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屈大均像,《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
屈大均(1630年-1696年),字介子,号翁山、莱圃。广东番禺人,祖籍湖广秭归(今湖北)。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是“岭南三大家”之第一。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
屈大均幼时随入赘邵家的父亲居住在南海县西场(即今之广州荔湾区西场),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字骚余,号非池。十岁时随父亲归原籍番禺,恢复屈姓,更名大均。
早年受业于陈邦彦门下,补南海生员。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攻陷广州,四年(1647年)屈大均参加陈邦彦、陈子壮、张家玉等起兵抵抗,同年失败,陈邦彦被执,磔以死,大均收陈等人之骨骸。后受父命,至肇庆,向永历帝呈《中兴六大典书》,授以中秘书,因父殁急归。顺治七年(1650年)清兵再围广州,为躲避追捕,屈大均在番禺圆岗乡金瓯山(又名雷峰山)海云寺(今已废)剃发出家,法名今种,字一灵,庵号死庵,以示誓死不臣服清朝之意。
顺治九年(1652年)以后,屈大均以化缘为名开始云游四海,奔走吴越、幽燕、齐鲁、荆楚大地,北游关中、山西,入会稽,至南京谒明孝陵,又上北京,登景山寻得崇祯死所哭拜,与顾炎武、李因笃、朱彝尊等交往。又东出山海关,留意山川险阻,暗图复业。他在辽东凭吊袁崇焕督师故垒,写下《出塞》及《塞上曲》等曲。返回关内后,积极游走于齐鲁与吴越之间,在会稽与魏耕、祁班孙等秘密联络郑成功,后张煌言与郑成功合兵率军沿长江而上,攻克芜湖、徽州府、宁国府,攻下三十余州县。顺治十六年(1659年)十月事败,郑成功还至厦门,张煌言败走浙东天台。顺治十七年(1660年)秋,屈大均访南京,与朱彝尊同游山阴,参加祁氏兄弟的抗清活动。康熙元年(1662年)魏阱、钱瞻百、钱缵曾、潘廷聪等被杀于杭州,祁班孙遣戌宁古塔,大均避居桐庐。康熙四年康熙四年春天,屈大均从岭南北上金陵,秋天在南京,游吴门时结识杜恒灿,是年冬天,二人相携前往陕西, 岁末至潼关。康熙五年三月,与王弘撰相邀登华山。下山后,王弘撰之兄长王弘嘉赠屈大均书法“古丈夫洞草堂”六字。康熙五年(1666年)和李因笃结交,同游西安,六月自富平至代州(今山西代县),寄居清雁平兵备道副将陈上年家中。后来在代州见了顾炎武,并到太原访傅青主。在李因笃等人的撮合之下,是年秋天,屈大均在山西续娶明朝将领王壮猷之女王华姜。康熙五年秋天,屈大均至代州西八里柏林寺瞻拜唐晋王祠,晋王即李克用、李存勗父子。康熙六年八月,屈大均自代州东门经易州、涿州入北京。康熙七年八月,携家自代州出发,次年八月抵达番禺故里。康熙九年,移家东莞,是年正月,王华姜病逝。
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在昆明起兵,屈大均赴广西,向吴三桂上书谈论兵事,被委任广西按察司副使,监督孙延龄军。不久知吴只想划江称王,遂托病辞去。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克塽降清,屈大均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著述讲学,移志于对广东文献、方物、掌故的收集编纂。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病逝,年六十七。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大家”,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屈大均的著作被清廷列为禁书,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乾隆上谕谓屈氏著作“篇篇皆诋毁圣朝语”,为“违碍”“悖逆”文字,严旨索求查禁,屈氏子孙遂抱版自首),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其余著作可知尚有三十余种。张德瀛评:“屈翁山词,有《九歌》、《九辩》遗旨,故以骚屑名篇。”
屈大均死后,其家人惧怕遭清政府查缉,不敢为他立墓碑,长时间不向外人透漏其墓地。雍正七年(1730年),屈大均之子屈明洪自首,广东巡抚傅泰追查屈大均著作,发现“多有悖逆之词”于是上报刑部,刑部拟掘屈大均墓戮尸枭首,雍正帝开谕免除戮尸。1928年乡里民找到屈大均墓地,捐资重建了墓穴。
屈大均墓地今在离莘汀村两三公里的新造镇思贤村,整个屈大均墓成一个“凸”字形,正中约一米高的青石碑上刻着“明屈翁山先生墓”,下署“民国十八年己巳仲冬番禺县长陈樾题”。墓表竖立在坟后右侧,碑文为书法家吴道撰书。其父屈宜遇、其母黄太君墓在屈大均墓左右上方,其子、媳之墓在左下方。1985年广州市政府拨款修葺墓区,墓右建“思贤亭”一座,屈大均墓被列为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番禺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