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顿·阿尔普

✍ dations ◷ 2025-08-15 15:28:32 #1927年出生,2013年逝世,20世纪天文学家,21世纪天文学家,美国天文学家,哈佛大学校友,加州理工学院校友,纽约市人

霍尔顿·克里斯蒂安·“奇普”·阿尔普(英语:Halton Christian "Chip" Arp,1927年3月21日-2013年12月28日),美国天文学家,以制作出版于1966年的《特殊星系图集》而闻名,后来知道该图集内收录的大多数星系是正进行交互作用与合并中的星系。阿尔普也因为是大爆炸理论的批评者而为人所知。并且他致力于提倡非标准宇宙学(英语:Non-standard cosmology)的内禀红移。

阿尔普于1927年生于美国纽约。他于1949年在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53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同年进入卡内基研究所(英语: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担任卡内基研究员,并在威尔逊山天文台和帕洛马山天文台进行研究。1955年阿尔普进入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任职,1957年进入帕洛马山天文台任职29年。1983年阿尔普前往德国,进入位于慕尼黑的马克斯·普朗克天体物理研究所任职。2013年12月28日阿尔普在慕尼黑逝世。

阿尔普编辑了收录一系列形态特殊星系的目录,即《特殊星系图集》,并于1966年首次出版。阿尔普知道当时天文学界对这些星系的形态随时间变化得如此特殊的机制所知甚少,因此他的这项研究让他成为这方面的领导人物。该图集提供星系的影像资料让天文学家得以研究星系的演化。阿尔普之后使用该图集作为类星体相关议题辩论的证据。

基于其他天文学家所引用的数量,阿尔普的图集现在被认为是关于交互作用或合并中星系相当优异的影像资料汇编。该图集中的大部分星系都编有所谓的阿尔普序号。许多天体(尤其是阿尔普220)也被用来作为高红移星系的光谱范例。

在1950年代已发现数个明亮的无线电波源,但并未发现其可见光对应天体。1960年时其中一个电波源3C 48被发现与一个“蓝色小恒星”有关连。但是对该“恒星”的光谱量测却发现它包含了以各种方式尝试都无法定义的谱线;约翰·葛谭比·博尔顿(英语:John Gatenby Bolton)提出这些谱线来自高红移天体,但并未被广泛接受。

1963年马尔滕·施密特发现了电波源3C 273的光学对应体,并且以海尔望远镜发现了与3C 48一样特殊的光谱。不过发现的谱线可以被解释为氢的光谱,只是谱线位置位移高达15.8%。如果谱线移动是因为“恒星”的移动,它的速度将高达47,000 km/s,远超过已知恒星移动的速度,也无法解释最初所侦测到的强大电波源是如何发生。施密特指出红移和宇宙膨胀相关连,并符合哈勃定律。如果量测到的红移是因为宇宙膨胀造成,那么让天文学家困惑的天体必定距离极为遥远。在这种状况下的天体必须有异常高的光度,并且超过任何先前所见的天体,不过这种极高的光度也同时能解释它是强大无线电波源。施密特最后总结类星体是距离极远,并且光度极高的天体。

施密特对高红移的解释在当时并未被广泛接受。而另一个当时被接受的理论则是量测到了重力红移,这必须是要极为巨大天体才能解释其极高光度。但是,能产生如此高重力红移的巨大恒星其质量将会超越林极限。在当时另外有其他高红移机制的解释,但每个都有无法解释的问题。

1966年阿尔普出版的《特殊星系图集》包含了338个邻近星系影像,并且这些星系的形状让它们无法被分类为任一典型的星系形态。阿尔普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可用来测试星系形成理论模型的选择。透过对这些收录的图集测试,我们很快就可看到一个特定的理论如何建立。

阿尔普的图集中编号1到101号的天体是寻常外观的星系,却有由来不明的小型伴星系存在。1967年阿尔普注意到这些天体中有数个出现在类星体列表中。在一些影像中类星体是当时已知星系的前景天体;而在另一些影像中类星体和星系两者似乎是有关连的,这暗示两者的距离非常接近。如果是这样的话,天体的红移是因为哈勃膨胀造成,并且有关连的类星体和星系其红移值必须相近。但是,这些星系的红移值远低于类星体。阿尔普称这些天体的红移与哈勃膨胀或天体的移动无关,而是因为非宇宙尺度或内禀状态造成。

阿尔普也注意到类星体并非平均分布于天球各区域,而是发现于和特定星系间隔小角度的范围内。这个状况下这些类星体应该会和邻近星系有某种程度的关连。阿尔普假设类星体是在距离银河系不远处,并有物质从中心喷出的活动星系核。因此他认为类星体是有强烈无线电波辐射和特殊形状的邻近星系,尤其是半人马座A和M87的状况似乎支持阿尔普的假说。

阿尔普在他的书中以他对类星体的研究提出他认为大爆炸理论是错误的理由。并且阿尔普认为量化红移(英语:redshift quantization)是这些星系高红移的原因。

阿尔普最初在1960年代提出他的理论,但是在他提出自己的理论后,望远镜和其他天文仪器观测能力大幅上升。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射,并有凯克天文台等多座口径8到10米的大型望远镜建成,而 CCD 等更先进的侦测器也被广泛使用。天文学家使用这些新望远镜和仪器更进一步观测类星体,因此类星体今日已被普遍接受是高红移的遥远星系。此外,哈勃深空等许多天文摄影观测发现许多高红移天体并非类星体,其形状反而看起来类似邻近的一般星系。而且修正了红移造成的影响后,高红移星系的光谱从X射线到无线电波都和邻近星系的光谱相符合。当最近的观测收集到比以往更多数量级的资料后,直接检验阿尔普的假设变得简单。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

尽管如此,阿尔普反对大爆炸理论的立场从未改变,并且直到去世前不久仍发表文章陈述和流行观念与科学文献相反的观点。而他经常和杰佛瑞·伯比奇(2010年逝世)以及玛格丽特·伯比奇夫妻两人合作

1960年阿尔普获得美国天文学会海伦·B·华纳天文奖(英语:Helen B. Warner Prize for Astronomy),该奖项每年颁发,授予“过去五年内对观测或理论天文学有显著贡献的天文学家”。同年他因为个人演讲《The Stellar Content of Galaxies》获得美国科学促进会纽科姆·克利夫兰奖(英语:Newcomb Cleveland Prize)。1984年获得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德语:Alexander von Humboldt-Stiftung)洪堡奖(英语:Humboldt Prize)。

阿尔普曾结婚三次,第三任妻子玛丽-海伦娜·阿尔普(Marie-Helene Arp)也是天文学家,育有四女五孙。

相关

  • 杨 乐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82年 华罗庚数学奖 1997年 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 1997年杨乐(1939年11月10日-),江苏南通人,中国数学家,中国科
  • CDMA码分多址(英语: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CDMA)或分码多重进接、码分复存,是一种多址接入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最早用于军用通信,但时至今日,已广泛应用到全球不同的民用通
  • 高文园南越(1955-1975)高文园(越南语:Cao Văn Viên,1921年12月21日-2008年1月22日),是一位越南共和国军四星上将,曾任越南共和国国防部(越南语:Bộ Quốc phòng Việt Nam Cộng hòa)部
  • 大定大定(元年:1161年十月 - 末年:1189年)是金世宗唯一的一个年号。金世宗使用大定这个年号一共二十九年。金海陵王正隆六年十月乙巳日(1161年10月26日),金东京留守完颜雍领诸军入城,共
  • 2011年美国羽毛球黄金大奖赛2011年美国羽毛球黄金大奖赛为第2011年度的美国羽毛球公开赛,是2011年世界羽联大奖赛的其中一站。本届赛事于2011年7月11日-7月1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橙县举行,并获得YONEX
  • 乔·扬森乔·扬森(瑞典语:Jon Jönsson;1983年7月8日-)是一位瑞典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中场。他现在效力于瑞典足球超级联赛球队艾夫斯堡体育会。他也代表瑞典国家足球队参赛。他之
  • 罗丹明罗丹明(Rhodamine;发音为/ˈroʊdəmiːn/),又名若丹明或玫瑰红,是一系列相关的萤光酮杂环化合物,可用作染料,当中常见的有罗丹明6G、罗丹明B、罗丹明123、罗丹明WT等。可用作染料
  • 两岸两会第十一次高层会谈两岸两会第十一次高层会谈,是2015年(民国104年)8月25日由台湾的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与中国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所进行的第十一次高层会谈。
  • 马尔什埃拉·吉斯卡·伊斯拉米马尔什埃拉·吉斯卡·伊斯拉米(印尼语:Marsheilla Gischa Islami,1997年3月25日-),印尼女子羽毛球运动员。2014年4月,马尔什埃拉·吉斯卡·伊斯拉米代表印尼参加马来西亚亚罗士打举
  • 法姆克·扬森法姆克·伯默尔·詹森 (Famke Beumer Janssen,1964年11月5日-),是一位荷兰模特儿演员。1995年,法姆克和导演托德·威廉斯结婚。两人于2001年离婚。2008年的联合国反贪腐的会议中,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