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牒,佛教和道教术语,指古代中国为了管理僧道,允许他们出家所颁发的证明文书。因为这个文件由尚书省祠部司所发放,又称祠部牒。最早始于唐代。
唐朝时,礼部设独立部门执行公度制,按科举模式设立考试,信众必须通过教义考核及品格审查,才能获得出家资格;朝廷就能限制僧尼人数和选择德学俱优者来继承佛法事业:48。凡通过考试者,便能参加由中央安排之剃度大会,完成仪式后,即由官府发出“度牒”证明身份,随即拨发到指定寺院修持;此外,为监督戒坛能如法传戒,于是向受戒者另发附属性质之“戒牒”作为证明:48。由于度牒持有者获免除税役之特权,朝廷对度牒管理便相当严格,但凡有僧侣往生或还俗,必须将度牒及戒牒交还销毁,否则其本人及所属寺院均受到惩处:48。没有度牒而私自出家的僧道,称为私度。经官府发现,将会给与处罚,勒令还俗。因此,后世僧人游方挂单,必须随身携带戒牒,作为身份证明。
从唐朝开始,度牒就不是免费发放的。安史之乱时,御史崔众被委派至河东道向僧尼、道士收取度牒银。此后,度牒银成为各朝政府获得财政收入的手段。由于度牒具有经济特权,每当朝廷遇上灾难或战乱等经济紧张时期,便会公开鬻卖度牒来筹款,吸引寺院或绅商争相购买,为佛教及社会带来许多问题:48。明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免费发放度牒,结束“度牒银”制度。直到清朝,乾隆皇帝认为僧纲衰败,加上推行“摊丁入亩”政策,朝廷无须再规管出家人数,于是废除公度制,停止发放度牒和戒牒;从此改为寺院“自家”印发戒牒予新戒弟子(到往生时连同遗体火化),由此引伸向在家信徒发放皈依证之习惯:48。早期之戒牒盖上多种朱印,格式、行文与官式公文相若;公度制转为私发后,牒证之形式上式日趋多元,由古雅趋于简约,由报纸般大渐渐缩小为证书、小册本,甚至是卡片状,可谓各有特色:48。
戒牒与度牒不同,是由僧官机构及传戒师签发给受戒僧尼以证明其所取得的资格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