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内战

✍ dations ◷ 2025-05-18 08:29:39 #芬兰战争,芬兰历史,内战,俄国内战战役,现代战争,芬俄关系,芬苏关系,芬德关系,共产主义性质的内战,俄罗斯战争,1918年冲突

 芬兰

芬兰社会主义工人共和国

政府军
3,414人死于战争活动
1,400–1,650人被处决
46人失踪
4人死于战俘营

芬兰赤卫队
5,199人死于战争活动
7,000–10,000人被处决
2,000人失踪
11,000–13,500人死于战俘营

芬兰内战(芬兰语:Suomen sisällissota,瑞典语:Finska inbördeskriget)发生于1918年1月27至1918年5月15日,是芬兰独立后左派与右派政府发生的战争,最后以政府军获胜告终。

芬兰原本是瑞典王国的一部分,公元1809年,俄罗斯帝国在与拿破仑交战时占领了芬兰,虽然芬兰一开始拥有极大的自治权以及自己的议会,但在20世纪初俄国试图把芬兰俄罗斯化招致了众怒。

1917年俄国面临战败,11月俄罗斯临时政府遭到俄共推翻,芬兰民族主义者认为这是芬兰独立的时机。1917年12月6日,芬兰右派占多数的国会通过了独立宣言的法案。

新政府成立后首要之务就是外交上获得承认。德国在与俄国交战期间,热衷于培养俄国国内民族分离团体,以削弱俄国实力,因此德国十分赞成芬兰的行动。在邻国瑞典与西欧国家也支持这个新国家之后,德国坚持芬兰与发动十月革命的俄共政府接触,因为俄国临时政府已被推翻,而新政府的选举结果尚未揭晓。

12月7日,一个由芬兰社会民主党成员组成的代表团会见列宁,列宁答应承认芬兰独立,俄共中央委员会次日支持列宁的决定。列宁同意的理由是“芬兰很快就会爆发无产阶级革命”,战争人民委员列夫·托洛茨基也督促俄共控制下的芬兰人民代表团(英语:Finnish People's Delegation)尽快起义。与此同时,芬兰右派政府同样被告知苏维埃政府接受芬兰独立。

公元1918年1月4日俄共中央委员会批准承认芬兰独立,因为芬兰社会主义成员对于独立的看法几乎与芬兰右派一致,因此最终能用一个声音与俄共谈判。同日法国政府也正式承认芬兰独立,1月6日德国也跟进正式承认芬兰独立。

芬兰独立后,右派政府与左派关系日益恶化,托洛斯基敦促下的夺取政权的起义立刻发生,布尔什维克直接煽动罢工与骚乱,芬兰国会因而授权芬兰政府全权建立一支陆军以回复秩序。这让左派与政府彻底决裂,左派激进派与温和派因此联合在一起,双方都展开武装。

1918年1月19日,来自俄国彼得格勒的军火援助通过铁路运往维堡,用于武装维堡左派民兵赤卫队,冲突因此全面爆发。1月27日至1月28日,赤卫队占领赫尔辛基,政府撤退到瓦萨,并在奥斯卓博斯尼亚建立临时政府。

芬兰内战是一场战线式的传统战争,政府军拥有芬兰北部,包括奥斯卓博斯尼亚与卡瑞利亚,而赤卫队则拥有大部分主要城市、工业中心与南部地区。双方兵力大约有7万人,大部分赤卫队训练装备和军官素质都不足,驻芬俄国红军由于积极准备俄国内战也并未全力支援芬兰赤卫队。芬兰政府军也有类似问题,但是他们拥有瑞典志愿者支援以及受过俄国陆军训练的军官,其中有一位就是卓越的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

4月3号德国派出部队支援政府军,主力部队是吕迪格·冯·德·戈尔茨(英语:Rüdiger von der Goltz)指挥的波罗的海师,总共有14000人。赫尔辛基旋即易手,5月15日赤卫队在卡累利阿地峡投降,芬兰与俄国红军也随即爆发冲突。

内战期间,由于俄国布尔什维克忙于策划一月剧变和准备内战,对于赤卫队的军事支持有限,而右派政府则有德国的支持。帝俄时期,芬兰独立运动如火如荼展开,一些芬兰志愿人员在德国当局的安排之下,在德国的洛克斯特接受军事训练。一次大战爆发后,这些芬兰人已经组成一个轻步兵营,并在库尔兰地区与帝俄作战。公元1918年2月,芬兰内战右派政府节节败退,因此该单位回国支援右派政府。

同时,右派政府有两位官员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到达柏林请求德国提供军事援助,一周后德国当局同意其请求。因此右派政府发现自己被迫同意德国提出的三项不利的协定:一是芬兰在没有德国同意之下不得与其他国家交涉和平条约,二是给予德国贸易协定与海事协定优先权,三是芬兰保证会支付德国军事支援所有费用。右派政府最后同意了,德国便派出拥有1万5千人的波罗的海师支援政府军。

当右派政府在内战中逐渐取得胜利时,德国在越来越多事务上干预芬兰右派政府内政。德国以协助政府军攻占卡瑞利亚剩余地区为条件,换取政府军协助德国攻击位在莫曼斯克的英军基地。右派政府也被迫同意接受一位德国亲王为国王。德国影响力也逐渐深入军事事务,公元1918年5月,右派政府指示曼纳海姆,陆军应该交给德军军官,并且依照德式路线进行改革,曼纳海姆随即辞职。

公元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一次大战结束,德国在芬兰的影响力也因此突然中止。黑森亲王弗里德里希·卡尔于12月14日宣布放弃继承芬兰王位,最后一批德军部队则在12月中撤离。

与赤卫队的战斗结束后,芬兰与苏联随即爆发了冲突。战争从公元1918年开始,持续到公元1920年,此时由于波苏战争爆发,苏联急切希望边界不要再有更多敌人,因而在公元1920年10月14日与芬兰签订《塔尔图和约》。这份条约对芬兰非常有利,苏芬边界仅仅距离列宁格勒郊区25公里远而已,因为这份条约不利于苏联,所以战争结束后苏芬关系没有因此改善。

芬兰内战加强了芬兰人对苏联的敌意,这场战争普遍被认为是对抗共产主义的解放战争。当1930年代末,苏联的扩张再次迫在眉睫,使得芬兰又一次面临卫国战争。

此外,1920年苏芬冲突后协定的国界离列宁格勒的郊区只有25公里,被苏联认为形成了威胁。

这场战争建立了芬兰陆军与曼纳海姆军事威名。这支陆军不但深受德国影响,也加强了与德国军方的联系,这在未来纳粹德国攻击苏联时德芬并肩作战发挥关键作用。之后许多芬兰杰出的将领就是从德国训练的轻步兵营开始其军旅身涯,最有名的是埃里克·海因里希斯(英语:Erik Heinrichs),冬季战争时指挥地峡军团。这也影响了未来芬兰政军领袖曼纳海姆,尽管未来德芬都与苏联作战,但是曼纳海姆刻意与德苏两国保持距离,限制这两国影响范围,同时维护芬兰的独立自主。

相关

  • 家庭医生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家庭医学科医师(英文:General Practitio
  • 人类牙齿人类牙齿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切割和磨碎的方式来分解食物,并且为吞咽和消化作准备。人类共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牙齿,即门齿、犬齿和大臼齿。每种类型的牙齿有不同的用途。门齿用于切
  • apoptosis细胞凋亡(英语:apoptosis,源自希腊语:απόπτωσις,有“堕落、死亡”之意),为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对于细胞坏死(necrosis),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实施的。细胞凋亡一般由生理或
  • font color=white国家园林城市/font国家园林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鼓励城市绿化而设立的城市荣誉称号。自1992年公布第一批3个城市后,至2019年已公布二十一批。
  • 第二遣外舰队第二遣外舰队(日语:第五艦隊/だいにけんがいかんたい Daini Kengai Kantai ?)是旧日本海军的一支舰队编制。第二遣外舰队一共编成过两次,第一次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在印度洋
  • 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韩国茶文化泛指韩国的制茶、饮茶的文化。韩国的茶叶最初
  • 陈晓光 (1948年)陈晓光(1948年8月-),笔名晓光,男,河北景县人,中国诗人、词作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政协第八、九、十届委员,中国音乐文
  • 爱德华·麦克道威尔爱德华·亚历山大·麦克道威尔(Edward Alexander MacDowell,1860年12月18日-1908年1月23日),美国作曲家。麦克道威尔和同时期的大部分美国作曲家一样,都有到欧洲求学的经历。1877
  • 加拿大丰业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英文:Bank of Nova Scotia;法语:Banque de la Nouvelle-Écosse),简称丰业银行(英语:ScotiaBank;法语:Banque Scotia),是一家加拿大的商业银行,在全球55个国家均有业务。
  • 布拉干萨布拉干萨(Bragança)是葡萄牙的一座城市。位于葡萄牙东北部。面积1173.57平方公里。2001年,有人口34,77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