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种牙齿类型的排列
✍ dations ◷ 2025-04-25 04:21:40 #各种牙齿类型的排列
齿列(亦作牙列、齿系、牙系)指的是动物口腔中全套牙齿的发育和排列模式。除单孔目、贫齿目、穿山甲属和鲸目以外,所有哺乳动物都具备四种类型的牙齿,而且每一类型的牙齿,与物种相应,都有固定的最大数目。这四个类型分别为:门齿(门牙,incisor)、犬齿(canine)、小臼齿(前臼齿,premolar)和臼齿(molar)。其中的人类的前后臼齿,通常也被称作槽牙。符合这种类型划分的齿列被称作异形齿(heterodont),否则则称作同形齿(homodont)。各类型牙齿的数目可用对应单侧(左侧)上下两列牙齿的两行结构式来描述,而口腔内牙齿的总数则是结构式所记数目的两倍(牙齿的排列左右对称)。具体而言,结构式每行从左到右依次为门齿数、犬齿数、小臼齿数和臼齿数。例如齿列上部结构式2.1.2.3所表示的就是门齿两枚、犬齿一颗、小臼齿两颗和臼齿三枚,所对应的是口腔上腭一侧的牙齿。许多哺乳动物有幼体和成体两套牙齿,幼年的牙齿称作乳牙,将在成长过程中脱落,由新生的恒牙替换。动物中拥有前后两套牙齿的现象被称作两期齿或再出齿(diphyodont)。具体的每颗牙齿可依其类型归属以英文类型名的首字母和从1起的数字进行标号。但是小臼齿的最内颗固定为4号。这就意味着,裂齿总是第四颗上小臼齿和第一枚下臼齿。因而人类牙齿的一侧一列可记为 I1,I2, C1,P3, P4, M1,M2,M3(首字母所对类型见前文)。人类齿列式:- 乳齿- 恒齿猫的齿列式:因为猫是食肉动物的缘故,其上小臼齿的最内一颗和下臼齿的最外一颗又被称作食肉齿(carnassial)或裂齿,其功用是切割肉和皮肤。犰狳由于是同形齿类动物,它的齿列式就是简单的7/7。幼猫的乳牙为26颗。有胎盘哺乳动物的最大齿列式:无胎盘哺乳动物,有袋类等,可以比胎盘类拥有更多的牙齿。如负鼠目的齿列式为:对牙齿的研究是考古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对那些年代相当古老的动物和人类的遗骸与化石,比较对其他类型骸骨的研究(骨胳测量学),对牙齿的研究有着更为突出的优势。因为牙齿的结构和排列作为遗传特征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因环境的改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应用方式的改变等而发展急剧的变化。牙齿也往往比其他的骸骨保存得更好,因而在实际的考古活动中它也是更容易获得的和更有代表性的遗骸标本牙齿又是追踪古人类迁移的有利证物。尽管人类的齿列都是相同的32颗,但也存有一些明显的细节上的差别,如门齿的形状、臼齿的沟槽数、某些牙齿的特异尖端等。这些差异不单是与特定的人类种群相对应,而且,在同一种群中,这些特征本身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演变。所以通过所得牙齿标本的考查既可以确定所属的种群又能推算出牙齿主人所生活的年代。
相关
- 过劳死过劳死(日语:過労死),源自日语 ,是一种职业性的突然死亡,因工作过度(过劳)致积劳成疾而死。其原因为由压力引起的心脏病发作,或是长期疲倦所导致的中风致死。第一宗有纪录的过劳死个
- 医学诊断上的性别偏差性别偏好所致的诊断差异(英语:Gender-bias in medical diagnosis)是社会学中,一个对于医学的观察论述。然而这个论述是有争议的。 这个论述指出,许多医学诊断及精神诊断可能受到
- 米诺斯文明迈诺斯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或译作米诺斯文明、弥诺斯文明、迈诺安文明或迈诺亚文明,是爱琴海地区的古代文明,出现于古希腊,迈锡尼文明之前的青铜时代,约公元前3650年—前140
- 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化(英语:Christian culture)是信仰基督教为主的人群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文化,并构成了基督教文明(Christian civilization)的主体。基督教源于中东地区游牧民族以色列人的
- 保护状况物种的保护状况(英语:conservation status)是指物种继续生存的可能性。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物种的保护状况: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存数量,而是整个种群随时间的增长或减少,喂养成功率,已
- 凯泽在物理学里,波数是波动的一种性质,定义为每 2π 长度的波长数量(即每单位长度的波长数量乘以 2π)。更明确地说,波数是每 2π 长度内,波动重复的次数(一个波动取同样相位的次
- 伦巴第-威尼斯王国伦巴第-威尼托王国(意大利语:Regno Lombardo-Veneto,德语:Lombardo-Venezianisches Königreich)是一个位于意大利北部的王国,并由当时的奥地利帝国所控制。此王国是根据欧洲列强
- 碱土金属固体、 液体、 气体碱土金属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属第2族(旧称ⅡA族)的六个金属元素:铍(Be)、镁(Mg)、钙(Ca)、锶(Sr)、钡(Ba)、镭(Ra),其中镭具有放射性。碱土金属都是银白色的、比较软的金
- 归正宗归正宗(英语:Reformed church)也称加尔文宗、更正宗、改革宗,是基督新教的宗派之一。狭义的归正宗(Continental Reformed church)即欧洲的加尔文主义教会,广义的归正宗(Reformed chu
- 1,2-二甲基肼1,2-二甲基肼(英语:1,2-Dimethylhydrazine)又称为均二甲肼(英语:symmetrical dimethylhydrazine,缩写SDMH),是二甲基肼的其中一种,也是偏二甲肼的同分异构体。它是一种具有烷化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