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距离

✍ dations ◷ 2025-04-26 12:25:00 #度量几何,球面几何学

大圆距离(英语:Great-circle distance)指的是从球面的一点A出发到达球面上另一点B,所经过的最短路径的长度。一般说来,球面上任意两点A和B都可以与球心确定唯一的大圆,这个大圆被称为黎曼圆,而在大圆上连接这两点的较短的一条弧的长度就是大圆距离。若这两点和球心正好都在球的直径上,则过这三点可以有无数大圆,但两点之间的弧长都相等,且等于该大圆周长的一半 π r {\displaystyle \pi r} 是球的半径。由于地球类似球体,地球上任何两点沿球面的最短距离都可以通过大圆距离的公式估算的出,这在航空和航海上都有很大作用。

ϕ s , λ s ;   ϕ f , λ f {\displaystyle \phi _{s},\lambda _{s};\ \phi _{f},\lambda _{f}\;\!} ,即可根据弧长公式得出,

在两点之间的大圆距离相对球体的半径很短时,其圆心角很小,余弦函数接近于1,按照以上的反余弦函数公式会有较大的舍入误差。此时可使用半正矢函数的定义和两角和的余弦函数展开式求出使用半正矢函数计算大圆距离的公式。

这就是在航海上运用广泛的半正矢公式,历史上会将距离和半正矢函数值的关系直接制成表格,方便使用。

另一种表达方式是使用出发点和到达点的法矢量与矢量的数量积、向量积和混合积来表达大圆距离

此处的 n e s e {\displaystyle {\boldsymbol {n}}_{es}^{e}\,\!} and n e f e {\displaystyle {\boldsymbol {n}}_{ef}^{e}\,\!} 分别是起点和终点的n矢量。此处使用的是反正切函数,相对于反余弦函数较为精确,但如果原始数据是以经纬度形式给出,则需要先将经纬度数据转化成n矢量。

链接球面上两点之间的线段就是这两点所在大圆上两点之间的弦,这条弦所对的圆心角可通过几何关系求出,然后再通过弧长公式求出这条弧的弧长,即两点间的大圆距离。

圆心角等于:

大圆距离等于:

对于近似于球体的立体,比如地球。其形状接近一个表面平坦、赤道稍鼓(6378.137千米)、两极稍扁(6356.752千米)的扁球体。对其半径的估计有多种方法: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定义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将极半径和赤道半径代入后,求出其平均半径为6,371.009千米(3,958.761英里)。知道地球的平均半径后,将所求两点的经纬度代入公式,即可求出两点间的大圆距离。

相关

  • 粉末冶金粉末冶金(Powder metallurgy),是一种以金属粉末为原料,经压制和烧结制成各种制品的加工方法。粉末冶金工艺包含三个主要步骤,首先,主要组成材料被分解成许许多多的细小颗粒组成的
  • 福岛安正福岛安正(1852年10月27日(嘉永5年9月15日) - 1919年(大正8年)2月19日),日本陆军大将,男爵头衔。继承萩野末吉的情报军官。墓所在东京都港区青山墓地。 1912年4月26日—1914年9月15日
  • 渠本翘渠本翘(1862年-1919年),原名本桥,字楚南,山西祁县人。中国实业家、官员。渠本翘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秀才第一名。光绪十二年(1886年)赴太原参加岁试,获第一名,受山西学政赏识并接见,在
  • 尤利乌斯·施特莱彻尤利乌斯·施特莱彻(1885年2月12日-1946年10月16日)是一个纳粹政客。他是反犹报纸《冲锋报(英语:Der Stürmer)》的创始人、所有者和编辑。1945年德国二战投降后被盟军拘捕,1946年
  • Girvan–Newman算法Girvan–Newman算法(以Michelle Girvan和k Newman的名字命名 )是复杂系统中一种启发式的社区发现算法。Girvan-Newman算法通过不断地删除网络中的边来检测网络中的社区。在最
  • 葛城号航空母舰葛城号航空母舰(日语:葛城)是一艘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在1941年11月所立案的“战时建造计划”中预定量产的第二号中型航舰,同时也是云龙级的三号舰。葛城号是日本海军建造的
  • 欧文·哈特欧文·哈特(英语:Owen Hart,1965年5月7日-1999年5月23日),本名欧文·詹姆士·哈特(英语:Owen James Hart),是加拿大已故的职业摔角选手。在欧文·哈特的职业生涯中,曾待过各大职业摔角
  • 李芳远 (1907年)李芳远(1907年-1995年),男,江西永新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青海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姜书阁姜书阁(1907年-2000年),字文渊,笔名长天、纾翮等,男,满族,辽宁凤城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湘潭大学教授,曾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
  • 像素大战《像素大战》(英语:)是一部于2015年上映的美国3D科幻喜剧电影,由克里斯·哥伦布执导,蒂姆·赫利希(英语:Tim Herlihy)编剧,电影改编自帕特里克·吉恩的2010年网络同名短片(英语:Pixels