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面积

✍ dations ◷ 2025-09-16 09:39:47 #圆,面积,包含证明的条目

一个半径为 的圆的面积为 π r 2 {\displaystyle \pi r^{2}} 个全等的三角形组成,总面积大于 T {\displaystyle T} 为半径的无穷薄圆环,贡献的面积是 2 π t d t {\displaystyle 2\pi t\;dt} 1962年),惠更斯步其后尘(,1654年),Gerretsen & Verdenduin(1983, pp. 243–250) 记载了这种方法。

给定一个圆周,设 u n {\displaystyle u_{n}} 边形,边为 A + B {\displaystyle A''+B''} 的估计需要大约 100 个随机样本(Thijsse 2006,p. 273)。在某些情形,蒙特卡罗算法是数值逼近可用的最好方法。

我们已经看到可以将圆分为无穷块重组为一个长方形。最近(Laczkovich 1990)发现的一个惊人的事实是我们可以将圆分为很大但有限块然后重拼成一个相同面积的正方形。这称为塔斯基分割圆问题。米可斯·拉兹柯维奇的证明本质是他证明了“存在”这样的分解(事实上有很多),但是没有给出任何实际的分解。

我们可以将圆伸缩长为一个椭圆。因为伸缩是一个平面的线性变换,一个变形因子会改变面积但是保持面积的比例。这个观察可以用于从单位圆得出任何椭圆的面积。

考虑单位圆内切于边长为 2 的正方形。一个伸长或收缩分别把水平与垂直半径变为椭圆的半长轴与半短轴。正方形变为一个外切于椭圆的长方形。圆与正方形面积比为 π 4 {\displaystyle {\frac {\pi }{4}}} ,这意味着椭圆与长方形的面积比也是 π 4 {\displaystyle {\frac {\pi }{4}}} 。假设 a {\displaystyle a} b {\displaystyle b} 分别为椭圆的半长轴与半短轴。因长方形的面积为 4 a b {\displaystyle 4ab} ,从而椭圆的面积是 π a b {\displaystyle \pi ab}

我们也可以考虑高维数类似测度,比如可能想要求出球体的体积。当我们知道球面面积公式后,可以使用与圆一样的“洋葱”积分法。

相关

  • 非洲锥虫病非洲人类锥虫病(法语:Trypanosomiasis africain; 英语:African trypanosomiasis)或称昏睡病、嗜睡病(英语:sleeping sickness),是一种由布氏锥虫(英语:Trypanosoma brucei)引起的寄生虫
  • 在线百科全书列表网络百科全书是可以透过电脑在网络上浏览的百科全书。当中包括:
  • 望厦条约《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贸易章程》、《中美望厦条约》,英文正式名称为《美利坚合众国与中华帝国之和平,友好,通商条约》(英语:Treaty of peace, amity, and commerce, betwee
  • 夏乐宫夏乐宫(Palais de Chaillot)位于法国巴黎十六区,隔塞纳河与艾菲尔铁塔相对。夏乐宫地区又称为特罗卡德罗(Trocadéro)。夏乐原是当地村庄的名称。特罗卡德罗是西班牙最南端加的斯
  • 盲鳗亚纲见内文盲鳗亚纲(学名:Myxini)是一类海洋脊椎动物,在食物链上属于食腐动物。过去是无颌总纲之下的一目,现在则是无颌总纲下的圆口纲下的一亚纲。盲鳗广泛分布于全球三大洋的温带、
  • 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国际交流中心、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11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直属事业单位,是中国法官教育培训的
  • 圣安东尼奥马刺圣安东尼奥马刺(英语:San Antonio Spurs,简称:SAS),是一支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的国家篮球协会(NBA联盟)旗下职业球队,分属于西部的西南赛区,球队主场为AT&T中心。目前球队之
  • 核糖体DNA核糖体DNA(Ribosomal DNA,rDNA)是一种DNA序列,该序列用于rRNA编码。核糖体是蛋白质和rRNA分子的组合,翻译mRNA分子以产生蛋白质的组件。如该图所示,真核生物的rDNA包括一个单元段,
  • 娼妓娼妓,又称妓女、婊子、窑姐,是一种以提供陪伴及娱乐(其目的可能包括肉体上的满足)为主的行业。传统上许多娼妓以奉客、陪客喝酒解苦、表演为主,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即“卖艺”不“
  • 203毫米SK C/34型舰炮20.3厘米SK C/34(20.3 cm SK C/34)是纳粹德国海军希佩尔将军级重巡洋舰以上所搭载的主炮(英语:Main battery)。此外,它亦被用作海岸炮。直到1930年代初,德国海军才能使用8英寸(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