届赛事决赛甚少出现过由同国俱乐部竞逐,只有2005年,2006年,2018年,2020年和2021年决赛队伍分别由巴西和阿根廷国内俱乐部囊括。

现时南美解放者杯的参赛队伍来自11个国家,10个国家来自南美洲,另外墨西哥来自北美洲。南美洲共有12个国家,其中参赛的10个国家均为南美足协成员,苏里南及圭亚那则向来参加中北美洲地区赛事,因此未有参赛。而墨西哥俱乐部的实力与南美洲俱乐部相当接近,并为增加赛事的可观性,故此由1998年开始墨西哥俱乐部亦被邀请参加南美解放者杯,自2005年开始其参赛球队亦由1队增加至3队,与其他国家看齐。

规模方面,南美解放者杯与欧洲的欧洲冠军杯差不多,当初只有各国联赛冠军才有资格参加。直到1970年代,南美解放者杯的规模开始扩大,连联赛亚军亦可以参与。直至现时,南美解放者杯共有38队参与角逐。除了赛力较强的巴西及阿根廷各拥有5个参赛名额外,其余9个国家各有3席。每个国家的参赛资格基本上由各国自行决定,巴西、乌拉圭及墨西哥3国每年皆另行举办赛事以决定联赛冠军以外的参赛球队,而其余国家均以联赛榜前3名位置之球队出赛。

以2005年南美解放者杯为例,以下是各个国家的参赛名额:

历史上,南美解放者杯的赛制于多年来亦几经变改,但大体上沿用小组赛及淘汰赛两阶段,赛事由第三届开始原本只要淘汰赛加设小组赛,直至2008年才开始效法欧联再加设预选赛阶段。此外,早年南美解放者杯与欧洲杯赛最大分别是开办所有赛事阶段不会采用客场进球制度制及加时赛制,不过此例在2005年的南美解放者杯开始作出改变,客场进球制度制首次用于赛事,而曾夺得南美解放者杯的两支南美老牌俱乐部智利的高鲁高鲁及乌拉圭的佩那罗尔成为新制度下的首批牺牲品,他们于改例后的首届预选赛阶段因取得较少作客进球而惨遭淘汰。另一方面,南美解放者杯的决赛与意大利杯相若,但是今年已经改制,决赛以一场过定胜负。

现时,南美解放者杯共分三个阶段,包括预选赛,小组赛及淘汰赛:

预选赛以主客淘汰制进行,加设客场进球制度,十一支参赛国家之中排名最低的球队,另加一支上届冠军所属国家排名最低的球队,总共十二队,胜出的六支球队可以出线小组赛。

小组赛共有三十二队参与,所有球队共分为八组,每组各有两队种子球队,除预选赛出线球队外(因小组赛抽签时尚未确定出线队伍)同一小组不可出现多于一队同国球队。小组赛以双循环形式进行,每场胜方得三分,和局得一分,负方得零分,小组首、次名可以晋级八分之一决赛。

从八分之一决赛到半决赛以主客制两回合进行,加设客场进球制度。2016年及之前对赛球队根据小组赛成绩而定,小组首名为1-8号种子,小组次名为9-16号种子,对赛组合为1对16,2对15,如此类推。2017年起以单次抽签决定八分之一决赛到半决赛之对赛组合。决赛以一场过定胜负,中立场举行,如果两队在法定时间打成平手,则会再加时比赛,加时仍未分出胜负话,就会以射点球阶段定出冠军谁属。

A. ^ 90 分钟后双方以 0–0 战平,博卡青年凭点球大战以 5–4 胜出。

B. ^ 90 分钟后双方以 1–1 战平,阿根廷青年凭点球大战以 5–4 胜出。

C. ^ 90 分钟后双方总比分以 2–2 战平,国民竞技凭点球大战以 5–4 胜出。

D. ^ 90 分钟后双方总比分以 1–1 战平,圣保罗凭点球大战以 3–2 胜出。

E. ^ 90 分钟后双方总比分以 1–1 战平,萨斯菲尔德凭点球大战以 5–3 胜出。

F. ^ 90 分钟后双方总比分以 2–2 战平,帕尔梅拉斯凭点球大战以 4–3 胜出。

G. ^ 90 分钟后双方总比分以 2–2 战平,博卡青年凭点球大战以 4–2 胜出。

H. ^ 90 分钟后双方总比分以 1–1 战平,博卡青年凭点球大战以 3–1 胜出。

I. ^ 90 分钟后双方总比分以 2–2 战平,奥林比亚会凭点球大战以 4–2 胜出。

J. ^ 90 分钟后双方总比分以 1–1 战平,卡达斯凭点球大战以 2–0 胜出。

K. ^ 90 分钟连同加时赛后双方总比分以 5–5 战平,利加大学凭点球大战以 3–1 胜出。

L. ^ 90 分钟连同加时赛后双方总比分以 2–2 战平,米内罗凭点球大战以 4–3 胜出。

相关

  • 血液干细胞干细胞(英语:stem cell)是原始且未特化的细胞,它是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的一类细胞。干细胞存在所有多细胞组织里,能经由有丝分裂与分化来分裂成多种的特
  • 爪哇历爪哇历,是爪哇族的历法。它与其他两个日历,公历和伊斯兰教历同时使用。公历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和民间社会的官方日历,穆斯林和印度尼西亚政府则用伊斯兰教历决定与宗教信仰相关
  • 胺菊酯胺菊酯 是一种强力合成杀虫剂,属于拟除虫菊酯。这种白色结晶固体的熔点为65-80摄氏度。其混合立体异构体应用于商业产品。胺菊酯通常用于制造杀虫剂,它能影响昆虫的神经中枢系
  • 托马斯·戈尔德 (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英语:Thomas Gold,1920年5月22日-2004年6月22日)是一位生于奥地利的天文物理学家,他曾担任康乃尔大学天文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皇家学会院士。戈尔德是195
  • 杰克·基恩 (军人)约翰·M·“杰克”·基恩(英语:John M. "Jack" Keane,1943年2月1日-)是美国的一位退役上将。1943年出生在纽约曼哈顿,曾担任美国陆军副参谋长,后任战争研究所的主席。他在2001年经
  • 爱,不悔《爱,不悔》(韩语:후회하지 않아,英语:),是韩国导演李宋熙日的首部作品。描述一个出身孤儿院,为了赚取大学学费而前往首尔,因为被工厂辞退而到同志酒吧工作的贫穷青年,和一个即将奉父
  • 曹之江曹之江(1934年11月23日-2021年4月2日),男,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数学家,曾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教授,中国数学会理事。
  • 灭绝债务在生态学中,灭绝债务(英语:extinction debt)是指过去的事件导致的未来的物种灭绝。英文中dead clade walking(死支漫步)和survival without recovery(无恢复存活)两个短语表达的是类似的意思。之所以会有灭绝债务,是由于对物种的影响(例如栖息地破坏)与物种最终消亡之间有时间差。例如,即使无法繁殖出新树,长寿的树也可能存活多年,此时它们可能会走向灭绝。严格意义上,灭绝债务一般是指一个地区可能灭绝的物种数量,而非哪一个物种的前景,但通俗地说,它可以指任何延迟发
  • 郭体祥郭体祥(1919年12月-2008年3月),男,河南永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 苏利耶跋摩二世苏利耶跋摩二世(高棉语:ព្រះបាទសូរ្យវរ្ម័នទី២,罗马化:,又译苏耶跋摩二世,意译为日铠,?—1150年),柬埔寨吴哥王朝国王(1113年—1150年在位)。他在位时是吴哥王朝疆域最广的时代。苏利耶跋摩二世曾与湄南河河谷地带的孟人国家作战(吴哥是高棉人的王朝),后来又与占婆进行战争。苏利耶跋摩二世的国家是以印度教信仰为基础。苏利耶跋摩二世信奉婆罗门教的毗湿奴派(高棉帝国的国教为湿婆派),并为之修建很多庙宇,包括今天吴哥遗迹中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吴哥窟(或称吴哥寺)。苏利耶跋摩二世的统治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