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达林尾龙(属名:,意为“阿布德兰特·努鲁(Abdrant Nuru)的尾巴”,以发现地点为名)是一属泰坦巨龙类的蜥脚下目恐龙,化石发现于蒙古的阿拉提格组(英语:Alagteeg Formation)。它的化石非常少,只有八个前段尾椎、一个中段尾椎和一些人字骨。模式种兼唯一种是巴氏阿布达林尾龙()。目前被视为泰坦巨龙类的分类未定属,很可能代表了一支过去未曾知晓的亚洲大鼻龙类演化支。
1970年代苏联-蒙古联合考察活动期间,萨拉托夫大学(英语:Saratov State University)的瓦伦泰·佩卓维奇·特维多贺列波夫(Valentin Petrowich Tverdokhlebov)在阿布德兰特·努鲁(Abdrant Nuru)地区附近发现了一个蜥脚类的尾巴,但这项发现从未在相关的文献中被报导,并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被叙述。直到进入21世纪,约2000年开始,化石才由安德烈·波德斯诺(Andrei Podlesnow)进一步的清修,发现这可能代表着一个未知的物种。
2020年,亚力山德·艾维里亚诺夫(Alexander O. Averianov)和亚雷西·罗帕汀(Alexey V. Lopatin)叙述、命名了新属新种巴氏阿布达林尾龙(),属名将Abdarain Nuru(Abdrant Nuru的俄文拼法)加上希腊文(尾巴)的拉丁化,种名纪念蒙古著名古生物学家瑞钦·巴思钵(英语:Rinchen Barsbold)。
正模标本PIN 5669/1出土于阿拉提格组(英语:Alagteeg Formation)红棕色的砂岩层,年代可追溯至晚白垩世坎潘阶,约8300万年前。标本包含一系列8节前段尾椎和一节中段尾椎,其中第2、3、4、5、7、10节被发现与人字骨相连,一个脱落的人字骨填补了第8和10节之间的空缺,代表着全部的标本可视为一个连接的整体。顺带一提,发现的第1节尾椎可能也不是动物原本的第1节,因为没有显示出与荐骨连接的迹象。
发现的这条尾巴长度小于一米,推测阿布达林尾龙是种体型中等的蜥脚类。
叙述者建立了几个关于尾椎的鉴定特征,其中有些是独特的自衍征:一些前段尾椎前关节突内面后方有突起;前段尾椎棘突背面凹槽为半覆盖或隧道形;前段尾椎棘突水平紧密排列;前段尾椎棘突底部与横突侧面被横突和后关节突之间的嵴部分侧向包覆;人字骨侧枝窄于顶枝;人字骨顶枝有嵴前后延伸至侧枝。
许多尾椎特征类似北方龙、后凹尾龙、掠食龙、风神龙、安第斯龙、华北龙、江山龙、诺曼底龙等。
叙述论文的系统发生学分析偏好将阿布达林尾龙分类为基础泰坦巨龙类,但此结果可能受到对基础泰坦巨龙类了解不足的影响。它也可能代表了一群过去不曾得知、高度衍化的亚洲大鼻龙类支系。
阿布达林尾龙发现于蒙古阿拉提格组的阿布德兰特·努鲁地区,该地可能与上覆的牙道黑达组(英语:Djadochta Formation)属同一系统。在当时,阿拉提格组为一个河流作用环境,有砂质曲流、泛滥平原和暂时型湖泊沉积,而非像之后的牙道黑达组变成沙漠沉积环境。在这里它与绘龙、原角龙、近鸭嘴龙、鳖等动物群共享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