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特写本

✍ dations ◷ 2025-05-19 15:37:22 #未解读文字,手抄本

罗洪特抄本(Rohonc Codex)是一本内容不明的神秘书籍,全书共448页;以当时的发现地哈布斯堡君主国西部都市罗洪特(今奥地利布尔根兰州上瓦特县雷希尼茨镇)命名。

写本用纸检测出为约1430年时所制造的威尼斯纸,然而书写的内容却可能是在纸张制造很久之后才写上去的:而相反的也有可能是抄写于更古老的书本内容,因此仍然无法确定切确的成书时间。

可以确定的是,此书最初的拥有者是19世纪匈牙利贵族Gusztáv Batthyány伯爵;之后他将此书及其他藏书全部捐赠给匈牙利科学院,而这本书直到1838年为止都还是伯爵的私人藏书。

不过,这本书的正确起源不明;Batthyány伯爵家在1743年的藏书目录内有着“匈牙利语的祈祷文・十二开的书本一本”的纪录,该书的大小和推测的书本页数和罗洪特写本的特征一样。然而目录内只有一小段叙述内容,并无法确认是不是罗洪特写本。

而后于1840年左右,先是由匈牙利学者Ferenc Toldy开始研究写本内文,而后Hunfalvy Pál、澳大利亚古文学专家Mahl博士分别继续研究。1884年至1885年,捷克布拉格的大学教授Josef Jireček和Konstantin Jireček研究其中的32页;1885年送往因斯布鲁克大学教授Bernhard Jülg处研究,1890年至1892年被匈牙利知名画家Munkácsy Mihály送往巴黎研究,不过依旧是徒劳无功。

现在写本保存于匈牙利科学院内,可利用写本的微缩胶片拷贝来进行研究,但是必须要先获得特殊的许可。

罗洪特写本以十二开的威尼斯纸构成,内页文字约9-14行;此外还付有类似宗教或是军事之类的87幅插画,其中可以看见诸如十字架、新月和卍字的图案,似乎是描写基督徒、穆斯林和佛教徒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共同生活的场景。

写本内使用的文字种类比现在已知的任何一种字母系统还要多上约10倍,不过有一部分记号使用的次数很少;因此也有推测书中文字并非字母系统,而是类似日语的假名一样是音节文字或是汉字的语素文字的推测。此外,由左边不对称的段落推断,文字是由右至左书写。

写本内书写的文字和语言都不明,语言推测可能是匈牙利语、达基亚语、早期罗马尼亚语或钦察语;此外也有以婆罗米文书写印地语的说法,然而以上推测都没有证据可以加以证实。

1889年,由Némethi Kálmán整理出写本的文字一览;1970年,Gyürk Ottó进行有组织性的研究;得出文字是由右往左、由上往下顺序书写的结论并得知了写本的页数顺序。1990年代中期,Locsmándi Miklós利用电脑分析文字内容;发现有一个类似罗马字母i的记号似乎是用来分隔句子,同时似乎也代表着11。Locsmándi Miklós还研究类似附加符号的记号,不过并没有发现规则性;然而写本内的文字有着类似匈牙利语的语格变化的特征,因此Locsmándi Miklós认为写本不是恶作剧或是伪造品。

不过匈牙利学者则多半认为,写本是特兰西瓦尼亚系匈牙利古董商Literáti Nemes Sámuel所伪造的。他除了是匈牙利国立图书馆的共同创设者之一,还是恶名昭彰的赝作作家,甚至还骗过了不少当时有名的学者专家。最先主张Literáti Nemes Sámuel伪造说的是匈牙利历史学家Szabó Károly于1866年提出,而后1878年Fejérpataky László、1899年Tóth Béla、1930年Pintér Jenő、1973年Csapodi Csaba等人的后继研究也认同这个说法。

Nyíri Attila在仅仅研究写本的其中2页后,提出了解读的方法;他先将文字颠倒顺序排列,并找出其中类似字母系统的文字。这个时候,同样的文字就可能发出不同的发音;相反的,不同的文字也可能发出同样的发音。不过为了拼出有意义的单字,Nyíri Attila亦有将原本文字的顺序调整的情况。

以下是Nyíri Attila提出的翻译。

Eljött az Istened. Száll az Úr. Ó. Vannak a szent angyalok. Azok. Ó
你的神降临了。主他飞舞著。噢,神圣的天使们就在那里。天使们啊。噢。

罗马尼亚语言学者Viorica Enăchiuc则认为写本是Vlach人与钦察人或佩切涅格人的对战纪录;因此使用的语言应该是世俗拉丁语或早期罗马尼亚语的一种,Viorica Enăchiuc提出的写本序章的一节翻译如下。

Solrgco zicjra naprzi olto co sesvil cas
噢,燃烧的太阳啊,无论何时都留下了印记。

其他还有印度人Mahesh Kumar Singh的解读法,他认为写本最初的24页都是将印地语直接音译成匈牙利语,并且是尚未发现的圣经经外书的开头部分。内容则是以冥想般的方式开始序章,接着叙述耶稣还是孩童时代的事情。

这个说法被刊载在匈牙利的研究杂志Turán上。。

相关

  • 硝化作用硝化作用(法语:La nitrification)是一个生物用氧气将氨氧化为亚硝酸盐继而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的作用。将氨降解为亚硝酸盐的步骤常常是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骤。硝化作用是土壤
  • 康拉德·阿登纳康拉德·赫尔曼·约瑟夫·阿登纳(德语:Konrad Hermann Joseph Adenauer,德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
  • 塔那बाप तहसील घंटियाली塔那(Thane,旧称Thana)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临阿拉伯海,属于孟买的卫星城。全市面积147平方公里,人口1,261,517人(2001)。塔那市也是塔
  • 文 兰文兰(1946年3月14日-),数学家。生于甘肃兰州,籍贯安徽泾县。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6年获美国西北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获得陈省身数学奖。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 去纳粹化非纳粹化(德语:Entnazifizierung),是同盟国为了清除纳粹主义影响德国之转型正义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主义在社会、文化、出版、经济、司法和政治等方面皆造成严重影响。
  • Cu(Csub2/subHsub5/subCOO)sub2/sub丙酸铜是铜(II)的丙酸盐,化学式为Cu(CH3CH2COO)2,或简写为Cu(prop)2。丙酸铜晶体属三斜晶系,晶格参数a=9.58Å, b=5.22Å, c=8.55Å;α=105°55′, β=92°33′, γ=91°7′。丙
  • 魏文伯魏文伯(1905年3月-1987年11月15日),湖北新洲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部长。出身于农民家庭。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家乡开展农民运动。192
  • 康威生命游戏康威生命游戏(英语:Conway's Game of Life),又称康威生命棋,是英国数学家约翰·何顿·康威在1970年发明的细胞自动机。它最初于1970年10月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马丁·葛登能的
  • 气候门气候研究小组电邮争议(英语:Climatic Research Unit email controversy),俗称气候门(Climategate),是指2009年11月发生在英国的隶属东安格里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简称UE
  • 自体荧光自体荧光自体荧光是生物结构(例如线粒体和溶酶体)在它们吸收光时自然发射的光,并且被用于区分源自人工添加的荧光标记(荧光团)的光。最常见的自体荧光分子是NADPH和黄素; 细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