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式

✍ dations ◷ 2025-07-07 07:37:03 #音乐理论,调式

调式是若干个以特定顺序连接起来的音以一个主音为中心形成的集合。这些音互相之间具有某种特定的音程关系,并在调式中担任不同的角色。调式是决定音乐风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调式和调性结合,决定了该段音乐所用的调。将调式中的所有的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从低到高排成一列,就是该调式的音阶。

调式的种类繁多,不仅仅是构成调式的音的关系不同,连数目也有区别,世界各国遍用的大调式、小调式和民族调式。否定调式的音乐称为无调性音乐。

按照包含主音向上大三度还是小三度的音,绝大多数调式可以分为大调式和小调式两大类。

大调式是由七个音构成的,它的主音与第三级音之间的关系是大三度关系,它的稳定音构成一个大三和弦,这就是大调式。大调式的色彩是明朗的和辉煌的,这就是大调式的特征。

大调式一共有三种,自然大调,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

小调式同样也是由七个音来构成的。小调的主音与 Ⅲ 级音之间的关系是小三度,因此小调的调性有一种柔和的感觉并带一些暗淡的色彩。这是小调的特征。

同大调一样,有三种调式,自然小调,和声小调及旋律小调。

五声调式是以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来排列的,由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叫作五声调式。在中国大陆地区通常称为(中国)民族五声调式。这五个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徴、商、羽、角。将这五个音移在一个八度内,它们名称的顺序是:宫、商、角、徴、羽。

五声调式有下面几种:   

在五声音阶里,每一个音都可以成为主音,因此在每个调式的前面必须把主音的音高位置标出来,比如:以 A 做主音的宫调式,称为“A 宫调式”,F 做主音的角调式称为“F 角调式”。

此外,五声音阶中可以以“偏音”的形式出现“清角(F)”、“变宫(B)”、“变徴(♯F)”、“闰(♭B)”。

古希腊调式溯自古希腊《荷马时代》以后的音乐,在欧洲各地不同的生活璟境中,各自产生了不同的抒情诗,这些抒情诗用各具不同地区特色的歌调唱出。
古代希腊的调式,就是从这些歌调中产生。由于各地区的歌调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所以所整理出来的音乐结构,便具有独特的音乐色彩,呈示出各种不同结构的调式组织。
希腊的音乐是四声(Tetrachord),而且是下行式的,所以构成的调式音阶也是下行的。在当时的音乐里,只存在四种调式,并以该地区的名称作为调式的名称:

Dorian(多利亚调式)结构是(下行):E - D - C - B - A - G - F - E

Phrygian(弗里几亚调式)结构是(下行):D - C - B - A - G - F - E - D

Lydian(利底亚调式)结构是(下行):C - B - A - G - F - E - D - C

Mixo-lydian(混合利底亚调式)结构是(下行):B - A - G - F - E - D - C - B

值得注意的是下行音阶的下四音才是构成调式的核心音,上四音只是核心音同结构的延伸音排列。所以主音是下四声的第一个音,属音是下四声第四个音。
另外Mixo-lydian调式的核心四音并非音阶的下四音,仍然是Lydian的下四音,只不过其第一个主要音下移一个音成为主音再延伸排列而得。

西方中古教会调式由七个类似于大调、小调的调式所组成。
自然大调的调式音阶可以看做由 C 大调的 7 个构成音,各自向上进行到高八度的音构成的 7 个音阶。
这些调式的名称源自古希腊的调式名称,但结构不同。

Ionian(伊奥尼亚调式)也称为自然大调,自然大调的 I 级音阶,由 C 大调的 C 进行到高八度的 C,构成音分别为:1 2 3 4 5 6 7 1

Dorian(多利亚调式)自然大调的 II 级音阶,由 C 大调的 D 进行到高八度的 D,构成音分别为:1 2 ♭3 4 5 6 ♭7 1

Phrygian(弗里几亚调式)自然大调的 III 级音阶,由 C 大调的 E 进行到高八度的 E,构成音分别为:1 ♭2 ♭3 4 5 ♭6 ♭7 1

Lydian(利底亚调式)自然大调的 IV 级音阶,由 C 大调的 F 进行到高八度的 F,构成音分别为:1 2 3 ♯4 5 6 7 1

Mixo-lydian(混合利底亚调式)自然大调的 V 级音阶,由 C 大调的 G 进行到高八度的 G,构成音分别为:1 2 3 4 5 6 ♭7 1

Aeolian(爱奥尼亚调式)也称为自然小调,自然大调的 VI 级音阶,由 C 大调的 A 进行到高八度的 A,构成音分别为:1 2 ♭3 4 5 ♭6 ♭7 1

Locrian(洛克里亚调式)自然大调的 VII 级音阶,由 C 大调的 B 进行到高八度的 B,构成音分别为:1 ♭2 ♭3 4 ♭5 ♭6 ♭7 1

相关

  • Cmsub2/subOsub3/subCurium sesquioxide三氧化二锔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m2O3。锔能形成两种氧化物:三氧化二锔和二氧化锔(CmO2),其中前者更为常见。锔的氧化物都是固体,不溶于水但溶于无机酸。
  • 黑白无常黑白无常,源于印度神话、佛家所言的无常鬼,负责接引人死后之鬼魂入于阴曹,为死神之一,一黑一白象征一日一夜,也象征一阳一阴。“无常”原是佛教用语,为变化之意,因此表示非永恒存在
  • 圣伯多禄锁链堂圣伯多禄锁链堂(意大利语:San Pietro in Vincoli)是意大利罗马市的一座罗马天主教次级圣殿与司铎级枢机领衔教堂 ,现任司铎级枢机为美国籍的唐纳德·乌尔。教堂以米开朗基罗的梅
  • 维尔特二号彗星维尔特二号彗星(官方标记为81P/Wild)是一颗由瑞士天文学家保罗·维尔特于1978年发现的彗星。据信在它45亿年的生命里,维尔特2号可能曾有更远和圆的轨道。1974年它在距离行星木
  • 高铼酸铜高铼酸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ReO4)2。高铼酸和铜的碱式碳酸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反应,都可得到高铼酸铜。高铼酸铜和四氯化碳在400 °C反应,生成黑色的六氯合铼(IV)酸
  • 石莼目参见正文石莼目(学名:Ulvales)为藻类植物中一目。该植物于植物分类表上,归于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纲(Chlorophyceae),同纲者尚有色球藻目(Chlorococcales)等等植物目。
  • 曹谨凤山曹公庙的曹公神像曹谨(1787年11月5日-1849年6月8日),原名瑾,字怀璞,后改为谨,字怀朴,号定庵,清朝政治人物,河南省河北道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人。历任直隶、福建、台
  • 恐怖故事2《恐怖故事2》(韩语:무서운 이야기 2,英语:),是一部2013年上映的韩国电影。此部恐怖片集结众多新星演员演出各个单元。本片与第一部内容无关,而金智媛、金叡园亦再次演出。由上集《
  • 索赞芦荟索赞芦荟(学名:)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的一种芦荟。它们现正处于濒危状况,并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的保护。
  • 南徽北晋南徽北晋指的是明朝时期在山西的晋商和徽州的徽商的称呼。明朝时期,晋商以其雄厚的财力于徽商一同执商界之牛耳。所以有“南徽北晋”之说。晋商,即山西省籍的商人又称“山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