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府君(?-?),名崔玨,又作珏,字子玉,又字元靖。乐平(今山西省昔阳)人,唐朝政治人物,曾任县令、刺史,因救民事迹,奇特灵异,殁后被民众奉为神灵,人称“崔府君”,敕封护国显应真君,民间释教则认为他是目连尊者座下的判官。
出身门阀,生时,其母梦北岳岳神持一盒仙丹与之。
少年能文,唐太宗时中进士,贞观七年(633年)拜长子县县令(今山西省长子县)。为官公正不阿,奸邪不敢私。据说长子县西山猛虎为患,食人无数,崔玨焚书山神庙,痛斥虎非,虎即自现衙署,叩阶而死。崔玨令人为虎建冢,谓能改过扬善,称其为义虎,取牲祭之。
崔玨后改任滏阳县令(今河北省磁县),时逢水患,崔玨命工匠治水不成,自临堤岸,取灵符掷入水中,一巨蟒急出,崔自拔剑下水,斩蛇为两段,水患消退。
崔玨后迁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刺史。
殁后,许多人见其乘“义虎”显灵,亦有乡民死后复苏,见崔为地府判官。亦有人言其为城隍,众说纷纭。滏阳、长子、陵川等地士绅设置崔府君庙,香火隆重祭祀。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巡狩巴蜀,夜中见一神托梦,神金光闪烁,身着锦袍玉带,自称:“臣故丹城、滏阳令,升蒲州刺史崔玨,奉诏来此护驾。陛下无多虑,贼将平也。”玄宗醒后敕封为灵圣护国侯。
传说宋高宗为康王时,遭遇靖康之难,逃至崔府君庙内,苦于金国士兵策马追赶,无力摆脱,忽闻马鸣,庙前有良驹停驻,遂乘马疾奔南方,逃至江岸时,康王胯下座骑竟飞驰过江,摆脱女真追兵后,座骑化为泥马,俗谓“泥马渡康王”。经高宗派人四下探访,始知为崔府君施力救助(另说为大道吴真人显灵),遂加封崔府君为显应王。淳熙年间,改封为护国显应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